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508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包括一个挡板式的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两个箱壳,每个箱壳的开口处对应设有一个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补强件设于其中一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且补强件上带有嵌入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凸块;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补强件在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本拉杆箱用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的强化效果显著,补强件的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提拉把手安装区域的刚性,挡板式的结构有效的增加了凹凸框架嵌合强度,同时挡板的方向与箱子所受提拉力的方向成九十度角,可以最大限度的转化补强件的强化作用,抑制箱子因提拉而产生的变形,强化作用显著。

Anti pull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used in drawing box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olley for anti pulling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baffle type reinforcement rod box includes two case matched with the opening of each box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orresponding concave convex frame, in pulling the handle, the reinforcing element is arranged on one convex frame on the inside, and a reinforcing member with a convex block is embedded into the concave convex concave inside the framework; two case of rod box is closed, the reinforcing element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two convex frame form a baffle type structure. The box with the anti pulling deformation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strengthening effect of reinforcement can be set to improve the handle pulling installation area of rigid baffle type structure,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strength and the baffle frame fitted bump and the direction of the box, by pulling force in the direction of a ninety degree angle to strengthen the role can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maximum reinforcement, anti deformation box by pulling the strengthen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
本技术涉及箱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
技术介绍
在拉杆箱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需要通过提把来提起和放下箱子,这个过程中箱子会反复的受到来自提把的提拉力。现有的拉杆箱不管是塑胶材质的还是金属材质的,由于受箱子自重及制造成本的限制,一般不可能选择很厚很重的材料进行箱壳的制造和生产,这导致箱壳整体强度都是相对比较薄弱的,而经常受到提拉力的区域其抵抗提拉变形的强度就显得更为薄弱。当提拉力大于箱壳及铝框架的抵抗能力时,提把安装的区域会产生变形,铝框架结构也会产生弯曲和咬合脱离的情况,进而导致箱壳及铝框架出现无法回复的塑形变形,而这种变形会严重影响箱子的正常开合,导致箱子无法继续使用。现有的拉杆箱为了提高箱子的抗提拉变形能力,一般会在前、后两个箱壳的外侧增加锁部件1(如图1所示),依靠锁部件提供的锁紧力来增加两个箱壳之间的咬合牢固程度(如图8所示),从而增加箱子的抗提拉强度,抑制因反复提拉箱子而产生的变形。但这样的方法存在以下不足:(1)增加箱子的制造成本,锁部件属于箱子部件中较为精密的部件,所以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高。同时由于锁部件结构较为精密,生产组装时需要反复调试,才能保证其良好的功能性,所以增加锁部件的数量也会增加箱子的人工制造成本;(2)锁部件的数量较多时,用户在使用箱子的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位置反复开启和关闭多个锁部件,这样不便于用户使用箱子,用户体验下降;(3)锁部件数量太多,外观不够简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提高提拉部位强度并减少锁部件使用的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主要有以下两种具体结构形式:(1)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包括一个挡板式的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两个箱壳,每个箱壳的开口处对应设有一个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补强件设于其中一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且补强件上带有嵌入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凸块;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补强件在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所述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呈横置的“F”状,包括竖直连接板、横向挡板和凸块,竖直连接板位于横向挡板的一侧,凸块位于横向挡板的中部并嵌入凹凸框架内侧的凹位中。所述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横向挡板贴紧于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上。所述凹凸框架、箱壳和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所述补强件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补强件;凹凸框架为硬质金属框架或高分子塑料框架。该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使用时,其原理是:当两个箱壳关闭时,对应的两个凹凸框架嵌合固定,这时,补强件上的横向挡板位于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当设有补强件的凹凸框架受到冲击力而产生弯曲变形时,其横向挡板位的末端就会与另一个凹凸框架的内侧面发生接触,两者之间形成挡板式结构,由于挡板式结构有针对性的增加了两个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安装区域的嵌合强度,同时补强件的设置也提高了两个凹凸框架的刚性,从而也达到强化了提拉把手安装区域强度的功能,通过强化该区域的强度来减少提拉把手将箱子拉扯变形的情况的发生,进而提高箱子抗提拉变形的能力。