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949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5:02
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包括外筒、外螺杆套筒和端盖,所述外螺杆套筒同轴安装在外筒内,所述外螺杆套筒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孔,另一端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外螺杆套筒的第一气孔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圈,所述凸圈上设有第三气孔,所述外螺杆套筒在靠近第二气孔的位置设有一台阶,使得外螺杆套筒内腔在第二气孔端的直径小于第一气孔端的直径,所述外筒的一端通过第一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外螺杆套筒的凸圈一端上,使得所述外筒与外螺杆套筒可相对旋转,所述外筒的另一端为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针对吸气困难、呼气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同时实现吸气训练、呼气训练和混合性呼吸训练,并且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可以单独、连续调节。

A parallel breathing and breathing breathing trainer

A parallel type of inspiratory and expiratory breath trai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outer cylinder, the outer screw sleeve and the end cover, the outer screw sleeve coaxially mounted in the outer tube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screw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le, the other end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les,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x outer wall of the outer sleeve screw hole first end on the convex ring is provided with third holes, the outer screw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 step near the second hole position, the outer screw sleeve in the inner cavity of second gas hole end diameter less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gas Kong Duan, one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of the limiting device installed in the end of the outer sleeve screw convex ring the first axis, so that the oute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screw sleeve can rotate, the other end of the outer cylinder is an opening,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can be aimed at breathing difficulties, shortness of breath and mixed At the same time, inhalation training, breathing training and mixed breathing training can be achieved at the same time, and inhalation resistance and expiratory resistance can be adjusted individually and continuous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
技术介绍
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和人群结构的老龄化,呼吸系统疾病患病率逐年递增,成为影响全国居民公共健康的重大问题。呼吸系统疾病容易导致人体呼吸困难,从而导致缺氧,诱发心脑方面的疾病。不同的呼吸系统疾病会导致不同的呼吸困难,由呼吸器官病变所导致的呼吸困难表现为三种形式:喉部和气管狭窄导致的吸气性呼吸困难、支气管哮喘和阻塞性肺病导致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肺炎肺纤维化和气胸等疾病导致的混合性呼吸困难。为了解决呼吸系统疾病导致的人体呼吸困难,一方面是进行积极治疗,另一方面是在治疗的过程中进行呼吸训练,提高吸气时的横膈膜与外肋间肌、呼气时内肋间肌与腹肌以及其他一些辅助肌肉的肌肉力量,尽可能恢复有效的腹式呼吸,提高呼吸容量,改善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排放,从而改善呼吸困难症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另外,对于一些难以治愈的肺部疾病和老年人的呼吸系统器官老化导致的呼吸困难,也可以通过呼吸训练,增强肺部的呼吸容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生活质量。目前,专门用于呼气训练和吸气训练的仪器非常多,大多采用浮子式结构,如喜能康牌呼吸训练器、重庆博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呼吸训练器、瑞腾呼吸单球训练器等。这类呼吸训练器的不足之处:(1)在使用时需要装有浮子的柱形筒腔竖直放置;(2)只能做吸气训练,缩唇呼吸训练需要患者自己控制嘴唇的开度,随意性比较大;(3)吸气阻力调节不连续;(4)大多体积较大、重量较重,不便于携带。另外有少部分产品如PowerBreathe呼吸训练器、盛昌SC-A呼吸训练器、技术专利201520499638.4等虽然没有体位要求,但是只能做吸气训练,且结构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不足而一种便携的、使用简单而且没有体位要求的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该训练器可以针对吸气困难、呼气困难和混合性呼吸困难同时实现吸气训练、呼气训练和混合性呼吸训练,并且吸气阻力和呼气阻力可以单独、连续调节。