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LED投光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167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LED投光灯,包括散热外壳和控制芯片,所述散热外壳的散热面上安装有温度检测贴片,所述温度检测贴片与所述控制芯片电连接,所述散热外壳为圆盘形,该圆盘形的外圆面上设置有齿带,所述齿带两侧设置有环形的燕尾型滑槽,所述散热外壳下方设置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表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且该圆弧的圆心与所述散热外壳的圆心重合。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所述凸透镜对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进行会聚,从而提高投光灯的光效,减小所述光源的体积;通过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齿带的配合,驱动所述散热外壳转动,使尺寸较小的所述散热外壳在热量不能及时散热时,可通过自身旋转来加速周围空气流动,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LED投光灯
本技术涉及照明灯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LED投光灯。
技术介绍
LED灯是继普通节能灯后的新一代照明光源。它是利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作为发光源,直接将电转化为光的一种照明设备,LED灯不仅光效高、耗电少、发热量低、寿命长,且易控制、免维护,因此大部分的投光灯中所使用的发光源为LED灯。投光灯又叫聚光灯,主要用于将光束投射在被照面上,使被照面的照度高于周围环境亮度,多用于室内空间展示照明、标识与指示性照明、舞台及娱乐场所照明等。投光灯在长时间工作后,往往发热量较大,而为提高投光灯的散热效果,灯体后方的散热片尺寸较大,使得灯具整体笨重,不易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超薄LED投光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投光灯体积大,笨重,不易安装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体积小,且厚度薄,当发热量大时,所述驱动齿轮可驱动所述散热外壳旋转,加速周围空气流动,从而实现快速散热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超薄LED投光灯,包括散热外壳和控制芯片,所述散热外壳的散热面上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超薄LED投光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外壳(4)和控制芯片(7),所述散热外壳(4)的散热面上安装有温度检测贴片(6),所述温度检测贴片(6)与所述控制芯片(7)电连接,所述散热外壳(4)为圆盘形,该圆盘形的外圆面上设置有齿带(402),所述齿带(402)两侧设置有环形的燕尾型滑槽(401),所述散热外壳(4)下方设置有支座(1);所述支座(1)上表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且该圆弧的圆心与所述散热外壳(4)的圆心重合,该圆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401)配合的滑轨(11),所述支座(1)内部安装有驱动齿轮(2),所述驱动齿轮(2)的所述齿带(402)相啮合,且所述驱动齿轮(2)一侧设置有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LED投光灯,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外壳(4)和控制芯片(7),所述散热外壳(4)的散热面上安装有温度检测贴片(6),所述温度检测贴片(6)与所述控制芯片(7)电连接,所述散热外壳(4)为圆盘形,该圆盘形的外圆面上设置有齿带(402),所述齿带(402)两侧设置有环形的燕尾型滑槽(401),所述散热外壳(4)下方设置有支座(1);所述支座(1)上表面为向内凹陷的圆弧面,且该圆弧的圆心与所述散热外壳(4)的圆心重合,该圆弧面上设置有与所述滑槽(401)配合的滑轨(11),所述支座(1)内部安装有驱动齿轮(2),所述驱动齿轮(2)的所述齿带(402)相啮合,且所述驱动齿轮(2)一侧设置有电机(3),所述电机(3)通过螺栓安装在所述支座(1)后方,所述电机(3)的输出轴伸入所述支座(1)内,并与所述驱动齿轮(2)的轴孔固定连接;所述电机(3)与所述控制芯片(7)电连接,所述电机(3)下方设置有横向贯穿所述支座(1)的连接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军李志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士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