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96873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2:19
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属于不锈钢材料技术领域。该不锈钢成分重量百分数为: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同时:1.469≥Mn(wt.%)/Cr(wt.%)≥1.251。制造方法:非真空感应熔炼,电渣重熔,快锻机开坯锻造,径锻机终锻成型锻造,水冷处理。优点在于,通过控制Mn元素和Cr元素保证该不锈钢的足够的奥氏体单相区宽度。通过控制变形温度、变形量和变形速率以及锻后水冷等手段增强其钢坯的变形强化效果,同时避免有害析出相碳化物,使成品钢坯在锻后水冷状态下具有优异的相对磁导率、强度、韧性和耐晶间腐蚀的性能。

A high nitrogen austenitic stainless steel for non magnetic drill collar and its manufactur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不锈钢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无磁钻铤是当今国内外深度在3000米以上的陆地、海洋油气开采工程中井下钻采的重要部件,由相对磁导率低于0.01的不锈钢材料制造成中空厚壁管材,为随钻测量仪器提供磁屏蔽的环境,保证对钻探方向进行实时修正。同时,无磁钻铤还与旋转导向系统联动,可以实现全井段定向钻进,并根据钻探要求实时调整井眼轨迹。由于井下苛刻的服役环境,还要求无磁钻铤材料具有极高的强度和耐蚀性能,同时还需要兼顾经济性。从上世纪开始,无磁钻铤用材料经历了Cr-Ni奥氏体不锈钢、蒙乃尔合金、Cr-Mn-N奥氏体不锈钢等几代的发展。最早使用的Cr-Ni奥氏体不锈钢,其力学性能如室温和高温强度、硬度、耐磨性等较差,产品寿命较短。为了保证耐蚀性能并延长服役寿命,采用了成本极高的Ni-Cu蒙乃尔合金,并未获得大规模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Cr-Ni奥氏体不锈钢中以Mn、N代Ni技术的发展以及含N不锈钢制备技术的提高,Cr-Mn-N奥氏体不锈钢因其相对低的原材料成本和优良的力学、耐蚀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磁钻铤用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各元素重量百分比为: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其特征在于,所述Mn元素和Cr元素的质量百分比的比值处于1.251至1.469之间,即:1.469≥Mn(wt.%)/Cr(wt.%)≥1.251。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工艺步骤为:(1)依据下列元素重量百分比熔炼钢水:13.50≤Cr≤14.00,0.047≤C≤0.055,0.30≤N≤0.35,18.00≤Mn≤18.50,0.10≤Si≤0.15,0.001≤P≤0.015,0.001≤S≤0.012,余量为Fe,并保证:1.469≥Mn(wt.%)/Cr(wt.%)≥1.251;(2)采用非真空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屈华鹏郎宇平罗定祥陈晋阳陈海涛冯翰秋周茂华王利伟杨再春彭声通杨亚光姚斌何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钢铁研究总院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