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86540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7: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其结构包括外绝缘层、金属屏蔽层、内绝缘层、PE增强膜、耐温保护套、PTC导电材料层、第一铜芯导线、第二铜芯导线,金属屏蔽层固定连接于外绝缘层的右端表面,金属屏蔽层贯穿于外绝缘层的右端表面,内绝缘层贯穿于金属屏蔽层的右端表面,PE增强膜固定连接于内绝缘层的右端表面,金属屏蔽层由罩体、连接孔、限位槽、金属支腿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屏蔽外接电磁波对装置内部电路的影响,亦可以防止内部产生的电磁波向外辐射,避免装置受外界电磁场交调和互调等干扰,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属于电伴热带制造

技术介绍
电伴热带是由导电聚合物和两根平行金属导线及绝缘护层构成。其特点是导电聚合物具有很高的正温度系数特性,且互相并联,能随被加热体系的温度变化自动调节输出功率,自动限制加热的温度,可以任意截短或在一定范围内接长使用,并允许多次交叉重叠而无高温热点及烧毁之虑。自1971年进入应用以来,由于伴热功率随电伴热带上各处的温度变化,加热的半导体芯材表现为一个与加热温度高/低变化趋势相反的可变温度电阻。现有技术公开申请号为CN201621380134.1的一种磁力吸附自固定式电伴热带,包括:电伴热带本体,所述电伴热带本体延伸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护翼、第二护翼,其中:第一护翼、第二护翼与所述电伴热带本体同向延伸,第一护翼上设有至少一排沿其延伸方向间距布置的第一磁性块,第二护翼上设有至少一排沿其延伸方向间距布置的第二磁性块。本技术利用第一磁性块和第二磁性块的磁力可以将该电伴热带牢牢固定在受磁力吸附的管道上,无需利用其它辅助设备进行固定,方便、实用、快捷。但是,现有技术由于无法屏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其结构包括外绝缘层(1)、金属屏蔽层(2)、内绝缘层(3)、PE增强膜(4)、耐温保护套(5)、PTC导电材料层(6)、第一铜芯导线(7)、第二铜芯导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2)固定连接于外绝缘层(1)的右端表面,所述金属屏蔽层(2)贯穿于外绝缘层(1)的右端表面,所述内绝缘层(3)贯穿于金属屏蔽层(2)的右端表面,所述PE增强膜(4)固定连接于内绝缘层(3)的右端表面;所述金属屏蔽层(2)由罩体(20)、连接孔(21)、限位槽(22)、金属支腿(23)组成,所述连接孔(21)嵌入于罩体(20)的上端表面,所述限位槽(22)嵌入于罩体(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腐性带传感控制电路的电伴热带装置,其结构包括外绝缘层(1)、金属屏蔽层(2)、内绝缘层(3)、PE增强膜(4)、耐温保护套(5)、PTC导电材料层(6)、第一铜芯导线(7)、第二铜芯导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屏蔽层(2)固定连接于外绝缘层(1)的右端表面,所述金属屏蔽层(2)贯穿于外绝缘层(1)的右端表面,所述内绝缘层(3)贯穿于金属屏蔽层(2)的右端表面,所述PE增强膜(4)固定连接于内绝缘层(3)的右端表面;所述金属屏蔽层(2)由罩体(20)、连接孔(21)、限位槽(22)、金属支腿(23)组成,所述连接孔(21)嵌入于罩体(20)的上端表面,所述限位槽(22)嵌入于罩体(20)的上端表面左部,所述金属支腿(23)垂直连接于罩体(20)的下端表面,所述金属屏蔽层(2)通过连接孔(21)与外绝缘层(1)的内侧表面相连接;所述耐温保护套(5)固定贯穿于PE增强膜(4)的右端表面,所述耐温保护套(5)的内部设有空腔,所述PTC导电材料层(6)贯穿于耐温保护套(5)的内部空腔中,所述第一铜芯导线(7)活动连接于耐温保护套(5)的右端表面上部,所述第二铜芯导线(8)活动连接于耐温保护套(5)的右端表面下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敏薛雯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斯伟达热控设备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