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包括外筒、外螺杆套筒和端盖,所述外螺杆套筒同轴安装在外筒内,所述外螺杆套筒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孔,另一端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外螺杆套筒的第一气孔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圈,所述凸圈上设有第三气孔,所述外螺杆套筒在靠近第二气孔的位置设有一台阶,使得外螺杆套筒内腔在第二气孔端的直径小于第一气孔端的直径,所述外筒的一端通过第一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外螺杆套筒的凸圈一端上,使得所述外筒与外螺杆套筒可相对旋转,所述外筒的另一端为开口,所述端盖固定在外螺杆套筒凸圈的另一端上,所述端盖上设有第四气孔,所述第三气孔与第四气孔连通,所述第二气孔、外螺杆套筒内腔、第一气孔和第四气孔形成吸气气道,所述第四气孔、第三气孔、外筒内壁与外螺杆套筒外壁和外筒的开口形成呼气气道;所述外螺杆套筒内同轴安装有内螺杆,所述内螺杆通过第二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端盖上并且从端盖上的第四气孔伸出,使得所述内螺杆可相对端盖相对旋转,所述内螺杆上安装有内螺母,所述内螺母通过第一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螺杆套筒内,使得内螺母可沿外螺杆套筒轴向移动,所述外螺杆套筒内还安装有吸气阀芯,所述吸气阀芯通过第二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螺杆套筒内,所述吸气阀芯的一端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与内螺母连接并且与内螺母联动,所述吸气阀芯的另一端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压紧密封在外螺杆套筒台阶的第一密封件上,所述吸气阀芯的与台阶上第一密封件的压力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压缩量控制;所述外螺杆套筒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杆套筒上安装有外螺母,所述外螺母通过第三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筒与外螺杆套筒之间的间隙内,使得外螺母可沿外筒轴向移动,所述外筒与外螺杆套筒之间的间隙内还安装有呼气阀芯,所述呼气阀芯通过第三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筒与外螺杆套筒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呼气阀芯的一端通过呼气压力调节弹簧与外螺母连接并且与外螺母联动,所述呼气阀芯的另一端通过呼气压力调节弹簧压紧密封在外螺杆套筒凸圈的第二密封件上,同时将第三气孔密封,所述呼气阀芯的与凸圈上第二密封件的压力通过呼气压力调节弹簧压缩量控制。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四气孔呼气时,气流通过第一气孔进入外螺杆套筒内顶压吸气阀芯,吸气阀芯与台阶密封,使得吸气气道密封,同时气流进入第三气孔推动呼气阀芯移动,呼气气道打开,气流从呼气气道流出,完成呼气阻力训练,而通过第四气孔吸气时,外螺杆套筒内形成负压,带动吸气阀门与台阶分离,吸气气道打开,气流从第二气孔通过吸气气道,从第四气孔流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通过一个装置实现吸气负载、呼气负载和呼吸气训练,方便医生指导定期调节吸气负载、呼气负载和呼吸气训练时间,从而实现最佳的训练效果,解决混合性呼吸困难的肺部功能康复问题。所述内螺杆上设有单线螺纹,所述单线螺纹沿轴向被切割成减小螺纹旋合摩擦力的三条,所述外螺杆套筒的外壁上的外螺纹沿轴向被切割成减小螺纹旋合摩擦力的三条。所述吸气阀芯上在与第二气孔位置对应处设有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在吸气阀芯与外螺杆套筒的台阶密封时置于第二气孔内。从而减小吸气阀芯沿外螺杆套筒轴向运动时的偏转误差,从而减小吸气阀芯与外螺杆套筒之间的摩擦,减小摩擦力对吸气负载、呼气负载的影响。所述导向杆的前端为锥面,所述第二气孔为与所述导向杆前端对应的锥型孔。使得导向杆与第二气孔的接触面近似线接触,减小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对吸气负载、呼气负载的影响。所述端盖的外侧活动安装有与第四气孔连通的咬嘴,从而方便对咬嘴的拆卸,一方面可以训练完成后对咬嘴进行清洗,另一方面,可以方便旋转内螺杆。所述外螺杆套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一导向滑块,所述内螺母和吸气阀芯上分别设有与第一导向滑块对应的第一导向槽和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和内螺母上的第一导向槽构成第一周向限位装置,所述第一导向滑块和吸气阀芯上的第二导向槽构成第二周向限位装置;所述外筒的内壁上沿轴向设有多个第二导向滑块,所述外螺母和呼气阀芯上分别设有与第二导向滑块对应的第三导向槽和第三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和外螺母上的第三导向槽构成第三周向限位装置,所述第二导向滑块和呼气阀芯上的第四导向槽构成第四周向限位装置。所述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均为楔形密封圈。所述外筒和外螺杆套筒均为透明材料构成,所述外筒和外螺杆套筒上均设有调节负载的负载刻度,所述负载刻度包括吸气负载调节的负载刻度和呼气负载调节的负载刻度,从而可以根据医生指导独立设置到相应的负载刻度,方便患者使用。