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南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952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4: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柱、夹紧板、安装座、第二凸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柱左右两侧通过导向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导向柱上,所述安装座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柱右侧与移动框相连,所述移动框安装在底座右侧的导轨上,所述导轨底部固定有平齿梁,所述齿轮上的转轴下方固定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右侧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移动框中部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固定在第二导向柱右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柱、夹紧板、安装座、第二凸轮和第二滚轮,解决了传统汽车管件冲压夹紧机构结构复杂,各个部件在运行时不同步的问题。

An automatic clamping mechanism for stamping of automobile fitt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lamping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stamping fittings, including a first guide column, a clamping plate and a mounting seat, second cams and second rollers, the first guide column on both sides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through the guide seat, the fixed seat is fixed on the first guide column, the installation seat at the left and right ends are equipped with second rollers, the first guide column right and the mobile frame connected, the movable frame is arranged on the guide rail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ase, the bottom of the guide rail is fixed with a flat tooth beam, the gear on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with secon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cam, cam secon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ller, the mobile the box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clamping plate, the clamp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guide column second. By setting the first guide column, clamping plate, mounting seat, second cam and second roller,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pipe stamping and clamping mechanism is complex in structure, and the parts are not synchronized when they are runn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设备
,具体为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管件冲压件,是构成汽车零部件的金属冲压件,在汽车冲压件中,一部分经冲压后直接成为汽车零部件,另一部分经冲压后还需经过焊接、或机械加工、或油漆等工艺加工后才能成为汽车零部件,汽车冲压件品种繁多,在汽车管件冲压加工生产过程中夹紧机构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夹紧机构采用气动或液力进行夹持夹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夹紧机构和运送机构由于反馈误差会造成一定时间的延迟,致使管件冲压时残次品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解决了传统汽车管件冲压夹紧机构结构复杂,各个部件在运行时不同步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柱、夹紧板、安装座、第二凸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导向柱左右两侧通过导向座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第一导向柱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之间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下两侧通过连杆与固定座相连,所述固定座固定在第一导向柱上,且固定座设置在第一导向柱上的导向座之间,所述安装座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所述安装座中部设置有通槽,所述底座底部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上的电机轴穿过底座和安装座中部的通槽与第一凸轮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柱右侧与移动框相连,所述移动框安装在底座右侧的导轨上,所述导轨底部固定有平齿梁,所述移动框与导轨接触面下方所在的移动框上设置有轮槽,所述轮槽内安装有齿轮,所述齿轮上的转轴下方固定有第二凸轮,所述第二凸轮右侧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导向柱左端的推板底部,所述第二导向柱设置在支架上,所述支架固定在移动框上,所述移动框中部设置有夹紧板,所述夹紧板固定在第二导向柱右端。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柱与导向座之间为滑动连接,所述齿轮与导轨下方的平齿梁内侧面之间为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凸轮设置在第二滚轮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二导向柱与支架之间为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夹紧板与支架之间所在的第二导向柱外侧设置有弹簧。