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腔室的激光检测监测仪本申请是申请日:2017年1月17日;申请号:201710035224.X;名称:多腔室的激光检测监测仪及检测方法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监测
,尤其涉及基于TDLAS技术的多腔室、连续激光检测技术,具体为多腔室的激光检测监测仪。
技术介绍
现有的水质监测,一般都是将水样品用容器打捞上来后带到实验室进行检测,存在时效性差、数据可靠性差的问题:首先,在实践中,处于不同水层的杂质密度与种类是不相同的,将取样点处的水打捞上来的过程成,存在样品被污染、稀释的风险;其次,打捞上来的水样品在氧气、日照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发生挥发、变质、弥散等问题;再次,从样本点取样,也存在样本容量偏小,测量、统计容易出现误差的问题,缺少累积形成的归纳分析,即存在以点概面的缺憾;最后,现有的水质监测是离散的、间断的检测方法。虽然有将设备装载的车辆或船只上,但这样做成本高、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多,不适合连续的检测。TDLAS技术,是采用激光对待检测介质的无损、实时采样与检测技术。已从早期由军工领域的引入、应用,逐步推广大气环境、井下安全、危险场所监控等
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腔室的激光检测监测仪,包括样品舱、检测舱、磁控阀、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样品舱分为左侧样品舱(7)、右侧样品舱(8),检测舱分为左侧检测舱(9)、右侧检测舱(10)和底部检测舱(11),磁控阀分为前盖板磁控阀(12)、后盖板磁控阀(13),还包括设备舱(6),其中,设备舱(6)为密闭的腔室;在设备舱(6)内设有单片机和电源;单片机与电源相连接;左侧样品舱(7)为具有一个开口的腔室;在左侧样品舱(7)开口处设有前盖板磁控阀(12);在左侧样品舱(7)内设有防水电机(16)和螺母(15);螺母(15)与左侧样品舱(7)开口的大小相匹配,通过与螺母(15)相连的防水电机(16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室的激光检测监测仪,包括样品舱、检测舱、磁控阀、单片机,其特征在于,样品舱分为左侧样品舱(7)、右侧样品舱(8),检测舱分为左侧检测舱(9)、右侧检测舱(10)和底部检测舱(11),磁控阀分为前盖板磁控阀(12)、后盖板磁控阀(13),还包括设备舱(6),其中,设备舱(6)为密闭的腔室;在设备舱(6)内设有单片机和电源;单片机与电源相连接;左侧样品舱(7)为具有一个开口的腔室;在左侧样品舱(7)开口处设有前盖板磁控阀(12);在左侧样品舱(7)内设有防水电机(16)和螺母(15);螺母(15)与左侧样品舱(7)开口的大小相匹配,通过与螺母(15)相连的防水电机(16)的转动,带动左侧样品舱(7)开口开启或闭合;右侧样品舱(8)为具有一个开口的腔室;在右侧样品舱(8)开口处设有前盖板磁控阀(12);在右侧样品舱(8)内设有防水电机(16)和螺母(15);螺母(15)与右侧样品舱(8)开口的大小相匹配,通过与螺母(15)相连的防水电机(16)的转动,带动右侧样品舱(8)开口开启或闭合;左侧检测舱(9)为具有两个开口的腔室;左侧检测舱(9)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前盖板磁控阀(12)、后盖板磁控阀(13)连接;在左侧检测舱(9)内设有激光发射模块(18)和激光接收模块(19);右侧检测舱(10)为具有两个开口的腔室;右侧检测舱(10)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前盖板磁控阀(12)、后盖板磁控阀(13)连接;在右侧检测舱(10)内设有激光发射模块(18)和激光接收模块(19);底部检测舱(11)为具有两个开口的腔室;右侧检测舱(10)的两个开口分别与前盖板磁控阀(12)、后盖板磁控阀(13)连接;在底部检测舱(11)内设有流量计;通过导线,将左侧样品舱(7)开口处的前盖板磁控阀(12)、左侧样品舱(7)内的防水电机(16)、右侧样品舱(8)开口处的前盖板磁控阀(12)、右侧样品舱(8)内的防水电机(16)、左侧检测舱(9)开口处的前盖板磁控阀(12)和后盖板磁控阀(13)、右侧样品舱(8)内的激光发射模块(18)和激光接收模块(19)、右侧检测舱(10)开口处的前盖板磁控阀(12)和后盖板磁控阀(13)、右侧检测舱(10)内的激光发射模块(18)和激光接收模块(19)、底部检测舱(11)开口处的前盖板磁控阀(12)和后盖板磁控阀(13)、底部检测舱(11)内的流量计分别与设备舱(6)内的单片机、电源相连接;由单片机对前盖板磁控阀(12)、防水电机(16)、后盖板磁控阀(13)、激光发射模块(18)进行驱动;由单片机接收、处理和储存激光接收模块(19)和流量计反馈的信号;左侧检测舱(9)开口处的后盖板磁控阀(13)与潜水泵相连,通过潜水泵提高左侧检测舱(9)的水流速度;与左侧检测舱(9)相邻的潜水泵与设备舱(6)内的单片机、电源相连接;右侧检测舱(10)开口处的后盖板磁控阀(13)与潜水泵相连,通过潜水泵提高右侧检测舱(10)的水流速度;与右侧检测舱(10)相邻的潜水泵与设备舱(6)内的单片机、电源相连接;左侧检测舱(9)的2个开口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提高进入左侧检测舱(9)内液体的流速;右侧检测舱(10)的2个开口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提高进入右侧检测舱(10)内液体的流速;底部检测舱(11)的2个开口的开口方向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以提高进入底部检测舱(11)内液体的流速;在设备舱(6)与左侧样品舱(7)、设备舱(6)与右侧样品舱(8)、设备舱(6)与左侧检测舱(9)、设备舱(6)与右侧检测舱(10)、设备舱(6)与底部检测舱(11)之间均设有壳体通孔;导线经过壳体通孔,将设备舱(6)内设备与左侧样品舱(7)、右侧样品舱(8)...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