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
本技术涉及电子
,尤其涉及一种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常规的双通道快充适配器的实现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一个主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多个绕组来实现多路输出。另外一种同样是一个主变压器进行电压转换,仅转换一路,然后后级再接两路降压IC进行两个通道单独调压实现快充。但是,上述第一种方法一般为:一路进入快充后,另外一路关闭;或者一路进入快充,另外一路接入设备后,已经快充的一路退出快充,两路一起慢充。由于两个通道的输出是一致的,从而无法实现两路独立调压以给两个负载都进行快充。上述第二种方法虽然实现了两个通道均能快充,但是由于进行了二次转换,效率太低,无法达到各国出口的能效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能够实现双通道快充,且转换效率高。本技术就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包括输入单元、第一快速充电电路、第二快速充电电路;所述第一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转换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第一快速充电电路、第二快速充电电路;所述第一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转换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转换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单元、第一快速充电电路、第二快速充电电路;所述第一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第一转换单元和第一输出单元,所述第二快速充电电路包括第二控制单元、第二转换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的检测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控制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的控制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检测输出端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的检测输入端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主控芯片、第一N型场效应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一光耦的输出端;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启动输出端,所述第一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电源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一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初级地;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端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出端的发射极连接初级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单元包括第一变压器、第二N型场效应管、第一二极管、第一整流单元、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一电解电容和第二电解电容;所述第一变压器包含第一初级线圈、第二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其中第二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同向,第一初级线圈与其余两者反向;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PWM输出端,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电流检测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初级地;所述第二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一初级线圈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的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电源端,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主控芯片的电压检测端、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变压器的第二初级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初级地,所述第一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正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整流单元、所述第一输出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解电容的负极连接次级地,所述第二电解电容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并联。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还包括检测与显示单元;所述检测与显示单元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输出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二输出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单元包括第一快充识别芯片、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一光耦的输入端、第一输出接口、第七N型场效应管、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和第七电容;所述第七电阻和第八电阻串联后与所述第一电解电容并联,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入端的正极、所述第一快充识别芯片的电源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的第一引脚,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快充识别芯片的放电端,所述第一光耦的输入端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快充识别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一快充识别芯片的数据传输正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的第三引脚,所述第一快充识别芯片的数据传输负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的第二引脚;所述第七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接口的第四引脚,所述第七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检测与显示单元,所述第七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第二十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地,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检测与显示单元、所述第七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七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次级地。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二主控芯片、第三N型场效应管、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二电容和第二光耦的输出端;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漏极通过串联的所述第十电阻和所述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输入单元的输出端,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启动输出端,所述第三N型场效应管的源极分别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电源端、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连接初级地;所述第二光耦的输出端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二主控芯片的信号接收端,所述第二光耦的发射极连接初级地;所述第二主控芯片还与所述第二转换单元的输入端连接。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通道快充电源适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换单元包括第二变压器、第四N型场效应管、第二二极管、第二整流单元、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三电解电容和第四电解电容;所述第二变压器包含第一初级线圈、第二初级线圈以及次级线圈,其中第二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同向,第一初级线圈与其余两者反向;所述第四N型场效应管的栅极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伟华,黄诗剑,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克斯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