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良文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拉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030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9:41
一种新型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连杆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一边与上梯形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凹槽一边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另一边与下梯形连接,所述上梯形上边、下梯形下边均为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杆包括连杆与握把,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结构简单。与现有的连杆相比,此种横截面的连杆能够承受压力强度更大,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耐用性更好。

A new type of pull r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拉杆
本技术涉及拉杆领域,尤指一种新型拉杆。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旅游、出差等外出的机会越来越多。行李箱作为外出时携带物品的工具因其方便省力的优点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常用的行李箱一般包括箱体、固定于箱体底部的轮子及固定于箱体侧边的拉杆。使用时箱体内存放需要携带的物品,搬运时,人们可以拖着或者提着行李箱。拖着行李箱走时,握着拉杆就可以了。常用的行李箱拉杆一般包括外管与内管,内管容置于外管中,使用时可以从外管中抽出以方便使用。然而,一般拉杆箱体内容装的物品过重,会造成拉杆因负荷过大而弯曲变形,现有的拉杆横截面大多数为圆形,也有横截面是方形或梯型的拉杆,此类形状的拉杆能够承受的压力强度不够大,比较容易出现变形,从而导致拉杆不耐用的问题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承受压力强度大、硬度好、不易发生变形的新型拉杆。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接在第二连杆内,并与第二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套接在第三连杆内,并与第三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套接在第四连杆内,并与第四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一边与上梯形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凹槽一边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另一边与下梯形连接,所述上梯形上边、下梯形下边均为弧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第一连杆比第二连杆短,所述第二连杆比第三连杆短,所述第三连杆比第四连杆短。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左右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二通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连杆一端左右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卡接的第四通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四连杆卡接的第五通孔,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弹性卡接的第六通孔,另一端上下左右侧设有与箱体固定的螺丝孔。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第四通孔左右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两个,所述第三通孔、第五通孔、第六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三个,还包括弹性组件,所述第一连杆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二连杆卡接固定,所述第二连杆通过弹性组件与第三连杆卡接固定,所述第三连杆通过弹性组件与第四连杆卡接固定。具体地,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均设有一长边、一短边,所述第一凹槽短边与上梯形连接,长边与第二凹槽长边连接,所述第二凹槽短边与下梯形连接。具体地,所述连杆均为铝合金管,管壁厚度均为0.70-0.83mm。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横截面宽度为12.99-13.12mm,高度为19.92-20.05mm,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外角是半径为0.20mm的圆角。具体地,所述第二连杆横截面宽度为17.25-17.38mm,高度为23.52-23.65mm,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外角是半径为0.40mm的圆角。具体地,所述第三连杆横截面宽度为21.51-21.64mm,高度为27.12-27.25mm,凹槽的外角是半径为0.90mm的圆角。具体地,所述第四连杆横截面宽度为25.50-25.66mm,高度为30.72-30.88mm,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的外角是半径为1.10mm的圆角。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拉杆包括连杆与握把,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结构简单。其中连杆使用铝合金冲压而成,硬度好,不易变形,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连杆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大小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第一凹槽短边与上梯形连接,长边与第二凹槽长边连接,第二凹槽短边与下梯形连接,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其中第一连杆比第二连杆短,第二连杆比第三连杆短,第三连杆比第四连杆短,与现有的连杆相比,此种横截面的连杆能够承受压力强度更大,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耐用性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连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连杆的组合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连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连杆的横截面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1.第一连杆;11.第一通孔;2.第二连杆;21.第二通孔;22.第三通孔;3.第三连杆;31.第四通孔;32.第五通孔;4.第四连杆;41.第六通孔;42.螺丝孔;5.横截面;51.上梯形;52.下梯形;53.第一凹槽;54.第二凹槽。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4所示,本技术关于一种新型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第四连杆4,所述第一连杆1套接在第二连杆2内,并与第二连杆2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2套接在第三连杆3内,并与第三连杆3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三连杆3套接在第四连杆4内,并与第四连杆4可伸缩连接,所述连杆横截面5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5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51,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52,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51与下梯形52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54,所述第一凹槽53一边与上梯形51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凹槽54一边连接,所述第二凹槽54另一边与下梯形52连接,所述上梯形51上边、下梯形52下边均为弧面,所述连杆横截面5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第一连杆1比第二连杆2短,所述第二连杆2比第三连杆3短,所述第三连杆3比第四连杆4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拉杆包括连杆与握把,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结构简单。连杆包括第一连杆1、第二连杆2、第三连杆3、第四连杆4,连杆横截面5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连杆横截面5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51,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52,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51与下梯形52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大小的第一凹槽53、第二凹槽54,第一凹槽53一与上梯形51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凹槽54一边连接,第二凹槽54另一边与下梯形52连接,上梯形51上边、下梯形52下边均为弧面,连杆横截面5上的角均为圆角,其中第一连杆1比第二连杆2短,第二连杆2比第三连杆3短,第三连杆3比第四连杆4短,与现有的连杆相比,此种横截面5的连杆能够承受压力强度更大,发生碰撞时也不容易发生变形,耐用性更好,而且连杆横截面5均为圆角,使得触感更好。具体地,所述第一连杆1一端左右侧设有与第二连杆2弹性卡接的第一通孔11,所述第二连杆2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二连杆2弹性卡接的第二通孔21,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3弹性卡接的第三通孔22,所述第三连杆3一端左右侧设有与第二连杆2卡接的第四通孔31,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四连杆4卡接的第五通孔32,所述第四连杆4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3弹性卡接的第六通孔41,另一端上下左右侧设有与箱体固定的螺丝孔42。具体地,所述第一通孔11、第四通孔31左右侧均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拉杆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接在第二连杆内,并与第二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套接在第三连杆内,并与第三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套接在第四连杆内,并与第四连杆可伸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一边与上梯形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凹槽一边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另一边与下梯形连接,所述上梯形上边、下梯形下边均为弧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第一连杆比第二连杆短,所述第二连杆比第三连杆短,所述第三连杆比第四连杆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拉杆,包括连杆、握把,所述连杆与握把固定连接,所述连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套接在第二连杆内,并与第二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二连杆套接在第三连杆内,并与第三连杆可伸缩连接,所述第三连杆套接在第四连杆内,并与第四连杆可伸缩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横截面形状为轴对称十四边形,同时也是中心对称十四边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端是一个上窄下宽的上梯形,下端是一个下窄上宽的下梯形,中间两侧连接上梯形与下梯形的侧边设有两个相同的第一凹槽、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一边与上梯形连接,另一边与第二凹槽一边连接,所述第二凹槽另一边与下梯形连接,所述上梯形上边、下梯形下边均为弧面,所述连杆横截面上的角均为圆角,所述第一连杆比第二连杆短,所述第二连杆比第三连杆短,所述第三连杆比第四连杆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一端左右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二通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弹性卡接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连杆一端左右侧设有与第二连杆卡接的第四通孔,另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四连杆卡接的第五通孔,所述第四连杆一端上下侧设有与第三连杆弹性卡接的第六通孔,另一端上下左右侧设有与箱体固定的螺丝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第四通孔左右侧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二通孔上下侧均设有两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良文
申请(专利权)人:黄良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