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8568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所述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的电芯单元包括芯体、分别与所述的芯体两级相导电连接的导电片,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导电片上部或下部的散热部、与所述的散热部相接触的导热部件、与所述的导热部件相接触的冷却部件,所述的芯体的热量从所述的散热部通过所述的导热部件传递至所述的冷却部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芯体的热量可以从散热部通过导热部件传递到冷却部件上,从而降低芯体的热量,降低电池组件的温度,提升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并且散热部设置在每个电芯单元的导电片上,对电芯单元本身的结构改进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将石油发电后以电池储存能量来驱动汽车,所耗损的能量约为直接使用燃油的1/4。同时,随着环保概念的兴起,各种新能源车辆目前更积极的发展。目前,常用的车载电池,为了追求较高的能量密度,大多数厂家使用的是锂电池。然而,锂电池是由多个电芯单元串接起来,每个电芯单元包括多个并联设置的芯体,其最大的缺点就在于不稳定及发热高,而在电池温度过高以后,容易出现损坏、芯体起火,爆炸的概率也成倍增加。因此需要对电池进行散热的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所述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的电芯单元包括芯体、分别与所述的芯体两级相导电连接的导电片,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导电片上部或下部的散热部、与所述的散热部相接触的导热部件、与所述的导热部件相接触的冷却部件,所述的芯体的热量从所述的散热部通过所述的导热部件传递至所述的冷却部件。优选地,所述的导热部件采用高导热硒胶片。优选地,两个所述的导电片的散热部共用一个所述的导热部件。优选地,所述的冷却部件为液冷板。优选地,所述的冷却部件设置有一个,多个所述的电芯单元共用一个所述的冷却部件。优选地,所述的散热部形成在所述的导电片的下部。优选地,所述的导电片包括片本体,所述的片本体的下部向所述的芯体一侧折弯形成所述的散热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片本体的上部向所述的散热部同侧折弯形成上折弯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的散热部的厚度大于所述的上折弯部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的电芯单元还包括芯体支架,所述的芯体设置在所述的芯体支架内并在所述的芯体支架的一侧形成正极面、另一侧形成负极面,所述的芯体支架的正极面、负极面分别连接有所述的导电片。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中芯体的热量可以从散热部通过导热部件传递到冷却部件上,从而降低芯体的热量,降低电池组件的温度,提升电池组件的安全性能,并且散热部设置在每个电芯单元的导电片上,对电芯单元本身的结构改进小,结构简单,成本低廉。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施例的拆分示意图一;附图3为本实施例的拆分示意图二。其中:1a、1b、电芯单元;10、芯体支架;100、定位孔;11、导电片;110、片本体;111、下折弯部、散热部;112、上折弯部;2、导热部件;3、冷却部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3所示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1a、1b(图中示出两个),电芯单元1a、1b包括芯体支架10、设置在芯体支架10内的芯体(图中未示出)、连接在芯体支架10上分别与芯体两级相导电连接的导电片11,芯体支架10上开设有定位孔100,芯体固定在定位孔100内,并在芯体支架10的一侧形成正极面、另一侧形成负极面,芯体支架10的正极面、负极面分别连接有导电片11,即一个电芯单元1a、1b设置两个导电片11。导电片11包括片本体110,片本体110的下部向芯体一侧折弯形成下折弯部111,片本体110的上部向下折弯部111同侧折弯形成上折弯部112,其中下折弯部111、上折弯部112相对片本体110垂直折弯,即导电片11的截面呈接近C型,使两个导电片11将芯体支架10包在中间。其中上折弯部112既可以将导电片11连接在芯体支架10上,又可以通过连接另外的导电板实现电芯单元之间的导电。散热结构包括形成在导电片11上部或下部的散热部111、与散热部相接触的导热部件2、与导热部件2相接触的冷却部件3,在本实施例中:下折弯部111即为散热部111,芯体产生的热量从散热部111通过导热部件2传递至冷却部件3。为了实现散热的充分化,散热部111、导热部件2、冷却部件3之间面与面进行贴合。在本实施例中:散热部111的厚度大于上折弯部112的厚度。导热部件2可以采用如高导热硒胶片,两个导电片11的散热部111共用一个导热部件2,本实施例中两个电芯单元1a、1b其中的一个导电片11的散热部111共用一个导热部件2。冷却部件3采用液冷板,冷却部件3只设置有一个,所有电芯单元可以共用一个冷却部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所述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的电芯单元包括芯体、分别与所述的芯体两级相导电连接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导电片上部或下部的散热部、与所述的散热部相接触的导热部件、与所述的导热部件相接触的冷却部件,所述的芯体的热量从所述的散热部通过所述的导热部件传递至所述的冷却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所述的电池组件包括多个电芯单元,所述的电芯单元包括芯体、分别与所述的芯体两级相导电连接的导电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的导电片上部或下部的散热部、与所述的散热部相接触的导热部件、与所述的导热部件相接触的冷却部件,所述的芯体的热量从所述的散热部通过所述的导热部件传递至所述的冷却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热部件采用高导热硒胶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导电片的散热部共用一个所述的导热部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部件为液冷板。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电池组件的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部件设置有一个,多个所述的电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科王乾季伟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索尔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