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10115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涉及护栏技术领域,所述可移动护栏包括边框和护栏本体,护栏本体位于所述边框内部,边框包括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首尾相连形成边框,底梁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边框的底座底座的横截面为方形、矩形或者梯形;还提供一种由可移动护栏相连形成隔挡体,所述隔挡体为直线形或者弧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护栏,结构简单,移动灵活,加工和安装过程比较便捷,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移动护栏存在的加工和安装均比较繁琐等技术问题,另外,通过将底座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使得相邻可移动护栏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使得隔挡效果更好。

Movable guardrail and barr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
本技术涉及护栏
,尤其是涉及一种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
技术介绍
在人员密集、流动性大的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等场所,为避免发生拥挤或者踩踏事件的发生,通常采用临时通道对人员进行限控,使人们列队等候,顺次通行。移动式护栏网正是顺应这一要求,对人员密集场所进行临时隔离、临时隔断、临时圈围的交通疏通管制,防止秩序失控造成安全隐患的发生。可移动护栏是灵活性较强的产品,主要采用可拆接构件将护栏主片与底座或防护柱进行标准连接,等特定需要的时候可轻松拆除,进行移动安装。与传统整体式的护栏相比,可移动护栏避免了对路面结构的破坏,而且不能灵活移动,想拆除再利用时需要进行二次加工的缺陷。现有的可移动护栏多数都是焊接的钢架结构,加工和安装起来均比较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还有一些现有的可移动护栏进行围接形成隔挡体时,相邻的两个可移动护栏之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往往存留间隙,隔挡效果不好。鉴于此,有必要进行研究以提供一种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移动护栏存在的加工和安装均比较繁琐,且相邻的两个可移动护栏之间不能很好的配合,往往存留间隙,隔挡效果不好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护栏,包括边框和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位于所述边框内部;所述边框包括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所述上梁和所述底梁分别位于所述护栏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左立梁和所述右立梁分别位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梁、左立梁、上梁和所述右立梁首尾相连形成边框;所述底梁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边框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与所述边框垂直,所述底座与所述边框构成呈倒“T”字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下方设有脚轮,所述脚轮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脚轮的刹车装置。进一步的,所述边框为“口”字形结构,所述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朝向所述护栏本体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护栏本体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与所述护栏本体之间设有若干个橡胶垫。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梁与所述左立梁和所述右立梁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通过紧固件与所述上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护栏本体为钢化玻璃或者有机玻璃。进一步的,所述左立梁远离所述护栏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采用螺纹或者销轴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右立梁远离所述护栏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固定的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采用螺纹或者销轴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隔挡体,所述可移动护栏相连形成隔挡体,所述隔挡体为直线形或者弧形。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护栏,结构简单,移动灵活,加工和安装过程比较便捷,大大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可移动护栏存在的加工和安装均比较繁琐,且生产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另外,通过将底座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可使得相邻的两个可移动护栏之间的配合更紧密,使得隔挡效果更好。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由可移动护栏相连形成的隔挡体,通过可将可移动护栏底座设计成不同的形状,可使得所述隔挡体为直线形或者弧形,从而适用于不同的场合和满足不同的隔挡需求,通过采用上述的隔挡体,使用完毕后可随时拆除,实现了灵活移动,为交通畅通性和安全性提供了保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1的左视图;图4为实施例1的右视图;图5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6为实施例2的俯视图;图7为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8为实施例3的左视图。图标:10-边框;11-底梁;12-左立梁;13-上梁;14-右立梁;15-凹槽;16-橡胶垫;17-连接板;20-护栏本体;30-底座;40-脚轮;41-刹车装置;121-第一安装孔;141-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可移动护栏,包括边框10和护栏本体20,护栏本体20位于边框10内部。从图1中可以看出,边框10为“口”字形结构。由于可移动护栏可以在室内使用,也可以在室外使用,故将边框10采用耐腐蚀材料制作而成。在本实施例中,边框10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通常说来,边框10的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边框10包括底梁11、左立梁12、上梁13和右立梁14,上梁13和底梁11分别位于护栏本体20的上下两侧,左立梁12和右立梁14分别位于护栏本体20的左右两侧,底梁11、左立梁12、上梁13和右立梁14首尾相连形成矩形边框10。护栏本体20可采用钢化玻璃、有机玻璃或者其他材料制成。在底梁11、左立梁12、上梁13和右立梁14朝向护栏本体20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卡接护栏本体20的凹槽15,具体见图2。将护栏本体20的各侧边与各梁上的凹槽15对应卡接,在护栏本体20与边框10的各梁之间的缝隙还涂有不锈钢专用玻璃胶,以增强护栏本体20与边框10的粘结作用。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增强护栏本体20与边框10连接处的缓冲性,在凹槽15与护栏本体20之间设有若干个橡胶垫16,橡胶垫16的数量和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确定。在本实施例中,在底梁11、左立梁12、上梁13和右立梁14各梁上,均至少安装一个橡胶垫16,橡胶垫16的具体尺寸为100×25×6mm。为了进一步加强可移动护栏连接处连接的牢固性,在上梁13与左立梁12和右立梁14的连接处均设置有连接板17,连接板17通过紧固件与上梁13连接。连接板17的宽度略小于上梁13的宽度。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板17采用不锈钢钢板制作而成,连接板17的尺寸为65×35×20mm,并通过螺丝与上梁13固定连接。底梁11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移动护栏及隔挡体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位于所述边框内部;所述边框包括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所述上梁和所述底梁分别位于所述护栏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左立梁和所述右立梁分别位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梁、左立梁、上梁和所述右立梁首尾相连形成边框;所述底梁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边框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框和护栏本体,所述护栏本体位于所述边框内部;所述边框包括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所述上梁和所述底梁分别位于所述护栏本体的上下两侧,所述左立梁和所述右立梁分别位于所述护栏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底梁、左立梁、上梁和所述右立梁首尾相连形成边框;所述底梁下方还设置有用于支撑所述边框的底座,所述底座的横截面为矩形或者梯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边框垂直,所述底座与所述边框构成呈倒“T”字形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下方设有脚轮,所述脚轮上还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脚轮的刹车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护栏,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为“口”字形结构,所述底梁、左立梁、上梁和右立梁朝向所述护栏本体的一侧均设有用于卡接所述护栏本体的凹槽。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光朱玮张勇智宣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和佳铁信科技有限公司戴亦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