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748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1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包括:开设有第一注塑空间和放置空间的前模;开设有第二注塑空间的后模;且后模与前模配合合模,后模上设置有第一勾挂组件;设置于放置空间中的辅助型位件,第一注塑空间、第二注塑空间以及辅助型位件三者之间形成注塑型腔,辅助型位件上设置有第二勾挂组件,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时,第二勾挂组件与第一勾挂组件配合勾住;连接导向杆,连接导向杆固定于前模的放置空间中,辅助型位件设置在连接导向杆上,且辅助型位件可沿连接导向杆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且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第一勾挂组件的方向倾斜。应用本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注塑加工生产注塑件存在的注塑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

A kind of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including: set up the first injection space and placing space before the mold opened after the injection mold; second space; and after die and die before with the mold, after the mould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ook assembly; the auxiliary position is arranged in the placing space in the first injection, second injection space space and the auxiliary position injection molding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three parts, auxiliary me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hook assembly before the die and die after completion, the second component and the first hook hook hook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mponent; the guide bar placing space connection the guide rod is fixed on the front mold, auxiliary member arrang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rod, and the auxiliary positioning piece which can move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e central axis is connected with the guide rod, and the connecting rod second guide end facing away from the first hook assembly. To tilt.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cal scheme can solve the problems of complex injection process and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in injection molding parts produced by injection molding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成型设备
本技术涉及注塑工装
,具体地,涉及一种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与注塑件产品的使用量不断升高,使得生产加工的注塑件产品成为了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在注塑成型注塑件产品的过程中,传统的注塑加工工艺是将模具进行幕后,然后进行浇注原料成型,待原料成为所需注塑件产品之后,需要工作人员进行开模,有时候还要工作人员对内部的型芯进行拆卸,导致现有技术中的注塑加工工艺复杂,操作繁琐,从而导致注塑加工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成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注塑加工生产注塑件存在的注塑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包括:前模,前模上开设有第一注塑空间和放置空间;后模,后模上开设有第二注塑空间;且后模与前模配合合模,后模上设置有第一勾挂组件;辅助型位件,辅助型位件设置于放置空间中,第一注塑空间、第二注塑空间以及辅助型位件三者之间形成注塑型腔,辅助型位件上设置有第二勾挂组件,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时,第二勾挂组件与第一勾挂组件配合勾住;连接导向杆,连接导向杆的第一端固定于前模的放置空间中,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为开放端,辅助型位件设置在连接导向杆上,且辅助型位件可沿连接导向杆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且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第一勾挂组件的方向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注塑成型设备还包括弹块结构,其中,辅助型位件上开有安装通孔,安装通孔与注塑型腔相连通,弹块结构安装于安装通孔中,弹块结构可沿安装通孔的轴线方向滑移,弹块结构的端部延伸进注塑型腔内,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后,弹块结构的端部与后模的第二注塑空间的底面相抵接;前模与后模开模脱离过程中,弹块结构的端部移动出注塑型腔。进一步地,弹块结构包括:成型块,成型块安装于安装通孔中,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后,成型块的第一端与前模抵顶,成型块的第二端与后模抵顶;压缩弹性件,压缩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成型块连接,压缩弹性件的第二端与辅助型位件连接,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后,压缩弹性件被压缩而具有施加于成型块以使成型块的第二端弹出注塑型腔的弹性力。进一步地,压缩弹性件为压缩螺旋弹簧。进一步地,弹块结构还包括限位杆,限位杆的第一端固定链接于成型块上,安装通孔的相应壁面处设有限位孔,限位杆的第二端插设在限位孔内。进一步地,注塑成型设备还包括:第一勾挂组件,第一勾挂组件设置于后模上;第二勾挂组件,第二勾挂组件设置于辅助型位件上,当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时,第二勾挂组件与第一勾挂组件对应勾挂住,当前模与后模开模脱离过程中,第二勾挂组件与第一勾挂组件脱离勾挂状态。进一步地,注塑成型设备还包括辅助开模弹簧,辅助开模弹簧压缩预紧设置于前模与辅助型位件之间。