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of ceramic tile and its production method, the ceramic tile of two components of raw materials, an aggregate, a binder, wherein the aggregate using fine particle materials, the particle size is 50~80 mesh, ceramic waste, aeolian sand, river sand or ore breaking one or several a mixture of crushed; binder to provide green body strength effect in normal temperature and high temperature, as a mixture of organic raw materials such as polyvinyl alcohol and dextrin, inorganic non-metallic mineral clay, feldspar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of one or several kinds of. After mixing the two components in a vertical mixer, the bricks were pressed to form and pressed into the tunnel kiln or roller kiln at a high temperature of 1150~1200 degre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体陶瓷砖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用铺贴陶瓷砖及其生产方法,专利技术属于建材生产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成为钢筋混凝土的森林,不透水路面增加,造成了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洪涝灾害和生态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雨水作为水循环系统的一个关键要素,在构建城市可持续水循环系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如何对城市雨洪实施有效的控制利用已成为环境、市政、规划、景观、水利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在海绵城市改造施工中,大部分道路改造为对道路基层进行储水层设置,部分埋设包裹透水土工布的开孔渗管接入市政管网,用于对积蓄过多的雨水进行过滤排放进入市政管网。这种方法并没有对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利用,仅起到对雨水排放的调解作用。同时大量的透水铺贴所采用的透水材料由于透水系数较大,水通过透水材料直接排入城市管道,增加了管道的排水压力,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可积蓄、过滤、净化和利用雨水、缓解城市内涝、施工便捷成本低的海绵体陶瓷透水砖。基于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体陶瓷砖,其特征在于,制造陶瓷砖的胚体原料为按重量百分比:骨料70%,粘结剂30%,或骨料60%,粘结剂40%,所述骨料采用细颗粒原料,粒度为50~80目,为陶瓷废料、风积沙、河沙或矿石破碎后的1种或几种混合体;所述粘结剂为有机原料糊精和无机非金属矿物原料粘土、长石等的1种或几种的混合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体陶瓷砖,其特征在于,制造陶瓷砖的胚体原料为按重量百分比:骨料70%,粘结剂30%,或骨料60%,粘结剂40%,所述骨料采用细颗粒原料,粒度为50~80目,为陶瓷废料、风积沙、河沙或矿石破碎后的1种或几种混合体;所述粘结剂为有机原料糊精和无机非金属矿物原料粘土、长石等的1种或几种的混合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体陶瓷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包括有机粘结剂和无机非金属矿物原料,有机原料为糊精浓度10%,无机非金属矿物原料为按重量百分比:粘土65~80%、长石20~35%混合、粉碎、粉碎粒度为200~250目。3.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智文,李青,刘娥,
申请(专利权)人:咸阳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