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871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拌料装袋做菌包,装炉灭菌,接种,菌包培养,出菇管理,适时采收;所述拌料主要配方比例为木屑25%,玉米芯20%,棉籽壳45%,麦皮5%,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2%。

A high yield cultivation method of Auricularia auricula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of cultivating high yield fungus, mainly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ixing and bagging do bacteria charging package, sterilization, inoculation, cultivation of mushroom fungus pack, management, timely harvest; the mixing ratio of 25% main ingredients of sawdust, corncob 20%, cottonseed shell 45%, wheat bran 5%, 1% calcium superphosphate. 2% lime, gypsum 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植物栽培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

技术介绍
木耳是一种名贵的山珍,其质地嫩滑爽口,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即美味又保健,深受人们的喜爱,市场前景广阔,关于《毛木耳的栽培技术》即传统工艺栽培木耳对产出单耳片数量不确定且出菇时人工刀划口,费时费力,不好控制尺寸,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传统栽培木耳方法的问题,提出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以实现袋料栽培木耳,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农副产品肥料进行生产,变废为宝。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拌料装袋做菌包:将棉籽壳充分吸水均匀平铺在地面上,将已粉碎木屑及玉米芯湿透铺在棉籽壳面上,洒上所需的过磷酸钙和石灰并充分搅拌,搁置5天后进行装袋,装袋前料的含水量在65%,装袋时要使袋料松紧适宜,周围丰满无空隙,一袋料湿重1.9-2.0KG,装好袋后扎紧袋口,最好使用装袋机装袋,可用17cm×33cm低压聚乙烯袋;(2)装炉灭菌:装完袋后当天立即装炉灭菌,一般装3500-4000袋/炉,把接种用的颈圈与报纸用塑料袋密封装好后一起放进炉内,盖好薄膜篷布进行常压灭菌;(3)接种:把灭菌后的菌包移入接种培养室成行摆放在培养架上,摆包时每个菌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散热,待菌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时即可接种,在此过程中,取下培养架上的1个菌包解开菌包口的绳子把菌种掰成颗粒状均匀地洒在菌包口的料上,1个菌包用种一般在8-10g,然后套上颈圈盖上1张已经灭菌的报纸,然后用胶圈把报纸扎紧在颈圈上封口,即完成一个菌包接种并摆回培养架上;(4)菌包培养:菌丝生长环境湿度为50%-70%。温度在22-28℃,培养室需光线较暗,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5)出菇管理:在接种60天左右,菌包袋壁会出现少量耳芽即可从培养室搬入出菇棚进行摆包出菇,摆包时首先拆去封口的颈圈和报纸并用绳子把袋口扎紧后把菌包摆放成行,用打孔机打孔,每袋20个孔(16cm×52cm的菌袋打40个孔),均匀分布,这种打孔方式耳片多为单片,产品质量高,摆包完毕后在地面上洒水增加空气湿度;(6)适时采收:一般菌包割口后12-15天就有大量耳基出现,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变软、色泽变淡时及时采收,放进2-5℃的冷库中冷冻保存4-5小时即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主要配方比例为:木屑25%,玉米芯20%,棉籽壳50%,麦皮5%,过磷酸钙1%,石灰2%,石膏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装炉时铁框之间要留好蒸汽的循环通道,灭菌时间为炉内达到100℃后保持在12小时停火,保持盖炉篷布有合适的膨胀度,灭菌结束后闷2小时后温度降至60℃以下可开炉出炉送入接种室冷却。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的培养室需用水冲洗1遍,待地面、培养架通风晾干后,关闭好门窗并用甲醛(10mL/m3)和高锰酸钾(5g/m3)进行熏蒸消毒24h后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2天后即可使用。