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9651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含铁原料与还原剂、添加剂和粘结剂混合成型后烘干得干球团,其中添加剂1得到的干球团为干球团1,添加剂2得到的干球团为干球团2,添加剂3得到的干球团为干球团3;然后将干球团给入转底炉在指定温度下进行直接还原得到金属化球团,添加剂按促进还原的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添加剂1、添加剂2、添加剂3;且干球团1布在底部,干球团2布在中部,干球团3布在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工艺较为简单,易于推广,可以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提高转底炉处理量,在厚料层的条件下,实现上下一致还原,有利于金属化球团的后续处理。

A method to realize the reduction of the thick layer of the rotary hearth furn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
技术介绍
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技术是一种用来焙烧含碳球团的技术,其工艺特点是:将含金属氧化物的物料与固体煤粉混合造球,含碳球团通过布料机能够均匀地布在炉底上,随着炉底的转动在900~1400℃的高温下敞焰加热,实现物料的快速还原以获得还原产物。含碳球团在炉内的停留时间可根据其还原速率的快慢通过控制炉底转动速度进行调节。因此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工艺具有还原温度高、时间短、炉料与炉底相对静止、操作灵活等特点,已经在复杂金属矿物提取、冶金废料综合利用和铁合金生产等领域得到普遍应用。在转底炉内,能量主要靠辐射传热由上向下传递至料层,适合进行高温、薄料层快速还原,球团布料厚度一般不超过4层;燃烧系统或气氛操作不当时,金属化球团在还原后期容易受到炉气的二次氧化,致使还原率降低,单炉生产规模受到限制,不利于转底炉煤基直接还原工艺的大规模应用。因此,提高料层厚度是实现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规模扩大化的重要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转底炉直接还原过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铁原料与还原剂、添加剂和粘结剂混合成型后烘干得干球团,其中添加剂包括:添加剂1、添加剂2、添加剂3,所述添加剂1得到的所述干球团为干球团1、所述添加剂2得到的所述干球团为干球团2、所述添加剂3得到的所述干球团为干球团3;S2、将所述干球团给入转底炉在指定温度下进行直接还原得到金属化球团,其中,所述添加剂按促进还原的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添加剂1、添加剂2、添加剂3;且所述干球团1布在底部,所述干球团2布在中部,所述干球团3布在顶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含铁原料与还原剂、添加剂和粘结剂混合成型后烘干得干球团,其中添加剂包括:添加剂1、添加剂2、添加剂3,所述添加剂1得到的所述干球团为干球团1、所述添加剂2得到的所述干球团为干球团2、所述添加剂3得到的所述干球团为干球团3;S2、将所述干球团给入转底炉在指定温度下进行直接还原得到金属化球团,其中,所述添加剂按促进还原的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添加剂1、添加剂2、添加剂3;且所述干球团1布在底部,所述干球团2布在中部,所述干球团3布在顶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剂1为硼砂和/或硫酸钠,添加剂2为碳酸钠和/或碳酸钾,添加剂3为石灰石和/或白云石。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铁原料为拜耳法赤泥、高磷鲕状赤铁矿、红土镍矿、铝土矿、钒钛磁铁矿、镍渣、铜渣中的一种。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还原剂为兰炭或焦炭。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转底炉厚料层还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选择添加剂1时,以质量份计,所述含铁原料:还原剂:添加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月古明远王敏吴佩佩王福佳曹志成吴道洪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冶金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