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云芳专利>正文

革皮绒结合方法及其产品技术

技术编号:177068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革皮绒粘合方法及其产品,其工艺流程是:选皮、脱脂处理、清洗、加脂处理、软化处理、钉皮、涂胶、植绒、清绒、成品,在软化处理后增加有用特殊活化处理液处理的活化处理工序,同时采用特殊配方的脱脂处理液、加脂处理液和涂胶用胶液。获得的产品其断面结构为革皮、革皮粒面有粘胶层,粘胶层上植入有绒毛层。该方法粘合效果理想,用该方法粘合的产品皮面柔软,不脱绒,有一定的耐水性,皮板成中性。(*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特种皮革制造,特别涉及一种革皮绒结合方法及其产品。目前皮革面料品种繁多,型态各异,但色彩花样较单调。随着真皮服饰品走俏,人们对色彩花样也要求越来越高,磨绒面革受到人们的青睐。但磨绒革生产条件较高,只有15-20%的一等皮能利用,其余75-80%适合做光面革的只有60%左右,尚有20%以上的等外次品皮只能做辅料了。皮革面料的改革势在必行,革皮绒问世了。但目前革皮绒粘结技术效果不佳,其产品存在脱绒、皮面发硬和不耐水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革皮绒粘合方法及其该方法获得的产品。该方法粘合效果理想,用该方法粘合的产品皮面柔软,不脱绒,有一定的耐水性。革皮绒的粘合工艺流程是选皮、脱脂处理、清洗、加脂处理、软化处理、钉皮、涂胶、植绒、清绒、成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脱脂处理液配方为脱脂处理剂1-6g/l、OP4-OP7渗透剂1-5g/l、纯碱1-4g/l,处理温度控制在35-60℃,时间1-2小时,脱脂处理液的最佳配方为脱脂剂2-4g/l,渗透剂OP 1.5-3g/l,纯碱1-2g/l,处理温度控制在40-45℃,时间1-1.5小时。脱脂剂为市售合成脱脂剂。加脂处理液配方为SE高效合成加脂剂2-5g/l,JFC渗透剂0.2-1g/l,戊二醛1.5-3.5g/l,GK-JS高效多功能软化剂∶水=2∶(10-15)1-2g/l,处理温度65±5℃。加脂处理液的最佳配方为SE高效合成加脂剂2-3g/l,JFC渗透剂0.25-0.35g/l,戊二醛2-3g/l,GK-JS高效多功能软化剂H2O=2∶10是1-2g/l。本专利技术在软化处理工序后有活化处理工序,活化处理液配方和配比(重量)为蒸馏水∶脲醛树脂∶间苯二酚∶甲醛=100∶4∶4∶1.3,其配制的活化处理液再用9-15%的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8-9。涂胶用胶液配方(重量%)是基料-低温固化型改性聚丙烯酸脂胶浆95%、增稠剂-ASE-6050%水溶液4.5%和交联剂0.5%,再在该组成液中加含量为18%氨水至成型(粘稠状)PH=7.5-8。交联剂可以单独用低甲醛六羟基树脂或M-303(嘧胺树脂),也可以同时加入0.25%低甲醛六羟基树脂和0.25% M-303的混配交联剂。本专利技术提供方法粘合的革皮绒,皮板呈中性,手感柔软性好,植绒前对皮板进行的活化处理,保证了皮板具有一定的附着力及导电性,允许含水量15-20%,粒面有一定的活度和抗渗性,从而维持了皮纤维的润滑度和粘结强度,所以生产的革皮绒绒毛附着力强而柔软。成品革皮绒还可有喷洒抗静电液工序,即在革皮绒喷洒一层10%的抗静电液,以增加皮革香味,防止灰尘附着,便于清洗绒面,抗静电液有市售。为了增加革皮绒的香味,还可以在加脂液中加0.001-0.1g/l的脂性高沸点香精。清绒工序后回收再利用的绒毛,必须进行着电处理,以恢复绒毛原有的导电性能,着电处理液的配方(以绒毛重量计)为氯化钠10%、硅溶胶5-8%、OP71.5-2%和以上配料总量6-8倍的水,着电处理温度为45±5℃,时间1小时。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的工艺流程图。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如图1,其工艺流程是1、选皮将兰湿革选出,要求无霉变、无腐烂,每张皮的创伤洞孔不大于6mm2五处以下。用锯末埋置24小时左右后,上削匀机将皮的粒面削匀至需要的厚度(如0.5-1.2mm)、晾至七成干(如过干,则回潮至七成干),然后铲软,再上磨革机将粒面磨削匀,其厚度一般低于1mm;2、脱脂处理将磨削好的皮置入转鼓中进行脱脂处理,处理液配方为脱脂剂3g/l,OP71g/l,纯碱1g/l,处理温度42℃,时间1小时,转鼓不停转动,然后取出晾置。