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973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废气进口和净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内设有多个吸附箱,所述多个吸附箱沿废气的移动方向依次层叠放置,每个所述吸附箱内均填充有吸附剂。多个层叠放置的吸附箱彼此独立的存储吸附剂,借助各自的吸附剂彼此独立的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气相的废气变化为液相后只会在各自的吸附箱内流动,不会影响其他吸附箱内的吸附状态,适用于液固吸附的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使用。

Organic waste gas adsorp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本技术涉及有机废气环保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技术介绍
有机废气主要来源于石油、化工行业、涂料厂、电镀厂等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气。有机废气的特点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不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气需要处理后环保达标排放。十一五期间,行业内为节省初期投资,普遍采用活性炭吸附法,通过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吸附饱和后,活性炭脱附再生,将废气吹脱后催化燃烧,转化为无害物质,再生后的活性炭继续使用。活性炭吸附在吸附塔内进行,活性炭吸附饱和后进入脱附再生前需要从吸附塔内取出来,取出活性炭时原本被吸附在活性炭内部的废气会再次进入环境中,造成二次污染。为了克服活性炭吸附饱和转移时带来的二次污染,业界有尝试开发液固吸附的吸附材料;传统配合活性炭气固吸附的吸附装置对于液固吸附的吸附材料不能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适用于液固吸附的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使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废气进口和净气出口,所述吸附塔内设有多个吸附箱,所述多个吸附箱沿废气的移动方向依次层叠放置,每个所述吸附箱内均填充有吸附剂。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附塔上设有用于向吸附塔内放入吸附箱的进箱口、用于抽拉最底层吸附箱的出箱口,所述进箱口和出箱口分别靠近净气出口和废气进口设置。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附塔的底部还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通过外接管道连接至饱和流体罐。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附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外周和吸附塔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条。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两两所述吸附箱之间均设有密封条。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进箱口和出箱口处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用于密封封堵进箱口或者出箱口。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吸附剂包括固态形式存在的复合吸附料,所述复合吸附料改变有机废气的气相为液相。本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所述复合吸附料的表面包裹有活性剂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一、多个层叠放置的吸附箱彼此独立的存储吸附剂,借助各自的吸附剂彼此独立的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气相的废气变化为液相后只会在各自的吸附箱内流动,不会影响其他吸附箱内的吸附状态,适用于液固吸附的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使用;其二、优化结构设计的吸附塔,填充有新的吸附剂的吸附箱从进箱口中进入吸附塔内,并自下而上依次层叠放置;吸附塔内沿着废气的移动方向,位于最底层吸附箱内的吸附剂最先达到饱和,从出箱口可以非常方便的依次取出吸附达到饱和的吸附箱,操作使用非常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吸附箱的结构示意图。其中:2-吸附塔,4-废气进口,6-净气出口,8-吸附箱,81-箱体,82-溢流孔,10-进箱口,12-出箱口,14-密封板,16-流体出口,18-饱和流体罐。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塔2,上述吸附塔2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废气进口4和净气出口6,上述吸附塔2内设有多个吸附箱8,上述多个吸附箱8沿废气的移动方向依次层叠放置,每个上述吸附箱8内均填充有吸附剂。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上述吸附剂包括固态形式存在的复合吸附料,上述复合吸附料改变有机废气的气相为液相。复合吸附料改变有机废气的气相为液相,有机废气以液相被复合吸附料吸附,液相的有机废气相较于气相的有机废气,具有更低的蒸汽压,使得复合吸附料吸附饱和后,转移时能够进入大气中的废气量大大减少,大大降低复合吸附料脱附再生转移过程中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与此同时,复合吸附料改变有机废气的气相为液相,有机废气以液相被复合吸附料完全吸附,相较于传统的活性炭气固吸附,具有更高的吸附能力。实际使用过程中,为了提高复合吸附料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上述复合吸附料的表面包裹有活性剂层。通过在复合吸附料的外表面包裹活性剂层,改变复合吸附料的表面吸附张力大小和张力角度,能够提高复合吸附料的吸附量和吸附能力。针对本实施例技术方案中的吸附剂,多个层叠放置的吸附箱8彼此独立的存储吸附剂,借助各自的吸附剂彼此独立的对有机废气进行吸附,气相的废气变化为液相后只会在各自的吸附箱8内流动,不会影响其他吸附箱8内的吸附状态,适用于液固吸附的吸附剂吸附有机废气使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吸附塔2上设有用于向吸附塔2内放入吸附箱8的进箱口10、用于抽拉最底层吸附箱8的出箱口12,上述进箱口10和出箱口12分别靠近净气出口6和废气进口4设置。以上结构设计的吸附塔,填充有新的吸附剂的吸附箱8从进箱口10中进入吸附塔2内,并自下而上依次层叠放置;吸附塔2内沿着废气的移动方向,位于最底层吸附箱8内的吸附剂最先达到饱和,从出箱口12可以非常方便的依次取出吸附达到饱和的吸附箱8,操作使用非常方便。具体的,上述吸附箱8包括箱体81,箱体81的底板上设有多个溢流孔82,上述箱体81的外周和吸附塔2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条;两两上述吸附箱8之间均设有密封条;上述进箱口10和出箱口12处均设有能够拆卸的密封板14,上述密封板14用于密封封堵进箱口10或者出箱口12。使得吸收塔2内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吸附环境,导引有机废气依次从各个吸附箱8内穿过,利于吸附效率的提高。如图1所示,上述吸附塔2的底部还设有流体出口16,上述流体出口16通过外接管道连接至饱和流体罐18。复合吸附料吸附液相有机废气饱和后,饱和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从溢流孔82处下流至流体出口16进入饱和流体罐18内,进入后段环保处理。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有机废气吸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废气进口和净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内设有多个吸附箱,所述多个吸附箱沿废气的移动方向依次层叠放置,每个所述吸附箱内均填充有吸附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包括吸附塔,所述吸附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有废气进口和净气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内设有多个吸附箱,所述多个吸附箱沿废气的移动方向依次层叠放置,每个所述吸附箱内均填充有吸附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上设有用于向吸附塔内放入吸附箱的进箱口、用于抽拉最底层吸附箱的出箱口,所述进箱口和出箱口分别靠近净气出口和废气进口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气吸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塔的底部还设有流体出口,所述流体出口通过外接管道连接至饱和流体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治椿蒋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乔发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