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立柱形封闭充气式单胞藻培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139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圆立柱形封闭充气式单胞藻培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水产动物增养殖饵料培养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主要技术特征是采用圆立柱形封闭充气式培养装置,立体采光,人造光源、人工充气、二级净化水、变三级培养为一级连续培养.可用于海、淡水水产增养殖中为贝类、海参、鱼虾类等人工育苗快速、高效、优质、可靠的培养饵料.(*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水产动物增养殖饵料培养
单胞藻是目前贝类、海参、鱼虾类等人工育苗中常用的饵料之一。在已有技术中单胞藻的培养一般是采用三级培养第一级,小型培养;第二级,中继培养;第三级,生产性培养。前两级是在玻璃质的锥形瓶、细口瓶或水簇箱内;第三级是在玻璃房内敞开式的水泥池内。整个培养过程全靠自然采光。受天气影响和限制大,藻生长缓慢、培养周期长、管理麻烦、建筑物占地面积大,造价高,特别是易受敌害污染造成绝种,使贝类、海参、鱼虾类等人工育苗时饵料无保证。随着贝类、海参、鱼虾类等人工育苗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培养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解决海、淡水人工增养殖事业中这一急待解决的难题,通过多次试验,设计了本技术。单胞藻生长快的条件是营养盐适宜、光照充分、水质纯净、水中二氧化碳充足。根据这一原理,针对单细胞藻培养已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缺点,本技术的构思是采用全封闭透明质圆立柱形充气容器,人造光源,二级净化供水系统。本技术由下列部件组成1、一个透明质的(如有机玻璃)圆立柱形的封闭容器。该容器由一高2米、直径30到60公分的圆筒形的主体和上下两端处各一个空心半圆球形的上盖和下盖构成。上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产动物增养殖饵料培养装置,圆立柱形封闭充气式单胞藻培养器,(以下简称培养器)由玻璃瓶或玻璃房内的敞开式水泥池,其内盛放水、营养盐液和藻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器由下列部件组成:(1)、一个透明质的(如有机玻璃)圆立柱 形的封闭容器,该容器由一个高2米、直径30到60公分的圆筒形的主体[7]及上下两端各一个空心半圆球形的上盖[3]和下盖[5]构成,其内盛放纯净水、营养盐液和藻种;(2)、一或三个金属质的支撑器,当用三个时,上、下支撑器均为角钢形圆环[2 2]和[11],中支撑器为槽钢形圆环[8],它们分别套在上述容器主体[7]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筒壁外,当只用一个...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产动物增养殖饵料培养装置,圆立柱形封闭充气式单胞藻培养器,(以下简称培养器)由玻璃瓶或玻璃房内的敞开式水泥池,其内盛放水、营养盐液和藻种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所述的培养器由下列部件组成(1)、一个透明质的(如有机玻璃)圆立柱形的封闭容器,该容器由一个高2米、直径30到60公分的圆筒形的主体[7]及上下两端各一个空心半圆球形的上盖[3]和下盖[5]构成,其内盛放纯净水、营养盐液和藻种;(2)、一或三个金属质的支撑器,当用三个时,上、下支撑器均为角钢形圆环[22]和[11],中支撑器为槽钢形圆环[8],它们分别套在上述容器主体[7]的上、中、下三个部位筒壁外,当只用一个时,仅保留中支撑器[8]且改用普通卡环;(3)、一个金属质的带有三条腿[17]、[18]和[20]的圆环形的底座架[14];(4)、一组近于日光的人造电光源,光线从四面八方均匀地照射在上述容器主体[7]上,圆筒壁外任何一处的垂直光照度为2000至5000勒克斯;(5)、一台无油空压机[28];(6)、一只充气石[10]和一根充气胶管[21];(7)、一组供净化水的系统[29]至[3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器,其中圆立柱形封闭容器。其上盖〔3〕、主体〔7〕和下盖〔15〕上各有两个向外突出的圆柱形的嘴子,分别为排气嘴〔1〕、营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如才张群乐曲学存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海洋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