(2)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包括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第一箱壳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凹凸框架,第二箱壳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第一凹凸框架内侧设有第一补强件,且第一补强件上带有嵌入第一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一凸块,第二凹凸框架内侧设有第二补强件,且第二补强件上带有嵌入第二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二凸块;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关闭时,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在第一凹凸框架和第二凹凸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所述第一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竖直连接板、第一横向挡板、第二竖直连接板和第二横向挡板,第一竖直连接板的上端贴紧于第一箱壳的内侧,第一竖直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一横向挡板连接,第一横向挡板上设置嵌入第一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一凸块,第二竖直连接板的上端与第一横向挡板连接,第二竖直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二横向挡板连接,第一横向挡板和第二横向挡板形成阶梯状结构;第二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相连接的第三竖直连接板和第三横向挡板,第三竖直连接板的上端贴紧于第二箱壳的内侧,第三竖直连接板的下端与第三横向挡板连接,第三横向挡板上设置嵌入第二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二凸块。所述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关闭时,第一横向挡板贴紧于第一凹凸框架内侧,第三横向挡板贴紧于第二凹凸框架内侧,第二横向挡板位于第三横向挡板的内侧。所述第一凹凸框架、第一箱壳和第一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一铆钉固定连接;第二凹凸框架、第二箱壳和第二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第二铆钉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分别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补强件;第一凹凸框架和第二凹凸框架分别为硬质金属框架或高分子塑料框架。该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使用时,其原理是:当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关闭时,对应的第一凹凸框架和第二凹凸框架嵌合固定,这时,第一补强件上的第二横向挡板位于第二补强件上第三横向挡板的内侧,当第一凹凸框架受到冲击力而产生弯曲变形时,第一补强件上的第二横向挡板就会与第二凹凸框架上的第二补强件上的第三横向挡板发生接触,两者之间形成挡板式结构,由于挡板式结构有针对性的增加了第一凹凸框架与第二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安装区域的嵌合强度,同时补强件的设置也提高了两个凹凸框架的刚性,从而也达到强化了提拉把手安装区域强度的功能,通过强化该区域的强度来减少提拉把手将箱子拉扯变形的情况的发生,进而提高箱子抗提拉变形的能力。上述两种结构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中,两个箱壳对应的两个凹凸框架结构相同,分别为第一凹凸框架和第二凹凸框架,其具体结构如下:第一凹凸框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部、第一框架支撑部和第一嵌合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一箱壳固定连接,第一框架支撑部的内侧形成第一凹位(该第一凹位处对应设置上述第一种结构中的凸块或第二种结构中的第一凸块),第一嵌合部朝向第二凹凸框架的侧面上设有V形的嵌合槽;第二凹凸框架为一体式结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二连接部、第二框架支撑部和第二嵌合部,第二连接部与第二箱壳固定连接,第二框架支撑部内侧形成第二凹位(该第二凹位对应设置上述第二中结构中的第二凸块),第二嵌合部朝向第一凹凸框架的侧面上设有V形的嵌合凸块;第一箱壳与第二箱壳关闭时,第一凹凸框架与第二凹凸框架之间通过嵌合槽和嵌合凸块相嵌合固定。第一框架支撑部位于箱体外的一侧带有V形的凹槽,第二框架支撑部位于箱体外的一侧也带有V形的凹槽。该V形凹槽主要是在保证硬质框架强度的前提下,为了配合箱壳外的铰链机构使用的,在箱子整体外形平整的情况下,铰链机构嵌入该V形状处的厚度得到增加,从而提高其强度。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拉杆箱用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采用挡板式结构的补强件,其部件的形状简单,制造成本低。本拉杆箱用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的强化效果显著,补强件的设置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提拉把手安装区域的刚性,挡板式的结构有效的增加了凹凸框架嵌合强度,同时挡板的方向与箱子所受提拉力的方向成九十度角,可以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

【技术保护点】
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挡板式的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两个箱壳,每个箱壳的开口处对应设有一个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补强件设于其中一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且补强件上带有嵌入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凸块;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补强件在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挡板式的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两个箱壳,每个箱壳的开口处对应设有一个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补强件设于其中一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且补强件上带有嵌入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凸块;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补强件在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形成挡板式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为一体式结构,呈横置的“F”状,包括竖直连接板、横向挡板和凸块,竖直连接板位于横向挡板的一侧,凸块位于横向挡板的中部并嵌入凹凸框架内侧的凹位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箱的两个箱壳关闭时,横向挡板贴紧于两个凹凸框架的内侧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凸框架、箱壳和补强件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并通过铆钉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件为金属材料或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补强件;凹凸框架为硬质金属框架或高分子塑料框架。6.用于拉杆箱的抗提拉变形强化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补强件和第二补强件,拉杆箱包括相配合的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第一箱壳的开口处设有第一凹凸框架,第二箱壳的开口处设有第二凹凸框架;在提拉把手处,第一凹凸框架内侧设有第一补强件,且第一补强件上带有嵌入第一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一凸块,第二凹凸框架内侧设有第二补强件,且第二补强件上带有嵌入第二凹凸框架内侧凹位的第二凸块;第一箱壳和第二箱壳关闭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锡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汇泰隆铝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