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箱把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0557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3 23:50
提供了一种用于行李箱的行李箱携带把手组件。所述把手组件可以包括位于行李箱的顶侧面上的凹陷区域,以及在箱子的顶部上可运动地安装到凹陷区域上的携带把手。所述携带把手相对于所述凹陷区域和行李箱枢转地运动。

Suitcase handle

A suitcase carrying handle component for a suitcase is provided. The handle assembly can include a depressed area locat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trunk, and a carrying handle can be mounted on the top of the box to the concave area. The portable hand phase is pivotally moved to the depressed area and the suitc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行李箱把手
本公开一般地涉及行李制品,更特别地,本公开涉及行李箱的改进的携带把手装置。
技术介绍
行李制品通常包括位于箱子的顶表面上的携带把手。所述携带把手一般是固定的,并且定位成靠近行李箱的中心线,因此限制了充分利用行李箱的顶部区域的能力。这种携带把手还必须附接到顶侧面上,并且要加固箱子的顶侧面以便通过携带把手支撑箱子的重量。这使得行李箱的构造、组装和制造复杂化,并且增加了重量,同时还使得用于附接携带把手的缝合操作变得复杂且昂贵。因此,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李制品,更特别地,期望提供一种改进的行李箱把手组件,以及构造有该改进的行李箱把手组件的行李箱,其解决了上述一个问题或者所有问题,和/或更普遍地提供了对现有装置的改进或者替换。因为包括各种携带把手而与本公开相关的文献包括:CA2175291、GB2290952、JP3203641U、US8333271、US7114602、US7097181、US6978514、US6948601、US6345414、US4653142和US20110209960。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公开了一种改进的把手组件以及构造有该改进的把手组件的行李箱,所述把手组件将携带把手定位在某位置,该位置具有足够的结构以允许提升和搬运行李箱,而无需对行李箱的顶侧面进行显著加强或者任何加强。附加地或者替代地,本公开还允许将行李箱的顶侧面更加充分地用于附加的美学特征和功能特征。凹陷区域至少部分地位于行李箱的具有足够结构强度的一个侧面上,携带把手在该凹陷区域中的安装允许使用者通过携带把手提升和移动行李箱。在一个构造中,所述凹陷区域至少部分地形成在行李箱的顶侧面上,所述顶侧面背离行李箱所安放的支撑面。所述携带把手连接在凹陷区域中,以便诸如通过枢转而在缩回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把手组件还可以包括在凹陷区域中连结至行李箱的拖曳手柄,并且携带把手和枢转手柄均可以由使用者使用。携带把手在凹陷区域中的安装(诸如在外壳结构中位于拖曳手柄的旁侧)利用了用于支撑拖曳手柄的现有结构,以便还支撑由于通过携带把手提升或者移动行李箱而产生的载荷。这种构造是有利的,因为它允许使用单个把手组件来构造行李箱,从而节约了库存、时间和费用。进一步的优势在于:当携带把手处于缩回位置时,它相对于行李箱的顶侧面具有低轮廓,从而避免或者减少了在旅行中处理行李时携带把手被卡住或钩住的风险。在某些布置中,还可以认为携带把手与行李箱的顶侧面齐平,用于进一步增强携带把手的非障碍性。附加地或者替代地,这种构造减少或者消除了必需的以及关联的费用,这些费用否则用来加强行李箱的顶侧面,以便在通过携带把手(该携带把手没有在拖曳手柄旁侧与凹陷区域连接)提升行李箱时支撑行李箱的载荷。获得了进一步附加的或者替代的优势,这是因为当携带把手安装在凹陷区域时,它可以在储存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枢转,其中在储存位置,携带把手与行李箱的顶侧面相对地齐平,而在操作位置,携带把手可以被接触以便用于提升或者移动行李箱。因此,当需要时可以容易地接触携带把手,而在不需要时,携带把手可以被妥善放置而不碍事。另外地,携带把手在拖曳手柄旁侧安装在凹陷区域中还在行李箱的顶侧面上产生了更大的可利用区域,以供可能的应用,以包括其它美学特征或者功能特征,诸如例如顶部腔室可以定位在所述可利用区域中。通过实施这里所披露的内容,这些益处或优势的每一个可以单独地实现或者以各种组合实现。在一种布置中,用于行李箱的把手组件包括限定一凹陷区域的外壳结构,所述凹陷区域具有侧壁并且可以至少部分地安装在行李箱的一个侧面上。在一个例子中,所述侧面是行李箱的顶侧面,它与当位于支撑面上时行李箱所安放的底侧面相对。拖曳手柄可以安装在所述外壳结构中并且具有握把。携带把手具有握持部以及从握持部延伸的臂部,并且所述臂部与外壳结构枢转地连接。握持部可以在接近行李箱顶侧面的第一位置与远离行李箱顶侧面的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并且可以由使用者接触。靠近顶侧面的第一位置提供低轮廓,在一些例子中甚至是齐平轮廓,以避免在处理行李期间无意地卡住或者钩住携带把手。第二位置允许把手定位成与行李箱具有足够的间隙,以允许使用者有效地抓握并提升或者移动行李箱。在把手组件的另一种布置中,可以有多于一个的臂部从握持部延伸。具有多于一个的臂是有利的,因为它在提升行李箱时分配行李箱的载荷。例如,从握持部延伸的臂部可以包括以间隔开的位置从握持部延伸的第一臂和第二臂,并且选择地,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可以从细长握持部的相对端延伸。在另一种布置中,第一臂和第二臂连接到相应的侧壁上,并且选择地,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部枢转地连接到相应的侧壁上。