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特效氨化菌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8535 阅读:2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株特效氨化菌,该菌株为HJA07,氨化菌菌株,保藏号为CGMCC № 2162,保藏日期为2007年09月13日;所述的氨化菌菌株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该氨化菌在25℃~35℃,pH值为6.5~8.0,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分离培养基中分离。通过氨化菌处理废水,成本低、效率稳定、无二次污染,从而有效地处理了含有机氮废水,保护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K特效氨化菌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
,尤其是关于一抹特效氨化菌及其处理废水 的方法。背景纟支术水体中的氮主要以有机氮和无机氮两种形式存在。前者有蛋白质、多 肽、氨基酸和尿素等,它们来源于工业废水(如屠宰加工、印染、制革等)、 生活废水和农业废弃物(植物秸秆、牲畜粪便等)等。氮素污染不仅可引起 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生植物和藻类过度生长,使水质迅速恶化,而且会 降低水体观赏价值,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成本 低、去除氨氮效率稳定、无二次污染的特效氨化菌及其处理废水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林特效氨化菌,该菌 林为HJA07,氨化菌菌林,保藏号为CGMCC W 2162,保藏日期为2007 年09月13日。所述的氨化菌菌林从淤泥中分离得到,该氨化菌在25。C 35。C, pH值 为6.5-8.0,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分离培养基中分离。所述的氨化菌菌林从河底淤泥中分离得到,该氨化菌菌抹适宜在温度 为28。C, pH值为7.2 7.4,富集培养基中培养,分离培养基中分离。所述的富集培养基成分为蛋白胨10g、硫酸镁0.5g、磷酸氢二钾lg、 氯化钠0.5g、硫酸亚铁O.Olg、微量元素液l.Oml,蒸馏水1000ml,用10% 碳酸钠调pH值为7.2~7.4。所述的分离培养基成分为牛肉膏3g、蛋白胨10g、氯化钠5g、磷酸 二氢钾15mg、蒸馏水至1000ml、 pH值为7.2 7.4。所述的氨化菌菌林从河底淤泥中分离得到,该氨化菌菌株适宜在温度 为28。C, 150r/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天;在所述的富集培养基中培养; 再在温度为28。C时,在所述的分离培养基中分离。所述的微量元素液为硼酸0.5g、钼酸钠0.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所述的氨化菌菌抹属于微球菌属(Mirococcus ),是藤黄微球菌 (Micrococcus luteus ),主要特征为菌落形态为圓形、黄色、光滑、低凸 起、不透明、直径2.5mm;菌林个体呈球状,直径为0.9~1.8pm。所述的氨化菌菌林的生理生化特征表现为革兰氏染色阳性,罕见运 动,不生芽孢,接触霉、氧化酶阳性,可在5。/。的NaCl中生长,DNA的 G+C mol。/。为64% 75%,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一种利用所述的一抹特效氨化菌处理含有机氮污水的方法,包括如下 步骤a) 氨化菌菌林的培养;b) 氨化菌菌林的分离;c) 氨化菌菌抹与污水反应除有机氮;d) 回收氨化菌菌林,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氨化菌处理废水,成本低、效率稳定、无 二次污染,从而有效地处理了含有机氮废水,保护环境。附图说明图1是不同温度对HJA07菌株的影响曲线图; 图2是不同pH对HJA07菌抹的影响曲线图; 图3是HJA07菌林氨化作用能力测定结果柱状图; 图4是HJA07菌河道污水氨化速率图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一种特效氨化细菌,属于微球菌属(Mirococcus),是藤黄微球 菌(Micrococcus luteus ),命名为HJA07。已于2007年09月13日保藏于 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简称CGMCC ),保藏号 为CGMCC We2162。