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61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所述肢具包括: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粘合锁带(2)、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下肢固定带(4)和限位挡板(9);所述粘合锁带(2)固定于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上;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粘合于粘合锁带(2)上,并置于限位挡板(9)内;所述下肢固定带(4)固定于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肢具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足下垂、压疮、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防止下肢出现废用综合征,预防并发症;节省护理人力,提高早期康复护理效率,结构简单,操作灵活,方便实用。

A multifunctional combine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limb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combin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f limb, the limb includes: lower limb elevation with fixed limbs (1), adhesive (2), lock with fixed leg leg protection (3), lower limb fixing strap (4) and the limit plate (9); the adhesive lock with (2) fixed on the lower limb with fixed elevation (1); the lower limb protection fixed leg sleeve (3) bonded to the adhesive belt lock (2), and a limit plate (9); the lower limb fixing belt (4) is fixed on the lower limb protection fixed leg (3) the two sid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mb with can promote the blood circulation of lower limbs, prevent foot drop, bedsore and deep venous thrombosis; is conducive to the implementation of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prevent emergence of disuse syndrome, prevention of complications; save the nursing manpower, improve the early rehabilitation nursing efficiency, simple structure, flexible operation, convenient and pract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
本技术涉及临床康复护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
技术介绍
在我们神经科病房护理工作中经常收治病情危重、病因复杂、病程长的患者,患者因病情所致昏迷、肢体瘫痪、体位限制、行特殊检查,如神经/肌肉活组织检查等,导致患者血液循环减慢,生活不能自理,极易发生下肢水肿、压疮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严重者威胁患者生命。又因瘫痪下肢早期肌力过低,无法控制其稳定性,致使下肢长期处于外展位,造成伸肌张力过高、关节僵硬、跟腱挛缩、足下垂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了早期康复护理的难度及康复效果,同时延长了患者的康复治疗时间。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急需要一种能防止和治疗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足下垂等并发症,且有益于患者早期下肢康复功能训练的辅助肢具。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该肢具可以防止和治疗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足下垂、压疮等并发症,更好的为瘫痪下肢行早期康复功能训练;且该肢具可以依据患者的不同病情、不同需求进行随意组合。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包括: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粘合锁带(2)、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下肢固定带(4)和限位挡板(9);所述粘合锁带(2)固定于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上;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粘合于粘合锁带(2)上,并置于限位挡板(9)内;所述下肢固定带(4)固定于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以具有如下优点:适用于病情危重、长期卧床、行特殊检查、病情危重、长期卧床的不同程度下肢瘫痪及早期康复护理训练的患者,该设计可多种功能随意组合,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防止跟腱挛缩、足下垂、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废用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实施;节省护理人力,提高康复护理效率。本设计结构简单、易学,操作灵活,实用方便,减少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是组合康复护理肢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下肢保护固定腿套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为组合康复护理肢具结构,包括: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粘合锁带2、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下肢固定带4和限位挡板9;所述粘合锁带2固定于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上;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粘合于粘合锁带2上,并置于限位挡板9内(如图2所示);所述下肢固定带4固定于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的两侧,可根据患者下肢腿围进行调节并固定。上述下肢抬高固定肢具可抬高并固定患者下肢,预防或治疗下肢水肿、深静脉血栓及压疮等。上述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通过粘合锁带2与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紧密粘合在一起。上述护理肢具还包括固定钉5、可调节固定绷带6和紧锁螺母7(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钉5位于所述限位挡板9的两侧;所述紧锁螺母7位于限位挡板9的内侧,固定并调节所述限位挡板9。上述限位挡板9包括左限位挡板和右限位挡板;所述固定钉5包括外侧固定钉和内侧固定钉;所述外侧固定钉位于左挡板和右挡板的两外侧;所述内侧固定钉位于左挡板和右挡板的内侧;所述可调节固定绷带位于外侧固定钉和内侧固定钉上。上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为软泡沫结构。上述外侧固定钉和内侧固定钉分别位于左限位板和右限位板的两侧及内侧,用于固定可调节绷带。上述紧锁螺母7可以根据患者下肢瘫痪情况单独或联合限位挡板使之稳固,且可调节双侧限位挡板间的间距,满足不同体重患者的下肢治疗需求,从而实现单侧或双侧下肢的康复护理训练。上述左限位挡板和右限位挡板用于安放下肢保护固定腿套,使患者下肢保持屈曲位,抑制下肢伸肌张力,维持下肢的稳定性,防止足下垂跟腱挛缩。作为辅助肢具,在患者独立训练时提供支撑力。上述实施例可利用肢具抬高单侧或双侧下肢,并维持肢体功能位;在进行早期床上康复功能训练时,由于下肢瘫痪、肌张力过低,下肢很难稳定的屈曲立于床上,借助于肢具可使单侧或双侧下肢稳定于屈曲位,足立于肢具上,同时借助肢具辅助患者更好的进行自主康复运动训练,增加下肢的负重能力,为患者日后的行走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本技术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技术所属
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肢具包括: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粘合锁带(2)、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下肢固定带(4)和限位挡板(9);所述粘合锁带(2)固定于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上;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粘合于粘合锁带(2)上,并置于限位挡板(9)内;所述下肢固定带(4)固定于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肢具包括: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粘合锁带(2)、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下肢固定带(4)和限位挡板(9);所述粘合锁带(2)固定于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上;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粘合于粘合锁带(2)上,并置于限位挡板(9)内;所述下肢固定带(4)固定于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的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抬高固定肢具(1)通过粘合锁带(2)与所述下肢保护固定腿套(3)紧密粘合在一起。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组合康复护理肢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理肢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薄琳郑颖崔丽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