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缫丝机高密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缫丝机高密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将蚕茧抽出蚕丝的工艺概称缫丝,缫丝织布工艺在我国已经流传了几千年,中国传统缫丝依靠的是人工操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将缫丝术与机械相结合形成了近代的缫丝机,通过机械代替人工的操作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省了人力。目前,自动缫丝机均具有机架和排列在机架上的多个卷丝轮。传统的缫丝系统中,在自动缫丝机上抽取出来的湿丝,通过丝鞘在逆向高速运动摩擦绞勒的作用下,除掉一部分水分后,直接在卷丝轮上卷绕成型,在成型前无法进行烘干,这时湿丝条仍然含水分,如果得不到及时适当的烘干,在湿润丝胶和卷绕张力的作用下,卷绕到卷丝轮上的湿丝条将相互胶着粘连,后续工序和使用时丝条无法退解、生产无法正常进行、影响生产效率和生丝质量。于是,在卷绕成型后,每台自动缫丝机于多个卷丝轮后方的机架上设有烘丝器,该烘丝器包括横置在机架上的多条烘丝管,该烘丝管通过气管与蒸汽锅炉连通,通过蒸汽来对卷丝轮上的湿丝条进行烘干。但是,本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过研究发现,由于直接通过连通蒸汽锅炉的烘丝管对卷丝轮上的湿丝条进行烘干,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缫丝机高密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双平腔,所述双平腔内设有适于对箱内卷丝轮上湿丝条进行烘干的红外加热装置(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卷丝轮放置架(3),所述箱体(1)上设有便于卷丝轮出入箱体内部的密封门装置(4),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控制器(6)和无线传输模块(7);其中,所述红外加热装置(2)包括强排风扇(21)、红外线加热管(22)和风向调节机构(23),所述强排风扇(21)固定安装在双平腔后侧的箱体板壁上,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2)设于双平腔两侧的箱体板壁上并位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缫丝机高密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双平腔,所述双平腔内设有适于对箱内卷丝轮上湿丝条进行烘干的红外加热装置(2),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有卷丝轮放置架(3),所述箱体(1)上设有便于卷丝轮出入箱体内部的密封门装置(4),所述箱体(1)的内侧壁上还设有多个温度传感器(5),所述箱体(1)的外部设有控制器(6)和无线传输模块(7);其中,所述红外加热装置(2)包括强排风扇(21)、红外线加热管(22)和风向调节机构(23),所述强排风扇(21)固定安装在双平腔后侧的箱体板壁上,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2)设于双平腔两侧的箱体板壁上并位于强排风扇(21)的前方,所述风向调节机构(23)包括多个导热片(231)、连接板(232)、调节杆(233)和驱动电机(234),每个所述导热片(231)包括热片本体(2311)和设于热片本体(2311)两侧的连接轴(2312),所述连接轴(2312)水平转动设于双平腔前侧两边的箱体板壁上,靠近所述连接轴(2312)的一侧热片本体上一体成型有连接柱(2313),所述连接柱(2313)的延伸方向与连接轴(2312)的方向一致,所述连接板(232)上开设有多个与连接柱(2313)对应的连接孔(2321),每个所述连接柱(2313)伸入到连接孔(2321)内并与连接孔(2321)转动枢接,在所述连接板(232)的一端附近还开设有长条形限位卡槽(2322),所述调节杆(233)包括驱动杆(2331)和7字形调节杆(2332),所述驱动杆(233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设于箱体(1)侧壁的驱动电机(234)的电机轴,所述驱动杆(2331)的另一端与7字形调节杆(2332)的水平段固定连接,所述7字形调节杆(2332)的竖直段伸入到长条形限位卡槽(2322)中,并可在所述驱动电机(234)的驱动下在限位卡槽内来回往复移动;所述卷丝轮放置架(3)包括导轨(31)、支撑架(32)、支撑轴(33)、传输皮带(34)和步进电机(35),所述导轨(31)固定设置于箱体(1)的底部,所述支撑架(3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导轨(31)滚动配合的滚轮(321),所述支撑轴(33)的两端转动连接于支撑架(32)上,所述步进电机(35)的输出轴通过传输皮带(34)与支撑轴(33)传输连接;所述密封门装置(4)包括门框(41)和门板(42),所述门框(41)为直接在箱体(1)上开设的框体,所述门框(41)的上下内表面均设有楔形滑槽(4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凤,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鼎盈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