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47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罩体设有轴向进风口,沿轴向进风口外侧设有过滤体、内侧设有送风腔、内侧形成与口鼻相适配的口鼻罩腔,送风腔中设有风轮,其中:送风腔轴向设有与轴向进风口相对的内进风口,送风腔的周边向前延伸有与罩体内壁面相对的导风通道,导风通道与口鼻罩腔相通,送风腔的外壁与罩体内壁之间形成内循环通道,内循环通道与导风通道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具有自动导流进行循环缓冲调节内压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实现对风轮从轴向进风口抽取经过滤的风后进行导流缓冲后向口鼻罩腔送风,有效缓冲的送风风压增加了配戴舒适度。

Active air supply respirator with self circulating pressure regu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
本技术涉及一种口罩,特别是一种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空气中的污染、风沙和雾霾天气,以及传染性疾病和细颗粒物(PM2.5)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伤害。口罩由整体的罩体构成,罩体的外侧面设置滤料层,外面的空气通过风轮的吸力经过滤料层吸入,通过滤料层过滤,传统口罩的结构较厚,进风路径复杂,容易造成进风不均匀、不通畅。申请人于2015年3月21日申请了ZL2015201650613的技术专利,该结构的罩体中设有送风腔、内侧形成与口鼻相适配的口鼻罩腔,送风腔中设有风轮式直流风机向口鼻罩腔送风,其中:送风腔前侧设有轴向进风口,沿轴向进风口设有过滤体,在罩体前侧扣设外罩、其间形成进风通道,环外罩周边设侧向进风口。该结构进风通过外罩扣合在罩体前侧形成的进风通道,其卡扣式模块设计具有固定稳定、方便拆装的技术效果。在送风腔中的风轮式直流风机提供吸力将空气从侧向进风口进入进风通道缓冲,经过送风腔前侧的轴向进风口的过滤体过滤,通过风轮式直流风机的风轮向口鼻罩腔送风。环外罩周边的侧向进风口形成360度立体进入,保证了进风量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罩体(1)设有轴向进风口(11),沿轴向进风口(11)外侧设有过滤体(5)、内侧设有送风腔(2)、内侧形成与口鼻相适配的口鼻罩腔(3),送风腔(2)中设有风轮(4),其特征在于:送风腔(2)轴向设有与轴向进风口(11)相对的内进风口(21),送风腔(2)的周边向前延伸有与罩体(1)内壁面相对的导风通道(22),导风通道(22)与口鼻罩腔(3)相通,送风腔(2)的外壁与罩体(1)内壁之间形成内循环通道(23),内循环通道(23)与导风通道(22)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罩体(1)设有轴向进风口(11),沿轴向进风口(11)外侧设有过滤体(5)、内侧设有送风腔(2)、内侧形成与口鼻相适配的口鼻罩腔(3),送风腔(2)中设有风轮(4),其特征在于:送风腔(2)轴向设有与轴向进风口(11)相对的内进风口(21),送风腔(2)的周边向前延伸有与罩体(1)内壁面相对的导风通道(22),导风通道(22)与口鼻罩腔(3)相通,送风腔(2)的外壁与罩体(1)内壁之间形成内循环通道(23),内循环通道(23)与导风通道(22)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送风腔(2)包括后壳板(24)和前壳板(25),后壳板(24)连接有外定位板(29),外定位板(29)的内侧设有容腔(26),风轮(4)设置在容腔(26)中、轴向连通内进风口(21)和轴向进风口(1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循环压力调节的主动送风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在罩体(1)前侧依次扣设过滤体(5)和外罩(6),滤体(5)和外罩(6)之间形成进风通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其厚
申请(专利权)人:河源市乐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