进一步地,后模上安装有第一耐磨块,辅助型位件上安装有第二耐磨块,在前模与后模合模完成后,第一耐磨块与第二耐磨块相互接触,在前模与后模开模脱离过程中,第一耐磨块与第二耐磨块之间相对滑移。进一步地,辅助型位件上还安装有第三耐磨块,前模上安装有第四耐磨块,第四耐磨块与第三耐磨块能够相对滑移地接触设置。进一步地,第一耐磨块或第二耐磨块上设有容放润滑物质的第一容纳槽;第三耐磨块或第四耐磨块上设有容放润滑物质的第二容纳槽。过该注塑成型设备的结构设计,能够合理优化前模、后模以及辅助型位件之间的合模操作以及开模操作,简化注塑加工工艺的工艺难度,从而大大提高注塑加工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的前模与辅助型位件的第一装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的前模与辅助型位件的第二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的辅助型位件的内部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的辅助型位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的弹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0、前模;20、辅助型位件;21、安装通孔;22、弹簧安装槽;23、导向杆穿设孔;24、勾挂组件安装槽;30、弹块结构;31、成型块;32、压缩弹性件;33、限位杆;40、第二勾挂组件;41、挂钩;42、连接螺栓;50、连接导向杆;60、辅助开模弹簧;70、第二耐磨块;100、注塑件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包括前模10、后模(未图示)、辅助型位件20和连接导向杆50,其中,前模10上开设有第一注塑空间和放置空间,后模上开设有第二注塑空间,且后模与前模10配合合模,后模上设置有第一勾挂组件(未图示),辅助型位件20设置于放置空间中,第一注塑空间、第二注塑空间以及辅助型位件20三者之间形成注塑型腔,辅助型位件20上设置有第二勾挂组件40,前模10与后模合模完成时,第二勾挂组件40与第二勾挂组件配合勾住,连接导向杆50的第一端固定于前模10的放置空间中,连接导向杆50的第二端为开放端,辅助型位件20设置在连接导向杆上,并且辅助型位件20可以沿着连接导向杆50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并且连接导向杆50的第二端朝向远离第一勾挂组件的方向倾斜设置。应用该注塑成型设备进行注塑加工注塑件产品100,在将前模10、后模以及辅助型位件20进行合模完成之后,由于辅助型位件20与前模10之间通过连接导向杆50连接稳定,并且辅助型位件20与后模之间通过第一勾挂组件与第二勾挂组件40之间勾挂稳定,从而形成了稳定的注塑型腔,然后进行浇注成型操作,当注塑件产品100固化成型完成之后即进行开模操作,在开模过程中,前模10相对于后模向上移动脱离,此时由于第一勾挂组件与第二勾挂组件40处于勾挂状态,辅助型位件20与后模相对位置固定,并且辅助型位件20也沿着连接导向杆50的中心轴线方向滑移,由于连接导向杆50倾斜设置,则使得第一勾挂组件与第二勾挂组件40同时慢慢地在相互脱离。通过该注塑成型设备的结构设计,能够合理优化前模10、后模以及辅助型位件20之间的合模操作以及开模操作,简化注塑加工工艺的工艺难度,从而大大提高注塑加工生产效率。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注塑成型设备还包括弹块结构30,辅助型位件20上开有安装通孔21,安装通孔21与注塑型腔相连通,弹块结构30安装于安装通孔21中,弹块结构30可沿安装通孔21的轴线方向滑移,弹块结构30的端部延伸进注塑型腔内。其中,前模10与后模合模完成后,弹块结构30的端部与后模的第二注塑空间的底面相抵接;前模10与后模开模脱离过程中,弹块结构30的端部移动出注塑型腔。应用该注塑成型设备进行注塑加工注塑件产品100,通过前模10的第一注塑空间、后模的第二注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注塑成型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所述前模上开设有第一注塑空间和放置空间;后模,所述后模上开设有第二注塑空间;且所述后模与所述前模配合合模,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第一勾挂组件;辅助型位件,所述辅助型位件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中,所述第一注塑空间、所述第二注塑空间以及所述辅助型位件三者之间形成注塑型腔,所述辅助型位件上设置有第二勾挂组件,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完成时,所述第二勾挂组件与所述第一勾挂组件配合勾住;连接导向杆,所述连接导向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前模的放置空间中,所述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为开放端,所述辅助型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导向杆上,且所述辅助型位件可沿所述连接导向杆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勾挂组件的方向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前模,所述前模上开设有第一注塑空间和放置空间;后模,所述后模上开设有第二注塑空间;且所述后模与所述前模配合合模,所述后模上设置有第一勾挂组件;辅助型位件,所述辅助型位件设置于所述放置空间中,所述第一注塑空间、所述第二注塑空间以及所述辅助型位件三者之间形成注塑型腔,所述辅助型位件上设置有第二勾挂组件,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完成时,所述第二勾挂组件与所述第一勾挂组件配合勾住;连接导向杆,所述连接导向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前模的放置空间中,所述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为开放端,所述辅助型位件设置在所述连接导向杆上,且所述辅助型位件可沿所述连接导向杆的中心轴线方向移动,且所述连接导向杆的第二端朝向远离所述第一勾挂组件的方向倾斜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塑成型设备还包括弹块结构,其中,所述辅助型位件上开有安装通孔,所述安装通孔与所述注塑型腔相连通,所述弹块结构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弹块结构可沿所述安装通孔的轴线方向滑移,所述弹块结构的端部延伸进所述注塑型腔内,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完成后,所述弹块结构的端部与所述后模的第二注塑空间的底面相抵接;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开模脱离过程中,所述弹块结构的端部移动出所述注塑型腔。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塑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块结构包括:成型块,所述成型块安装于所述安装通孔中,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完成后,所述成型块的第一端与所述前模抵顶,所述成型块的第二端与所述后模抵顶;压缩弹性件,所述压缩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成型块连接,所述压缩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辅助型位件连接,所述前模与所述后模合模完成后,所述压缩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俊军黄清刚陈垚熊向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