在另一种布置中,枢转连接件相对于外壳结构滑动。在另一种布置中,当位于至少一个位置(诸如处于缩回位置)时,所述至少一个臂部相对于行李箱的顶侧面成角度。在另一种布置中,所述握持部可以定位成与拖曳手柄的握把对准或者与其不对准。在又一种布置中,所述枢转连接件限定一枢转轴线,并且所述枢转轴线延伸通过伸缩式拖曳手柄的延伸路径。在另一种布置中,携带把手可以选择地围绕枢转轴线枢转,并且握持部可以定位在拖曳手柄的延伸路径中。这些构造为使用者提升箱子提供了熟悉的重量分配,而不管使用拖曳手柄还是携带把手。在一种布置中,拖曳手柄包括至少一个可伸出管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子连接至外壳结构,或者连接至外壳结构和底侧面,或者连接至外壳结构和后侧面,或者仅仅连接至底侧面,或者仅仅连接至后侧面。在一种布置中,拖曳手柄至少部分地伸出,携带把手抵靠拖曳手柄安置,但是保持可接触,并且可以抵靠拖曳手柄的一个或多个管子安置。另外,携带把手的握持部可以抵靠拖曳手柄安置,或者抵靠拖曳手柄的一个或多个管子安置,并且即使拖曳手柄是伸出的仍保持可接触。在另一种布置中,握持部限定至少一个平直表面,以便在处于缩回位置时相对于行李箱的顶侧面形成齐平轮廓或者低轮廓。在另一种布置中,在第一位置,握持部毗邻或者紧靠外壳结构,或者毗邻或紧靠顶侧面,以便相对于行李箱的顶侧面形成齐平轮廓或者低轮廓。在另一种布置中,携带把手被偏压到第一位置,以便将携带把手保持在低轮廓或者齐平构造中。在另一种布置中,行李箱被提供成包括如上在各种布置中所提供的把手组件,并且进一步选择地可以包括与顶侧面相对定位的底侧面。选择地,轮子可以定位在底侧面上。在一种布置中,行李箱至少部分地由软面材料构造。软面行李箱构造大体是重量轻的,并被许多旅行者所喜爱。在另一种布置中,行李箱可以包括框架,其中外壳结构连接至框架。将外壳结构连接至框架增强了外壳腔室的强度,以便在使用携带把手提升或移动行李箱时处理行李箱的重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拖曳手柄包括至少一个可伸出管子,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管子连接至外壳结构和底侧面,或者连接至外壳结构和后侧面。当使用携带把手提升或移动行李箱时,这些连接构造为外壳结构提供稳定的支撑。在另一种布置中,当从缩回位置移动到操作位置时,行李箱上的枢转连接件朝着行李箱的重心滑动。携带把手朝着重心的移动更好地对准行李箱的重量,从而方便使用者携带行李箱。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行李箱可以包括位于行李箱顶侧面上的顶部腔室。顶部腔室为方便使用者提供了附加的储存。在又一种布置中,用于行李箱的把手组件具有顶侧面、后侧面和轮子,把手组件包括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行李箱把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把手组件,所述行李箱具有顶侧面、后侧面以及与顶侧面相对的底侧面,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限定具有侧壁的凹陷区域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安装在顶侧面上;拖曳手柄,所述拖曳手柄能安装在所述外壳结构中并且具有握把;携带把手,所述携带把手具有握持部以及从所述握持部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所述至少一个臂部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外壳结构上;并且其中,所述握持部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接近所述顶侧面,所述第二位置远离所述顶侧面并且能够由使用者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6 EP 16190705.01.一种用于行李箱的把手组件,所述行李箱具有顶侧面、后侧面以及与顶侧面相对的底侧面,所述把手组件包括:外壳结构,所述外壳结构限定具有侧壁的凹陷区域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安装在顶侧面上;拖曳手柄,所述拖曳手柄能安装在所述外壳结构中并且具有握把;携带把手,所述携带把手具有握持部以及从所述握持部延伸的至少一个臂部;所述至少一个臂部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外壳结构上;并且其中,所述握持部能够在至少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接近所述顶侧面,所述第二位置远离所述顶侧面并且能够由使用者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是细长的,所述至少一个臂部从细长握持部大致垂直地延伸。3.根据前面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位置,所述至少一个臂部相对于所述顶侧面成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臂部枢转地连接到一侧壁上。5.根据前面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持部能够定位成与所述拖曳手柄的握把对准或者不对准。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把手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因哈德·梅尔斯查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新秀丽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卢森堡,LU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