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0909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2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特别是单室炉或单卷材炉,其具有炉壳体(10),该炉壳体具有可封闭的进料口(11)、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12)和用于通过传热介质对流传热到炉料上的装置(13)。该间歇式炉具有下列元件:‑至少一台通风机(14),其被布置在炉壳体(10)中,‑用于传热介质的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至少一个入口,其中加热装置(15)和/或入口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14)的吸入侧(16)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17)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通风机(14)与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中,和‑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12),其被布置在通风机(14)的压力侧(17)。

A batch furnace for annealing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Chargenofen)和用于热处理的方法。具有权利要求1前序部分所述特征的间歇式炉例如从DE10227499A1中公知。
技术介绍
工业炉有连续式炉和间歇式炉之分。间歇式炉具有封闭的炉室,在该封闭的炉室内对单批装料进行热处理。间歇式炉的实例是能够对单个卷材进行灵活的和单独的热处理的单卷材炉(Ein-Coil-Ofen)。间歇式炉的另一个实例是所谓的室式炉,其被用于卷材、压紧螺栓和轧制钢坯的热处理。这种室式炉例如从DE10227499A1中公知。已知的间歇式炉具有例如带喷嘴的流动管路系统,这些流动管路系统在炉室中引导并加入传热介质并且向位于炉室中的装料施加传热介质以便进行对流传热。在此应尽可能均匀地加热装料,以避免因局部过热而损坏装料,并实现尽可能一致的材料特性。为此,根据DE10227499A1的室式炉能够实现炉室中的喷嘴与待加热的装料之间的相对移动。这种相对移动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即喷嘴系统和/或装料是可转动的。单卷材炉被构造成类似的并具有单一的腔室,在该腔室中对单个卷材进行热处理。和室式炉一样,流动通道设置了喷嘴,这些喷嘴将传热介质引导到卷材上。在单卷材炉下方或前方布置了装料设备。从下方装料时,炉被安装在钢架中,该钢架为在炉下方的卷材处理提供了空间。已知的室式炉和单卷材炉的结构造价贵并且相对大,从而造成能量损耗也相应地大或者需要相应全面的隔热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改善前述类型的间歇式炉,以便用简单的方式实现较高的热处理效率。本技术的任务还在于提出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方法。根据本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间歇式炉得以实现。鉴于该方法,该任务通过权利要求14的对象得以实现。本技术基于这样的想法,即提出一种具有炉壳体的间歇式炉,特别是单室炉或单卷材炉。炉壳体具有可封闭的进料口、用于炉料(Ofengut)的容纳空间,特别是单一的容纳空间,以及用于通过传热介质对流传热到炉料的装置。至少一个通风机(Ventilator)被布置在炉壳体中。间歇式炉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传热介质的加热装置和/或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通风机与炉壳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的位置可以位于炉的任意一个能够进入炉内部,即进入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的地方,从而使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能够进入容纳空间。优选地,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通风机与炉壳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但本技术并不局限于这种布置。换而言之,至少一个用于传热介质的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通风机与炉壳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中。替代地或补充地,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通风机与炉壳体之间的环形间隙中或被布置在任意一个能够进入炉内部,即进入容纳空间的地方。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被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这意味着,容纳空间可以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或被布置成远离压力侧。气态的介质在通风机的吸入侧被吸入。气态的介质通过增加的压力在通风机的压力侧离开通风机。本技术具有各种优点。本文提到的技术不需要喷嘴或喷嘴系统,该喷嘴系统在现有技术中被用于向炉料施加传热介质。为此省去现有技术中设置的流动通道,这些流动通道被布置在炉壳体的容纳空间中并向喷嘴提供传热介质。因此也称为炉壳体的开阔式容积。省去流动通道和喷嘴缩短了流动路程并减少了压力损失。鉴于单卷材炉,本技术实现了炉料或卷材上方的通风机的抽吸范围的缩小。使用保护气体环境时的扫气损失(Spülverlust)因有效利用的炉体积而减小。通过紧凑的结构形式使炉的空间需求和炉的待隔离的外表面减小。为此无需额外的隔热措施便降低了热损失。根据炉料使用例如热空气、废气或保护气体作为传热介质。根据本技术的间歇式炉特别适合用于热处理铝制退火制品,特别是铝制卷材。根据本技术,传热介质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加热。在一种变型中,加热装置被分配给通风机。该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炉壳体与通风机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也有可能的是,加热装置,特别是第一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并且/或者加热装置,特别是第二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并且/或者加热装置,特别是第三加热装置,被周向地布置在炉壳体与通风机之间的环形间隙中。换句话说,加热装置和通风机被布置在炉壳体中。当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时,由通风机吸入的传热介质流过加热装置并与此同时被其加热。已加热的传热介质流过通风机并在压力侧从通风机排出。此外,传热介质可以穿过其它加热装置,吸收热量,然后流入容纳空间。替代地,已加热的传热介质可以从通风机被直接引入容纳空间,传热介质在这里遇到炉料。容纳空间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当加热装置被直接布置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时,冷的传热介质流经通风机并在压力侧从通风机中排出。接着,传热介质穿过加热装置并吸收热量。容纳空间在流动方向上位于加热装置下游,从而向位于容纳空间中的炉料施加已加热的传热介质。当使用被周向地布置在炉壳体与通风机之间的环形间隙中的加热装置时,传热介质从炉的容纳空间经由环形间隙向通风机的吸入侧方向回流并在环形间隙内被加热。气体加热式炉设备原则上分为两种可能的加热类型。要么是燃烧器直接在炉内点火。于是这称为直接加热装置,因为废气构成传热介质。在间接加热装置中,燃烧器在闭合的回路内在辐射管(Strahlrohr)内点火。然后热管将热量传递至传热介质。这意味着,没有废气进入炉内部。两种类型在铝制行业中有代表性。另一种变型在于,替代或除了加热装置外,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例如用于另一炉设备的废气的入口被分配给通风机。与辐射管结合的入口可以被直接布置在吸入侧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压力侧之后或被布置在炉壳体与通风机之间的环形间隙中。也有可能的是,设置与辐射管结合的多个入口,这些入口直接在通风机的吸入侧之前和直接在通风机的压力侧之后以及在炉壳体与通风机的环形间隙中通向炉室或容纳空间。也可能的是,不使用辐射管的入口可以在任意位置实现。通过入口可以将在外部,即在炉外被加热的优选为热空气或热的保护气体的传热介质供给至间歇式炉,或者在使用辐射管时也可以将热的废气供给至间歇式炉。有可能将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一个或更多个入口与一个或更多个加热装置结合,例如以便将炉中预热过的传热介质通过加热装置置于期望的最终温度。布置在炉壳体中的通风机致使实现相比于已知的喷嘴系统更短的流动路径并从而实现炉壳体中较少的压力损失。本技术的优选的实施形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说明。优选地,容纳空间没有喷嘴通道。其优势在于增加了有效容积。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加热装置具有电阻加热器和/或用于气态的加热介质的加热管。