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装置可以同时实现吸气训练、呼气训练和混合性呼吸训练,吸气负载和呼气负载可以根据医生指导独立设置到相应的负载刻度,吸气负载和呼气负载可以连续可调;当吸气负载和呼气负载调到指定刻度后,在吸气和呼气训练过程中,吸气和呼气负载波动小,精度高;采用内外筒嵌套式结构设计,长度短,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时对患者没有体位要求,调节、使用方便舒适;除了可以供患者单独使用,还可以连接呼吸机等辅助呼吸设备上调节呼吸通道气体的呼气和吸气阻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外螺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b)为本专利技术外螺杆套筒的结构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吸气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呼气阀芯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外螺杆套筒(2)和端盖(11),所述外螺杆套筒(2)同轴安装在外筒(1)内,所述外螺杆套筒(2)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孔(21),另一端设有第二气孔(22),所述外螺杆套筒(2)的第一气孔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圈(24),所述凸圈(24)上设有第三气孔(23),所述外螺杆套筒(2)在靠近第二气孔(22)的位置设有一台阶(25),使得外螺杆套筒(2)内腔在第二气孔端的直径小于第一气孔端的直径,所述外筒(1)的一端通过第一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外螺杆套筒的凸圈(24)一端上,使得所述外筒(1)与外螺杆套筒(2)可相对旋转,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开口,所述端盖(11)固定在外螺杆套筒凸圈(24)的另一端上,所述端盖(11)上设有第四气孔(111),所述第三气孔(23)与第四气孔(111)连通,所述第四气孔(111)、第一气孔(21)、外螺杆套筒(2)内腔和第二气孔(22)形成吸气气道,所述外筒(1)的开口、外筒(1)内壁与外螺杆套筒(2)外壁、第三气孔(23)、第四气孔(111)形成呼气气道;所述外螺杆套筒(2)内同轴安装有内螺杆(7),所述内螺杆(7)通过第二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端盖(11)上并且从端盖(11)上的第四气孔(111)伸出,使得所述内螺杆(7)可相对端盖(111)旋转,所述内螺杆(7)上安装有内螺母(8),所述内螺母(8)通过第一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螺杆套筒(2)内,使得内螺母(8)可沿外螺杆套筒(2)轴向移动,所述外螺杆套筒(2)内还安装有吸气阀芯(4),所述吸气阀芯(4)通过第二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螺杆套筒(2)内,所述吸气阀芯(4)的一端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6)与内螺母(8)连接并且与内螺母(8)联动,所述吸气阀芯(4)的另一端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6)压紧密封在外螺杆套筒台阶(25)的第一密封件上,所述吸气阀芯(4)的与台阶(25)上第一密封件的压力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6)压缩量控制;所述外螺杆套筒(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杆套筒(2)上安装有外螺母(3),所述外螺母(3)通过第三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筒(1)与外螺杆套筒(2)之间的间隙内,使得旋转外筒(1)时外螺母(3)可沿外筒(1)轴向移动,所述外筒(1)与外螺杆套筒(2)之间的间隙内还安装有呼气阀芯(10),所述呼气阀芯(10)通过第三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筒与外螺杆套筒之间的间隙内,所述呼气阀芯(10)的一端通过呼气压力调节弹簧(5)与外螺母(3)连接并且与外螺母(3)联动,所述呼气阀芯(10)的另一端通过呼气压力调节弹簧(5)压紧密封在外螺杆套筒凸圈(24)的第二密封件上,同时将第三气孔(23)密封,所述呼气阀芯(10)的与凸圈(24)上第二密封件的压力通过呼气压力调节弹簧压缩量(5)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并联型吸气和呼气呼吸训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外螺杆套筒(2)和端盖(11),所述外螺杆套筒(2)同轴安装在外筒(1)内,所述外螺杆套筒(2)的一端设有第一气孔(21),另一端设有第二气孔(22),所述外螺杆套筒(2)的第一气孔端的外壁上设有凸圈(24),所述凸圈(24)上设有第三气孔(23),所述外螺杆套筒(2)在靠近第二气孔(22)的位置设有一台阶(25),使得外螺杆套筒(2)内腔在第二气孔端的直径小于第一气孔端的直径,所述外筒(1)的一端通过第一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外螺杆套筒的凸圈(24)一端上,使得所述外筒(1)与外螺杆套筒(2)可相对旋转,所述外筒(1)的另一端开口,所述端盖(11)固定在外螺杆套筒凸圈(24)的另一端上,所述端盖(11)上设有第四气孔(111),所述第三气孔(23)与第四气孔(111)连通,所述第四气孔(111)、第一气孔(21)、外螺杆套筒(2)内腔和第二气孔(22)形成吸气气道,所述外筒(1)的开口、外筒(1)内壁与外螺杆套筒(2)外壁、第三气孔(23)、第四气孔(111)形成呼气气道;所述外螺杆套筒(2)内同轴安装有内螺杆(7),所述内螺杆(7)通过第二轴向限位装置安装在端盖(11)上并且从端盖(11)上的第四气孔(111)伸出,使得所述内螺杆(7)可相对端盖(111)旋转,所述内螺杆(7)上安装有内螺母(8),所述内螺母(8)通过第一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螺杆套筒(2)内,使得内螺母(8)可沿外螺杆套筒(2)轴向移动,所述外螺杆套筒(2)内还安装有吸气阀芯(4),所述吸气阀芯(4)通过第二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螺杆套筒(2)内,所述吸气阀芯(4)的一端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6)与内螺母(8)连接并且与内螺母(8)联动,所述吸气阀芯(4)的另一端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6)压紧密封在外螺杆套筒台阶(25)的第一密封件上,所述吸气阀芯(4)的与台阶(25)上第一密封件的压力通过吸气压力调节弹簧(6)压缩量控制;所述外螺杆套筒(2)的外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外螺杆套筒(2)上安装有外螺母(3),所述外螺母(3)通过第三周向限位装置限位在外筒(1)与外螺杆套筒(2)之间的间隙内,使得旋转外筒(1)时外螺母(3)可沿外筒(1)轴向移动,所述外筒(1)与外螺杆套筒(2)之间的间隙内还安装有呼气阀芯(10),所述呼气阀芯(10)通过第三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奎杨军宏涂俊胡晓军周文武王卓曹玉君尹柯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湖南三德波特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