本专利技术一种特效氨化细菌,HJA07菌4朱取自深圳市布吉河底淤泥,经 4次富集培养、3次分离纯化得到一抹氨化能力强的菌林。其菌落特征为 菌落形态为圆形、黄色、光滑、低凸起、不透明、直径2.5mm;菌抹个体 呈球状,直径为0.9 1.8nm。主要微生物学特征表现为革兰氏染色阳性, 罕见运动,不生芽孢,接触霉、氧化酶阳性,可在5%的NaCl中生长,DNA 的G+Cmol。/。为64%~75%。从图1、图2可看出HJA07氨化菌最适生长条 件为pH6.5 8.0,温度25 35。C。本专利技术一种特效氨化细菌,HJA07可在兼氧条件下进行氨化反应,能有效地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将在水污生物脱氮实践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专利技术一种特效氨化细菌,生物脱氮中氮的去除包括氨化、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氨化作用是利用氨化细菌把有机氮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硝 化作用由亚硝酸盐细菌和硝酸盐细菌将氨化合物氧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 盐;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由反硝化细菌在厌氧或微厌氧条件下将硝 酸盐还原成氧化亚氮或氮气。氨化作用是生物脱氮环节中的起始环节,直 接关系到后续的脱氮过程,因此,如何提高氨化细菌的作用能力以强化氨 化作用是保证生物脱氮重要因素。氨化作用的核心是氨化细菌,是自然界 氮素循环中重要的一类功能菌群,水体中氨化菌的数量和活性直接影响着 水质状况。不同的氨化细菌其氨化作用的能力也有差异,其生长条件也不 同,从自然环境中的篩选分离出高效的菌林应用于强化污水生物处理是提 高污水处理效能的重要手段。河道、湖泊等水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多样性的 微生物菌群,对氮素的循环、迁移、转化及滞留,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 对河道底淤泥中的氨化细菌进行筛选、分离和纯化有望得到高效的氨化菌 株,对于提高污水生物脱氮效率有重要的意义。 实施例l:氨化细菌HJA07的分离、纯化及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1) 采集样品现场采集深圳市布吉河底淤泥样品于500ml无菌的三角瓶,加蒸馏水 后用玻璃抹振荡打碎。(2) 菌抹富集、分离取样品溶液10ml至装有150ml富集培养基(已灭菌)的三角瓶中,于 28°C、 150r/min的摇床上振荡培养2天。富集培养基成分蛋白胨10g、 MgSO40.5g、 K2HP04lg、 NaC10.5g、 FeSO40.01g、微量元素液1.0ml (微 量元素液硼酸0.5g,钼酸钠0.5g溶于100ml蒸馏水中),蒸馏水1000ml, 用10。/。碳酸钠调节pH值为7.2~7.4。培养基变混浊后,再转移5ml至新的 富集培养基(150ml)中,同样条件下振荡培养2 3天,如此再重复3次, 每次的转移量分别为3ml、 lml、 0.5ml。取lml的菌悬液稀释至10000倍 后,取稀释菌液0.5ml平板涂布,于28。C培养2 3天,即有菌落出现。选 择那些形态不一样的菌落按照微生物纯种分离的常规方法平板划线分离, 重复3次以上分离得到多抹纯菌抹。分离培养基成分为牛肉膏3g、蛋白 胨10g、 NaC15g、 KH2P0415mg、蒸馏水至1000ml, pH^直为7.2 7.4。其 菌落特征为呈淡黄色,固体培养基上的菌苔为圆形,菌落较小,呈乳突状, 边缘清晰,呈淡黄色,光泽度较小,较干不粘稠,不透明。直径2.5mm,菌 抹个体呈球状,直径为0.9 1.8jLim。(3)氨化细菌HJA07菌抹生理生化特性的测定对分离、纯化后的HJA07菌林,利用SMF (A)微量生化板进行相关生 化分析。分析指标主要包和括碳水化合物产酸实验、水解实验、革兰氏染 色实验、厌氧生长实验、接触酶实验、接触酶实验、氧化酶实验、酯酶(Tween80)实验、VP实验、利用柠檬酸盐实验、7.5。/。NaCl生长实验、甘 露醇实验、水解明胶实验、MR试验、和硝酸盐还原实验(方法见《常见细 菌系统鉴定手册》),结果见表l。_表1.HJA07的生理生化特征_实验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株特效氨化菌,其特征在于:该菌株为HJA07,氨化菌菌株,保藏号为CGMCC № 2162,保藏日期为2007年09月13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文标赵勇娇闫韫陈亚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