该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具有炉壳体(10),所述炉壳体具有可封闭的进料口(11)、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12)和用于通过传热介质对流传热到所述炉料上的装置(1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通风机(14),其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中,‑用于所述传热介质的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至少一个入口,其中所述加热装置(15)被直接布置在所述通风机(14)的吸入侧(16)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所述通风机的压力侧(17)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中,和‑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12),其被布置在所述通风机(14)的所述压力侧(17)。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10 DE 102016114841.51.一种用于退火制品的间歇式炉,具有炉壳体(10),所述炉壳体具有可封闭的进料口(11)、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12)和用于通过传热介质对流传热到所述炉料上的装置(13),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通风机(14),其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中,-用于所述传热介质的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至少一个入口,其中所述加热装置(15)被直接布置在所述通风机(14)的吸入侧(16)之前或被直接布置在所述通风机的压力侧(17)之后或被周向地布置在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中,和-用于炉料的容纳空间(12),其被布置在所述通风机(14)的所述压力侧(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歇式炉是单室炉或单卷材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没有喷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没有喷嘴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15)具有电阻加热器和/或用于气态的加热介质的加热管。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多个通风机(14)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两侧,其中每个通风机(14)被分配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多个通风机(14)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两侧,其中每个通风机(14)被分配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两个通风机(14)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两侧,其中每个通风机(14)被分配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两个通风机(14)相对地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两侧,其中每个通风机(14)被分配至少一个加热装置(15)和/或至少一个用于在外部被加热的传热介质的入口。10.根据权利要求1-4、7和9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被构造为大体中空圆柱形的,其中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端侧(18、19)。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被构造为大体中空圆柱形的,其中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端侧(18、19)。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被构造为大体中空圆柱形的,其中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端侧(18、19)。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空间(12)被构造为大体中空圆柱形的,其中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容纳空间(12)的端侧(18、19)。14.根据权利要求1-4、7、9和11-13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具有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之外的驱动器(20)。15.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具有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之外的驱动器(20)。1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具有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之外的驱动器(20)。1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具有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之外的驱动器(20)。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具有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之外的驱动器(20)。19.根据权利要求1-4、7、9、11-13和15-18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被构造成用于传热介质的循环。2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被构造成用于传热介质的循环。2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被构造成用于传热介质的循环。2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被构造成用于传热介质的循环。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被构造成用于传热介质的循环。24.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机(14)与所述炉壳体(10)之间的环形间隙(21)被构造成用于传热介质的循环。25.根据权利要求1-4、7、9、11-13、15-18和20-24中任一项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通过至少一个盖(22)或更多个盖元件是可封闭的,所述盖/所述更多个盖元件绕着在壳体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是可枢转的,并且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的固定的部分中。2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通过至少一个盖(22)或更多个盖元件是可封闭的,所述盖/所述更多个盖元件绕着在壳体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是可枢转的,并且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的固定的部分中。2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通过至少一个盖(22)或更多个盖元件是可封闭的,所述盖/所述更多个盖元件绕着在壳体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是可枢转的,并且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的固定的部分中。28.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通过至少一个盖(22)或更多个盖元件是可封闭的,所述盖/所述更多个盖元件绕着在壳体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是可枢转的,并且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的固定的部分中。29.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通过至少一个盖(22)或更多个盖元件是可封闭的,所述盖/所述更多个盖元件绕着在壳体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是可枢转的,并且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的固定的部分中。3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11)通过至少一个盖(22)或更多个盖元件是可封闭的,所述盖/所述更多个盖元件绕着在壳体纵向方向上延伸的旋转轴是可枢转的,并且所述通风机(14)被布置在所述炉壳体(10)的固定的部分中。3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间歇式炉,其特征在于,进料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纳·埃曼
申请(专利权)人:高奇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