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3869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背光模块,其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对的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入光侧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光源,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设置;第一侧反射片,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背光模块的液晶显示器。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光源出射的光线经入光侧面进入导光板内之后,到达第一侧面的光线可以被第一侧反射片反射回导光板内,从而减少光线的损失,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介绍
随着光电与半导体技术的演进,也带动了平板显示器(FlatPanelDisplay)的蓬勃发展,而在诸多平板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因具有高空间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诸多优越特性,已成为市场的主流。液晶显示器通常包括液晶面板(LiquidCrystalPanel)与背光模块(BlackLightModule,简称BL)。由于液晶面板本身并不具备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必须将背光模块配置在液晶面板下方,以提供液晶面板所需的光线,如此液晶面板可借由背光模块提供的光线而显示影像。现有的背光模块通常分为直下式背光模块和侧入式背光模块。在侧入式背光模块中,导光板的一侧面作为入光侧面与光源相对设置,那么光源出射的光由入光侧面进入导光板中之后,到达导光板的其他三个侧面的光线会由这三个侧面出射出去,从而造成光线的损失,不利于背光模块的光线利用率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导光板内光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对的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入光侧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光源,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设置;第一侧反射片,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光板,包括入光侧面、与所述入光侧面相对的第一侧面、连接在所述入光侧面和所述第一侧面之间且彼此相对的第二侧面和第三侧面;光源,邻近于所述入光侧面设置;第一侧反射片,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二侧反射片,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第三侧反射片,固定于所述第三侧面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反射片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第一侧面上;和/或所述第二侧反射片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第二侧面上;和/或所述第三侧反射片通过双面胶固定于所述第三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与所述入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均连接且彼此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面之下的底反射片,所述底反射片与所述第一侧反射片一体成型。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还包括与所述入光侧面、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三侧面均连接且彼此相对的顶面和底面;所述背光模块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面之下的底反射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记涛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