进一步的,所述步骤(5)中出菇棚长为30-40m、宽4.0-4.5m、高1.8-2.0m,棚顶用遮阳网盖住整个棚,一个棚留1条纵向的人行道,两遍菌包摆成行,行距为20-24cm,一个棚可以摆1500-2500袋菌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拌料装袋做菌包:将棉籽壳充分吸水均匀平铺在地面上,将已粉碎木屑及玉米芯湿透铺在棉籽壳面上,洒上所需的过磷酸钙和石灰并充分搅拌,搁置5天后进行装袋,装袋前料的含水量在65%,装袋时要使袋料松紧适宜,周围丰满无空隙,一袋料湿重1.9-2.0KG,装好袋后扎紧袋口,最好使用装袋机装袋,可用17cm×33cm低压聚乙烯袋;(2)装炉灭菌:装完袋后当天立即装炉灭菌,一般装3500-4000袋/炉,把接种用的颈圈与报纸用塑料袋密封装好后一起放进炉内,盖好薄膜篷布进行常压灭菌;(3)接种:把灭菌后的菌包移入接种培养室成行摆放在培养架上,摆包时每个菌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散热,待菌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时即可接种,在此过程中,取下培养架上的1个菌包解开菌包口的绳子把菌种掰成颗粒状均匀地洒在菌包口的料上,1个菌包用种一般在8-10g,然后套上颈圈盖上1张已经灭菌的报纸,然后用胶圈把报纸扎紧在颈圈上封口,即完成一个菌包接种并摆回培养架上;(4)菌包培养:菌丝生长环境湿度为50%-70%。温度在22-28℃,培养室需光线较暗,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5)出菇管理:在接种60天左右,菌包袋壁会出现少量耳芽即可从培养室搬入出菇棚进行摆包出菇,摆包时首先拆去封口的颈圈和报纸并用绳子把袋口扎紧后把菌包摆放成行,用打孔机打孔,每袋20个孔(16cm×52cm的菌袋打40个孔),均匀分布,这种打孔方式耳片多为单片,产品质量高,摆包完毕后在地面上洒水增加空气湿度;(6)适时采收:一般菌包割口后12-15天就有大量耳基出现,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变软、色泽变淡时及时采收,放进2-5℃的冷库中冷冻保存4-5小时即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专利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拌料装袋做菌包:将棉籽壳充分吸水均匀平铺在地面上,将已粉碎木屑及玉米芯湿透铺在棉籽壳面上,洒上所需的过磷酸钙和石灰并充分搅拌,搁置5天后进行装袋,装袋前料的含水量在65%,装袋时要使袋料松紧适宜,周围丰满无空隙,一袋料湿重1.9‑2.0KG,装好袋后扎紧袋口,最好使用装袋机装袋,可用17cm×33cm低压聚乙烯袋;(2)装炉灭菌:装完袋后当天立即装炉灭菌,一般装3500‑4000袋/炉,把接种用的颈圈与报纸用塑料袋密封装好后一起放进炉内,盖好薄膜篷布进行常压灭菌;(3)接种:把灭菌后的菌包移入接种培养室成行摆放在培养架上,摆包时每个菌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散热,待菌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时即可接种,在此过程中,取下培养架上的1个菌包解开菌包口的绳子把菌种掰成颗粒状均匀地洒在菌包口的料上,1个菌包用种一般在8‑10g,然后套上颈圈盖上1张已经灭菌的报纸,然后用胶圈把报纸扎紧在颈圈上封口,即完成一个菌包接种并摆回培养架上;(4)菌包培养:菌丝生长环境湿度为50%‑70%。温度在22‑28℃,培养室需光线较暗,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5)出菇管理:在接种60天左右,菌包袋壁会出现少量耳芽即可从培养室搬入出菇棚进行摆包出菇,摆包时首先拆去封口的颈圈和报纸并用绳子把袋口扎紧后把菌包摆放成行,用打孔机打孔,每袋20个孔(16cm×52cm的菌袋打40个孔),均匀分布,这种打孔方式耳片多为单片,产品质量高,摆包完毕后在地面上洒水增加空气湿度;(6)适时采收:一般菌包割口后12‑15天就有大量耳基出现,当耳片充分展开、边缘起皱、变薄变软、色泽变淡时及时采收,放进2‑5℃的冷库中冷冻保存4‑5小时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耳高产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拌料装袋做菌包:将棉籽壳充分吸水均匀平铺在地面上,将已粉碎木屑及玉米芯湿透铺在棉籽壳面上,洒上所需的过磷酸钙和石灰并充分搅拌,搁置5天后进行装袋,装袋前料的含水量在65%,装袋时要使袋料松紧适宜,周围丰满无空隙,一袋料湿重1.9-2.0KG,装好袋后扎紧袋口,最好使用装袋机装袋,可用17cm×33cm低压聚乙烯袋;(2)装炉灭菌:装完袋后当天立即装炉灭菌,一般装3500-4000袋/炉,把接种用的颈圈与报纸用塑料袋密封装好后一起放进炉内,盖好薄膜篷布进行常压灭菌;(3)接种:把灭菌后的菌包移入接种培养室成行摆放在培养架上,摆包时每个菌包之间要留有一定的空隙以便散热,待菌包温度下降到30℃以下时即可接种,在此过程中,取下培养架上的1个菌包解开菌包口的绳子把菌种掰成颗粒状均匀地洒在菌包口的料上,1个菌包用种一般在8-10g,然后套上颈圈盖上1张已经灭菌的报纸,然后用胶圈把报纸扎紧在颈圈上封口,即完成一个菌包接种并摆回培养架上;(4)菌包培养:菌丝生长环境湿度为50%-70%。温度在22-28℃,培养室需光线较暗,培养架的每层之间高度为35cm左右,培养初期,袋应直立整齐摆放,袋间留有适当的距离,待菌丝伸入培养料内后,可以将袋底相对,口朝外,卧放2行,上下迭叠4排,菌袋发菌时将培养袋摆成“#”形,高十层左右,初期四个菌袋一层,每垛间要留有适当的距离,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为三个一层或二个一层;(5)出菇管理:在接种60天左右,菌包袋壁会出现少量耳芽即可从培养室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祝
申请(专利权)人:凌工二号大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