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力转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助力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625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节力转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助力车,所述节力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至少一根活动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段与车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借助所述活动连接杆完成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节力转向机构通过重心调整的方式使得转向操作更为轻便、省力,为使用者骑行过程中的转向提供了便利,提升了车辆的易操控性。且所述节力转向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使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Force steering mechanism and electric power assisting vehicle applied to this mechanis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力转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助力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节力转向机构,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在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使用的节力转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助力车,属于代步工具领域。
技术介绍
我国长久以来就是自行车大国,国内自行车保有量长期位于世界前列。近年来随着电动车的兴起,有一部分自行车被两轮电动车所取代,但总体而言,自行车及两轮电动车仍凭借着其节能环保、使用便捷、操控灵活等优点在居民的日常通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城市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道路拥堵的现象愈发严重,相对于家用汽车使用成本高、占用空间大等弊端,自行车及两轮电动车凭借其小巧、轻便、适合穿行于狭小空间等优点,成为了很多都市人群的代步首选。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自行车及一部分两轮电动车都设置有蹬踏驱动机构。其中,大部分车辆的蹬踏驱动机构都采用后置式结构,即所述蹬踏驱动机构与车辆后轮传动连接,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就需要借助链条传动的方式来实现车辆驱动,由于链条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很容易发生卷绕、断裂等问题,因此采用链条传动不仅存在难以保养、维修困难等问题,而且还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除了上述蹬踏驱动机构后置的车辆外,还有很少一部分的自行车及两轮电动车采用蹬踏驱动机构前置式的结构,即所述蹬踏驱动机构与车辆前轮传动连接。一般而言,蹬踏驱动机构前置就意味着蹬踏驱动结构可以直接与前轮轮轴固定连接,从而简化了传动结构,免去了上述链条传动的弊端。但是,这样的结构设置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由于所述蹬踏驱动机构直接与前轮驱动连接,再加上车把与前叉固定连接,那么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蹬踏及握持的重心均落在同一根轴线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转向操作困难的问题。同时,这样的设置还会导致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进行转向操作时,身体重心发生偏移,严重的还会造成车辆倾倒、侧翻,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广泛适用于在蹬踏驱动机构前置车辆上的节力转向机构,从而为车辆的转向操作提供便利,就成为了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适用于在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使用的节力转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助力车。本技术的目的,将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节力转向机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所述车辆包括车架,以及与所述车架相连接的车把,所述节力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段、第二连接段以及至少一根活动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段与所述车把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与车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之间借助所述活动连接杆完成连接。优选地,所述车把包括车把连接段及车把操控段,所述车把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前叉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把操控段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把操控段的下端位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的中轴线与所述车把连接段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段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的前端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段的中轴线与所述车架的中轴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的设置方向相对。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杆为一弧形连接杆,所述活动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可活动地连接。优选地,所述活动连接杆包括多根连接支杆,多根所述连接支杆共同连接组成一根较长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可活动地连接。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上述节力转向机构。本技术的突出效果为:本技术的节力转向机构通过重心调整的方式使得转向操作更为轻便、省力,为使用者骑行过程中的转向提供了便利,提升了车辆的易操控性。且所述节力转向机构结构简单、安装成本低、使用效果显著,可广泛应用于各类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以下便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节力转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电动助力车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车架;2、车把;21、车把连接段;22、车把操控段;31、前叉;32、后叉;33、避震器;4、鞍座;51、前轮;52、后轮;61、曲柄;62、踏板;71、驱动电机;72、蓄电池;73、加速手柄;81、第一连接段;82、第二连接段;83、活动连接杆;91、右刹把;92、V刹组件;93、碟刹组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适用于在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使用的节力转向机构。一种节力转向机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所述车辆包括车架1,以及与所述车架1相连接的车把2,所述节力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段81、第二连接段82以及至少一根活动连接杆83,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所述车把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82与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第二连接段82之间借助所述活动连接杆83完成连接。所述车把2包括车把连接段21及车把操控段22,所述车把连接段21的一端与所述前叉3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把操控段2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81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把操控段22的下端位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81的中轴线与所述车把连接段21的中轴线相垂直,所述第二连接段82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架1的前端位置,所述第二连接段82的中轴线与所述车架1的中轴线相垂直,且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第二连接段82的设置方向相对。所述活动连接杆83的具体设置方式可以有以下两种形式,具体而言:一、所述活动连接杆83为一弧形连接杆,所述活动连接杆83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81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82可活动地连接。二、所述活动连接杆83包括多根连接支杆,多根所述连接支杆共同连接组成一根较长的连杆结构,所述连杆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段81可活动地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段82可活动地连接。由于本技术主要应用于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所述蹬踏驱动机构直接与所述前轮51驱动连接,再加上所述车把2与前叉31固定连接,因此如果不设置所述节力转向机构,那么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蹬踏及握持的重心均落在同一根轴线上,这样一来就很容易出现转向操作困难的问题。同时,这样的设置还会导致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进行转向操作时,身体重心发生偏移,严重的还会造成车辆倾倒、侧翻,危及使用者的生命安全。本技术中的所述节力转向机构能够有效地将使用者在骑行过程中蹬踏及握持的重心错开,从而使得使用者的转向操作更为便捷,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骑行过程中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电动助力车,包括上述节力转向机构,还包括车架1,以及与所述车架1相连接的车把2、前叉31、后叉32和鞍座4,所述前叉31及后叉32上分别连接有前轮51及后轮52;还包括与所述前叉31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前轮51转动的蹬踏驱动机构,以及与所述后叉32相连接、用于驱动所述后轮52转动的电动助力机构,。所述前轮51的轮径大于所述后轮52的轮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轮51的轮径大约是所述后轮52轮径的两倍。更为确切的轮径尺寸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调整,大体而言,可以将所述前轮轮径与所述后轮轮径间的比值保持在1.5~2.5这一范围内。这样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节力转向机构及应用该机构的电动助力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力转向机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所述车辆包括车架(1),以及与所述车架(1)相连接的车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节力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段(81)、第二连接段(82)以及至少一根活动连接杆(83),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所述车把(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82)与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第二连接段(82)之间借助所述活动连接杆(83)完成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力转向机构,可活动地设置于蹬踏驱动机构前置的车辆上,所述车辆包括车架(1),以及与所述车架(1)相连接的车把(2),其特征在于:所述节力转向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段(81)、第二连接段(82)以及至少一根活动连接杆(83),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所述车把(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82)与车架(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81)与第二连接段(82)之间借助所述活动连接杆(83)完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力转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2)包括车把连接段(21)及车把操控段(22),所述车把连接段(21)的一端与前叉(31)的顶端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车把操控段(22)垂直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段(81)固定设置于所述车把操控段(22)的下端位置,且所述第一连接段(81)的中轴线与所述车把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利步智能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