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光融合光学系统
本专利技术专利属于光学
,具体涉及一种双光融合光学系统。
技术介绍
融合望远镜是中等距离侦察的重要设备,与单通道的微光或者红外手持望远镜相比,能够适应更复杂的周围环境,能够同时具备微光图像的丰富的场景细节信息和红外图像的对比度高、动态范围大及穿透雾、雨、雪的能力,因此,融合望远镜有利于综合红外图像较好的目标指示特性和微光图像清晰的场景信息。为使融合望远镜获得良好观察效果,图像融合质量至关重要,为此,微光光学系统和红外光学系统必须进行匹配设计,既要保证物方同一目标在微光光学系统和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像面占用相同的像素数,又要保证二者具有相同类型的像素级的畸变,同时需要考虑高低温情况下像面的偏移等问题,以降低工作温度范围内图像的配准难度和融合精度,提升融合望远镜观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光融合光学系统,包含微光光学系统和长波红外光学系统,均具有像素级的超小桶形畸变,采用内调焦机构进行温度补偿,降低运动机构对融合光轴的影响,进一步降低图像配准难度,提高图像融合质量。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光融合光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光融合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光光学系统和长波红外光学系统,两者均设有调焦组,沿光轴前后移动补偿温度及近距离成像时光学系统像面的漂移;所述的微光光学系统焦距为39.2mm,F数为1.4,工作波段为480nm~900nm,最大视场处畸变为‑0.06%,微光光学系统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微光物镜一(1)、微光物镜二(2)、微光胶合物镜一(3)、微光胶合物镜二(4)、微光物镜三(5)和微光物镜四(6)组成,微光光学系统的光阑位于微光胶合物镜一(3)后表面,微光通道调焦组由微光胶合物镜二(4)、微光物镜三(5)和微光物镜四(6)组成;所述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焦距为37mm,F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光融合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光光学系统和长波红外光学系统,两者均设有调焦组,沿光轴前后移动补偿温度及近距离成像时光学系统像面的漂移;所述的微光光学系统焦距为39.2mm,F数为1.4,工作波段为480nm~900nm,最大视场处畸变为-0.06%,微光光学系统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微光物镜一(1)、微光物镜二(2)、微光胶合物镜一(3)、微光胶合物镜二(4)、微光物镜三(5)和微光物镜四(6)组成,微光光学系统的光阑位于微光胶合物镜一(3)后表面,微光通道调焦组由微光胶合物镜二(4)、微光物镜三(5)和微光物镜四(6)组成;所述的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焦距为37mm,F数为1.0,工作波段为8000nm~12000nm,最大视场处畸变为-0.097%,长波红外光学系统从物方到像方依次由红外物镜一(7)、红外物镜二(8)和红外物镜三(9)组成,长波红外光学系统的光阑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耀,洪普,杨建强,李勇,熊涛,陈驰,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久之洋红外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