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85800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包括:外壳、后盖和主体模组,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主体模组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开口上,另一端置于外壳的腔体内,后盖通过螺栓固定在外壳的另一端;主体模组的侧面设置交流功能开关、交流电插入口、TYP‑C插口、USB插口、直流电插入口、电源开关按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便携式电池装置通过螺栓将外壳、主体模组和后盖连接,坚固耐用,主体模组的侧面设置多种充电接口和控制按钮,便于内部电池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充电,通过控制按钮可以选择相应的充电放电方式,主体模组上设置散热片,能够将充电或放电过程中电池组、电路板产生的热量及时散发,有效保护电路板、电池组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移动电源给人们的生活出行供电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对人们日常应急充电非常适用,但是目前移动电源领域还存在着如下问题:一是充电方式单一,电池充电必须使用直流电,需要交流转换直流的适配器,或者选择USB数据线进行充电,但是需要能够提供5V直流的供电设备进行供电;二是设备保护措施不足,现在的移动电源普遍没有采用保护措施,对于充电产生的热量、电压不稳定等现象没有提供解决方案;三是设备不具有充放电控制能力,由于充放电选择的方式较少,普遍没有考虑设置充放电管理模块,不能使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充电方式。因此,目前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迫切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是:如何能够创新地提出一种有效措施,设计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包括:外壳、后盖和主体模组,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主体模组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后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主体模组的侧面设置交流功能开关、交流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后盖和主体模组,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主体模组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后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主体模组的侧面设置交流功能开关、交流电插入口、TYP‑C插口、USB插口、直流电插入口、电源开关按键;所述交流功能开关用于在交流电连接交流电插入口后,控制交流电的输入;所述TYP‑C插口用于连接TYP‑C接口,并通过TYP‑C接口向用电设备供电;所述USB插口用于连接USB接口,并通过USB接口向用电设备供电或通过USB接口向电池充电;所述直流电插入口用于连接直流电充电电源,并向电池进...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后盖和主体模组,所述外壳为两端开口的腔体结构,所述主体模组的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另一端置于所述外壳的腔体内,所述后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所述主体模组的侧面设置交流功能开关、交流电插入口、TYP-C插口、USB插口、直流电插入口、电源开关按键;所述交流功能开关用于在交流电连接交流电插入口后,控制交流电的输入;所述TYP-C插口用于连接TYP-C接口,并通过TYP-C接口向用电设备供电;所述USB插口用于连接USB接口,并通过USB接口向用电设备供电或通过USB接口向电池充电;所述直流电插入口用于连接直流电充电电源,并向电池进行直流电充电;所述电源开关按键与所述TYP-C插口、USB插口连接,用于控制TYP-C插口、USB插口的电源输出或输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模组包括:模组主体、电路板、散热片、电池盖、电池组;所述模组主体为壳体式结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汉坤黄李冲陈崇达蔡奕南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博力威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