3、清洗清洗后需甩干。4、加脂处理清洗甩干后的皮放入转鼓内进行加脂处理。加脂液配方为SE2.5g/l,JFC0.3g/l,戊二醛2g/l,GK-JS∶水=2∶10溶液1g/l,处理温度65±5℃,转鼓不停转动,直至革皮无油腻,然后将鼓内加脂液放出,再在鼓内注入清水,转动清洗掉未吸收的浮脂,干净后捞出;加脂处理时,可以在加脂液中加入脂性高沸点香精0.001g/l。5、软化处理加脂处理后的革皮晾至八成干,再在粒面上均匀的喷一层CR防水剂,待其七成干后,送入转鼓内用橡皮球砸软,再用钝铲推开皮纤维,皮板呈中性,即成为绒毛植入基础的面革皮;6、活化处理活化处理液的配方是500ml蒸馏水,6.5ml甲醛,20ml脲醛树脂,20g间苯二酚,待其溶液均匀后,用10%氢氧化钠调整PH=8.5-9。将以上液体均匀涂刷在皮板上,然后折叠静置20-60分钟;7、钉皮活化处理后的革皮晾成六成干后,绷平拉紧均匀的钉在特制的木板上(柔软性木质)。8、涂胶胶液组成(重量%)是低温固化型改性聚丙烯酸脂胶浆95%,ASE-604.5%,低甲醛六羟基树脂0.25%。M-3030.25%,再加18%氨水至胶液成型,这时胶液PH=7-8。将其均匀涂刷在皮板粒面约0.1-0.25mm厚;9、植绒将涂了胶绷紧皮的木板送入静电植绒机内,在静电7-10KV的高压静电场内,绒毛呈雾状飞升,场内绒毛即均匀的垂直皮板面植入胶液中,时间控制25-30秒内停机,形成皮胶绒断面结构。这时将湿绒皮从绷紧木板上卸下来,轻轻平辅送入烘干固化机内慢速经预热区、低温区、中温区烘干固化,干燥温度采用70-80℃,固化温度80-95℃;10、清绒固化后的绒面上约有30%的浮绒,须用毛刷反复刷去,用吸尘器吸净回收,使绒面光洁。再将该绒面皮置入转鼓中砸软,取出后用吸尘器吸取浮绒;11、成品制成的革皮绒绒毛附着强度和皮板柔软性均达到服装、鞋帽等皮件生产技术要求。在革皮绒成品上喷一层10%的抗静电液,以增加皮革香味,防止灰尘附着,便于清洗绒面。清绒后回收的绒毛再利用前,要进行着电处理以恢复绒毛原有的导电性,着电处理液配方(以绒毛重量计)为氯化钠10%,硅溶胶8%,OP71.5%,再加上述配料总量8倍的水,水温45±5℃,将绒毛在着电液中浸透后用布袋装上扎紧收口、再甩干、阴晾干后,即可使用。由以上结合方法生产的革皮绒,其断面结构为革皮是动物的原生皮,革皮粒面有粘胶层,粘胶层上植入有绒毛层。革皮绒上的绒毛长度在0.3-0.8mm之间。绒毛可以是各种色彩的化纤、植物纤维、动物毛。革皮绒可以有图案花纹。图2是本方法获得的一种产品。本产品的结构如图2所示,革皮(1)的粒面涂有粘胶层(2),粘胶层(2)上植入有绒毛层(3)。本方法获得的革皮绒抗张强度7.72N/cm2,负荷伸长率33.5%,抗干缩温度≥100℃,固化物鞣性≥皮板,耐干磨擦牢度≥30000次,耐湿磨3000次。权利要求1.一种革皮绒粘合方法,工艺流程是选皮、脱脂处理、清洗、加脂处理、软化处理、钉皮、涂胶、植绒、清绒、成品,其特征在于1.1、脱脂处理液配方为脱脂剂1-6g/l,OP4-OP7∶1-5g/l,纯碱1-4g/l,处理温度35-60℃,时间1-2小时;1.2、加脂处理液配方为SE高效合成加脂剂2-5g/l,JFC渗透剂0.2-1g/l,戊二醛1.5-3.5g/l,GK-JS高效多功能软化剂∶水=2∶(10-15)1-2g/l,处理温度65±5℃;1.3、软化处理工序后有活化处理工序,活化处理液配方和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革皮绒粘合方法,工艺流程是:选皮、脱脂处理、清洗、加脂处理、软化处理、钉皮、涂胶、植绒、清绒、成品,其特征在于:1.1、脱脂处理液配方为:脱脂剂1-6g/l,OP↓[4]-OP↓[7]∶1-5g/l,纯碱1-4g/l,处理温度35-60℃,时间1-2小时;1.2、加脂处理液配方为:SE高效合成加脂剂2-5g/l,JFC渗透剂0.2-1g/l,戊二醛1.5-3.5g/l,GK-JS高效多功能软化剂∶水=2∶(10-15)1-2g/l,处理温度65±5℃;1.3、软化处理工序后有活化处理工序,活化处理液配方和配比(重量)为:蒸馏水∶脲醛树脂∶间苯二酚∶甲醛=100∶4∶4∶1.3,活化处理液再用9-15%氢氧化钠溶液调整PH=8-9;1.4、涂胶用胶液配方(重量%)是:基料-低温固化型改性聚丙烯酸脂胶浆95%、增稠剂-ASE↓[-60]50%水溶液4.5%、交联剂0.5%,再加含量为18%的氨水至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云芳
申请(专利权)人:陈云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