(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电机、第一凸轮、第二滚轮、安装座和第一导向柱实现了移动框在底座右侧的导轨上的往复运动,结构简单,故障率低,便于维护。(2)本技术通过在导轨与移动框连接处的导轨和移动框上分别设置平齿梁和齿轮,在移动框相对于导轨发生移动时,齿轮能够在平齿梁的带动下发生转动进而带动齿轮下方的第二凸轮转动,第二凸轮转动能够推动推板做往复运动,进而使得夹紧板对汽车管件进行夹紧和松放,由于夹紧和松放的动力来源与移动框的移动,在工作时不会产生因为不同的动力来源不同而造成两个工序不同步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安装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移动框、导轨以及夹紧板之间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导向柱、2固定座、3导向座、4第二导向柱、5夹紧板、6底座、7第一凸轮、8电机轴、9安装座、10移动框、11电机、12第二凸轮、13平齿梁、14齿轮、15第一滚轮、16推板、17连杆、18通槽、19第二滚轮、20轮槽、21支架、22导轨、23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柱1、夹紧板5、安装座9、第二凸轮12和第二滚轮19,第一导向柱1左右两侧通过导向座3安装在底座6上,第一导向柱1与导向座3之间为滑动连接,第一导向柱1在导向座3上做往复运动,第一导向柱1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柱1之间设置有安装座9,安装座9上下两侧通过连杆17与固定座2相连,固定座2固定在第一导向柱1上,且固定座2设置在第一导向柱1上的导向座3之间,安装座9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19,安装座9中部设置有通槽18,底座6底部安装有电机11,电机11上的电机轴8穿过底座6和安装座9中部的通槽18与第一凸轮7相连,第一凸轮7设置在第二滚轮19之间,电机11带动电机轴8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轮7转动,第一凸轮7在第二滚轮19之间转动以一定的频率推动第二滚轮19进而推动安装座9往复运动,带动移动框10在导轨22上做往复运动,第一导向柱1右侧与移动框10相连,移动框10安装在底座6右侧的导轨22上,导轨22底部固定有平齿梁13,移动框10与导轨22接触面下方所在的移动框10上设置有轮槽20,轮槽20内安装有齿轮14,齿轮14与导轨22下方的平齿梁13内侧面之间为啮合连接,当移动框10相对于导轨22发生移动时,移动框10下的齿轮14在平齿梁13的推动下进行旋转,齿轮14上的转轴下方固定有第二凸轮12,第二凸轮12右侧设置有第一滚轮15,齿轮14转动带动第二凸轮12转动进而推动第一滚轮做往复运动,第一滚轮15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导向柱4左端的推板16底部,第二导向柱4设置在支架21上,且第二导向柱4与支架21之间为滑动连接,第一滚轮15推动推板16做往复运动,支架21固定在移动框10上,移动框10中部设置有夹紧板5,夹紧板5固定在第二导向柱4右端,夹紧板5与支架21之间所在的第二导向柱4外侧设置有弹簧23。使用时,电机11转动带动第一凸轮7转动进而推动第二滚轮19,在第一凸轮7的推动下安装座9在底座6上做往复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导向柱1右侧的移动框10在导轨22上做往复运动,当移动框10在导轨22上相对发生移动时,移动框10上的齿轮14在平齿梁13的作用下发生转动,齿轮14转动带动第二凸轮12转动进而推动推板16下方的第一滚轮15,推板16推动第二导向柱4向内移动使得第二导向柱4上的夹紧板5完成对管件的夹紧,在夹紧板5和支架21中部的弹簧23的配合下夹紧板5完成对管件的松放,配合移动框10的往复运动完成管件的夹紧、移动、松放、归位工序。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导向柱1、夹紧板5、安装座9、第二凸轮12和第二滚轮19,解决了传统汽车管件冲压夹紧机构结构复杂,各个部件在运行时不同步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柱(1)、夹紧板(5)、安装座(9)、第二凸轮(12)和第二滚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左右两侧通过导向座(3)安装在底座(6)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之间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上下两侧通过连杆(17)与固定座(2)相连,所述固定座(2)固定在第一导向柱(1)上,且固定座(2)设置在第一导向柱(1)上的导向座(3)之间,所述安装座(9)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19),所述安装座(9)中部设置有通槽(18),所述底座(6)底部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的电机轴(8)穿过底座(6)和安装座(9)中部的通槽(18)与第一凸轮(7)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柱(1)右侧与移动框(10)相连,所述移动框(10)安装在底座(6)右侧的导轨(22)上,所述导轨(22)底部固定有平齿梁(13),所述移动框(10)与导轨(22)接触面下方所在的移动框(10)上设置有轮槽(20),所述轮槽(20)内安装有齿轮(14),所述齿轮(14)上的转轴下方固定有第二凸轮(12),所述第二凸轮(12)右侧设置有第一滚轮(15),所述第一滚轮(15)通过转轴安装在第二导向柱(4)左端的推板(16)底部,所述第二导向柱(4)设置在支架(21)上,所述支架(21)固定在移动框(10)上,所述移动框(10)中部设置有夹紧板(5),所述夹紧板(5)固定在第二导向柱(4)右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管件冲压用自动夹紧机构,包括第一导向柱(1)、夹紧板(5)、安装座(9)、第二凸轮(12)和第二滚轮(19),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柱(1)左右两侧通过导向座(3)安装在底座(6)上,所述第一导向柱(1)设置有两个,所述第一导向柱(1)之间设置有安装座(9),所述安装座(9)上下两侧通过连杆(17)与固定座(2)相连,所述固定座(2)固定在第一导向柱(1)上,且固定座(2)设置在第一导向柱(1)上的导向座(3)之间,所述安装座(9)左右两端均安装有第二滚轮(19),所述安装座(9)中部设置有通槽(18),所述底座(6)底部安装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上的电机轴(8)穿过底座(6)和安装座(9)中部的通槽(18)与第一凸轮(7)相连,所述第一导向柱(1)右侧与移动框(10)相连,所述移动框(10)安装在底座(6)右侧的导轨(22)上,所述导轨(22)底部固定有平齿梁(13),所述移动框(10)与导轨(22)接触面下方所在的移动框(10)上设置有轮槽(20),所述轮槽(20)内安装有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红旗武正权韦游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