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天线,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
技术介绍
天线的辐射场型依据天线基本工作原理而有所差异,例如偶极天线(dipoleantenna)能够产生全向性(omnidirectional)的辐射场型,平板天线(patchantenna)能够产生侧向(broadside)的辐射场型。各种辐射场型有不同的应用,例如,全向性的辐射场型适用于终端装置,以让终端装置可以接收到各方向的无线信号。相对而言,基地台天线,如无线网络接取器(wirelessaccesspoint)的天线,则可能需要能够产生特定方向的辐射场型,以与位于各种特定位置的终端装置能更进行无线通信。传统上,可使用多个天线,且基于波束形成(Beamforming)技术,可实现特定的波束形状,以达成辐射场型调整的目的。然而,波束形成(Beamforming)技术需要复杂的算法及控制电路,会相对增加产品的成本。故,为了节省成本,可针对基地台(如无线网络接取器)所应用的环境,而对应设计具有特定辐射场型的天线。但是,此种针对特定应用环境的设计的单一天线并无法用于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包括:一主天线,接受一射频馈入信号以产生一第一极化方向的辐射场型;一控制单元,受控于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决定是否利用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输出一第一直流控制电压,该第一直流控制电压使该第一导线的直流电位大于该第二导线的直流电位;以及一第一反射单元,设置于该主天线的一第一侧边,该第一反射单元包括:一第一上金属板,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线,该第一上金属板的一下侧具有一第一下侧连接端与一第二下侧连接端;一第一下金属板,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线,该第一下金属板的一上侧具有一第一上侧连接端与一第二上侧连接端;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连接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包括:一主天线,接受一射频馈入信号以产生一第一极化方向的辐射场型;一控制单元,受控于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决定是否利用一第一导线与一第二导线输出一第一直流控制电压,该第一直流控制电压使该第一导线的直流电位大于该第二导线的直流电位;以及一第一反射单元,设置于该主天线的一第一侧边,该第一反射单元包括:一第一上金属板,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线,该第一上金属板的一下侧具有一第一下侧连接端与一第二下侧连接端;一第一下金属板,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线,该第一下金属板的一上侧具有一第一上侧连接端与一第二上侧连接端;一第一电容,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一端连接该第一上金属板的该第一下侧连接端,该第一电容的该第二端连接该第一下金属板的该第一上侧连接端;以及一第一二极管,具有一阳极端与一阴极端,该第一二极管的该阳极端连接该第一上金属板的该第二下侧连接端,该第一二极管的该阴极端连接该第一下金属板的该第二上侧连接端;其中,当该控制单元利用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输出该第一直流控制电压时,该第一二极管导通,该第一上金属板、该第一下金属板、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一二极管构成一第一矩形闭槽孔结构,用以以提升相对于该第一侧边的一第一对向侧边的天线增益,其中该第一矩形闭槽孔结构平行于该主天线,该第一矩形闭槽孔结构的长边垂直于该第一极化方向,该第一矩形闭槽孔结构的长边的长度是该主天线的操作频率所对应波长的二分之一;其中,当该控制单元不利用该第一导线与该第二导线输出该第一直流控制电压时,该第一二极管不导通,该第一上金属板、该第一下金属板与该第一电容构成一第一矩形开槽孔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单元与该主天线的距离是该主天线的操作频率所对应波长的0.15倍至0.5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主天线是闭槽孔天线或偶极天线。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反射单元设置于一第一微波基板,该第一上金属板与该第一下金属板通过蚀刻制程形成于该第一微波基板,该第一电容与该第一二极管为表面黏着组件。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当该第一上金属板、该第一下金属板与该第一电容构成该第一矩形开槽孔结构时,该第一矩形开槽孔结构的长边的长度是该主天线的操作频率的二分之一频率所对应的波长的四分之一。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整辐射场型的天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线具有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该第一导线的该第一端位于该第一上金属板的该第一下侧连接端,且该第一导线的走线由该第一导线的该第一端起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宗文,贾海峰,李其峰,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泓淋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