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无磁钻铤是当今国内外深度在3000米以上的陆地、海洋油气开采工程中井下钻采的重要部件,由相对磁导率低于0.01的不锈钢材料制造成中空厚壁管材,为随钻测量仪器提供磁屏蔽的环境,保证对钻探方向进行实时修正。同时,无磁钻铤还与旋转导向系统联动,可以实现全井段定向钻进,并根据钻探要求实时调整井眼轨迹。由于井下苛刻的服役环境,还要求无磁钻铤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蚀性能,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性。从上世纪开始,无磁钻铤用材料经历了Cr-Ni奥氏体不锈钢、蒙乃尔合金、Cr-Mn-N奥氏体不锈钢等几代的发展。最早使用的Cr-Ni奥氏体不锈钢,其力学性能如室温和高温强度、硬度、耐磨性等较差,产品寿命较短。为了保证耐蚀性能并延长服役寿命,采用了成本极高的Ni-Cu蒙乃尔合金,并未获得大规模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以Mn、N代Ni技术的发展以及含N不锈钢制备技术的提高,Cr-Mn-N奥氏体不锈钢因其相对低的原材料成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Mn元素和Cr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的比值处于1.251至1.469之间,即:1.469≥Mn(wt.%)/Cr(wt.%)≥1.251。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依据下列元素重量百分比熔炼钢水: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并保证:1.469≥Mn(wt.%)/Cr(wt.%)≥1.251;(2)采用非真空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华鹏,郎宇平,罗定祥,陈晋阳,陈海涛,冯翰秋,周茂华,王利伟,杨再春,彭声通,杨亚光,姚斌,何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