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蛇灌喂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69584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1 08: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蛇灌喂器,包括料筒、注射头和注射软管,所述料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出料端和进料端,所述料筒的筒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料筒内设置有穿出料筒后方进料端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推杆的后端设置有推柄,所述注射头套设于料筒的出料端,所述注射头的出口套设有注射软管,所述料筒的筒身外侧通过粘帖的方式包覆有透明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过程中易控制喂食量,能够在不损伤幼蛇口部的情况下,提高对幼蛇的灌喂效率。

A snake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nake feeding device, comprising a barrel, an injection head and the injection hose, the barrel of the front and rear end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end and the feed end of the barre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capacity calibration, the cylinder is arranged in and out of the material the rear end of the feed cylinder push rod, the front end of the push rod is provided with a rubber plug, the push rod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handle,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injection head in the barrel is sleeved with a hose outlet injection the injection head and the cylinder body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cylinder has a transparent film coated by paste the wa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is easy to control the feeding amount in the process, and can improve the feeding efficiency of the young snake without damaging the mouth of the young sna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蛇灌喂器
本技术涉及养蛇器具
,特别涉及一种小蛇灌喂器。
技术介绍
幼蛇开口是人工养蛇的一个难点,更是养蛇成功的关键点。对于棕黑锦蛇而言,最佳的开口料是乳鼠,而获取乳鼠较为可行的方式就是养鼠。这样不仅提高了养殖成本,还会涉及鼠的检疫问题及养殖资质。另外,幼蛇自主捕食乳鼠时,常常会发生为了争食而互吞,造成较多的死亡。用淘汰鹌鹑作为主要成分,是一种较为廉价开口料的选择。但由于刚孵化出的幼鼠不能主动吞噬,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人工灌喂。但是目前对幼蛇进行人工灌喂时缺乏可靠的工具,因此,灌喂的效率比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蛇灌喂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蛇灌喂器,包括料筒、注射头和注射软管,所述料筒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出料端和进料端,所述料筒的筒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料筒内设置有穿出料筒后方进料端的推杆,所述推杆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塞,所述推杆的后端设置有推柄,所述注射头套设于料筒的出料端,所述注射头的出口套设有注射软管,所述料筒的筒身外侧通过粘帖的方式包覆有透明膜。进一步地,所述料筒内部的容量为10ml。进一步地,所述注射软管的长度为2.5-3.5cm。进一步地,所述透明膜为透明胶带。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头为一医用塑料制成的管体,所述管体包括后半段的直管部分和前半段的锥形管部分,且直管部分和锥形管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注射软管套设与该管体的锥形管部分上,所述注射头的直管部分内侧设置有防滑纹,所述注射头的锥形管部分外侧设置有防滑纹。进一步地,所述注射软管为硅胶管。进一步地,所述注射头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小蛇灌喂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过程中易控制喂食量,能够在不损伤幼蛇口部的情况下,提高对幼蛇的灌喂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小蛇灌喂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料筒;2、注射头;3、注射软管;4、进料端;5、出料端;6、推杆;7、橡胶塞;8、推柄;9、透明膜。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所示,一种小蛇灌喂器,包括料筒1、注射头2和注射软管3,料筒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出料端5和进料端4,料筒1的筒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线,料筒1内设置有穿出料筒1后方进料端4的推杆6,推杆6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塞7,推杆6的后端设置有推柄8,注射头2套设于料筒1的出料端5,注射头2的出口套设有注射软管3,料筒1的筒身外侧通过粘帖的方式包覆有透明膜9。其中,料筒1内部的容量为10ml。其中,注射软管3的长度为2.5-3.5cm。其中,透明膜9为透明胶带,以保证使用过程中,刻度清晰,便于控制喂食量。其中,注射头2为一医用塑料制成的管体,管体包括后半段的直管部分和前半段的锥形管部分,且直管部分和锥形管部分为一体式结构,注射软管3套设与该管体的锥形管部分上,注射头2的直管部分内侧设置有防滑纹,注射头2的锥形管部分外侧设置有防滑纹,通过注射头2两头内外的防滑纹设置,能够使注射头2在与料筒1的出料端5以及注射软管3相连接后防止滑落,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其中,注射软管3为硅胶管,能够在灌胃过程中不会因注射软管3的使用而损伤幼蛇口部。硅胶管具有柔韧的特性,保证了在灌喂时对幼蛇的口腔的伤害降到最低限度。其中,注射头2采用聚氨酯材料制作而成。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小蛇灌喂器,使用时,手持料筒1,拉动推杆6,吸取幼蛇的开口饲料进入到料筒1内,将注射软管3置于幼蛇口部,然后通过推柄8推动推杆6向前,推进过程中,可通过料筒1的容量刻度线来确定喂食的量,从而人工进行对幼蛇开口饲料的灌喂,简单方便。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小蛇灌喂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过程中易控制喂食量,能够在不损伤幼蛇口部的情况下,提高对幼蛇的灌喂效率。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蛇灌喂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蛇灌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注射头(2)和注射软管(3),所述料筒(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出料端(5)和进料端(4),所述料筒(1)的筒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料筒(1)内设置有穿出料筒(1)后方进料端(4)的推杆(6),所述推杆(6)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塞(7),所述推杆(6)的后端设置有推柄(8),所述注射头(2)套设于料筒(1)的出料端(5),所述注射头(2)的出口套设有注射软管(3),所述料筒(1)的筒身外侧通过粘帖的方式包覆有透明膜(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蛇灌喂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料筒(1)、注射头(2)和注射软管(3),所述料筒(1)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置有出料端(5)和进料端(4),所述料筒(1)的筒身上设置有容量刻度线,所述料筒(1)内设置有穿出料筒(1)后方进料端(4)的推杆(6),所述推杆(6)的前端设置有橡胶塞(7),所述推杆(6)的后端设置有推柄(8),所述注射头(2)套设于料筒(1)的出料端(5),所述注射头(2)的出口套设有注射软管(3),所述料筒(1)的筒身外侧通过粘帖的方式包覆有透明膜(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蛇灌喂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料筒(1)内部的容量为10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蛇灌喂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建鑫李丕鹏陆宇燕王姗姗闫宇周正彦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