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变比高精度可调的变压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压器,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变比高精度可调的变压器。
技术介绍
在低压和特低压输变电中,变压器是不可代替的器件,现有的变压器虽然种类较多,但大都设计为特定变压的结构,对于一些特殊的领域,往往需要对变压器进行调节变压,一般的变压器则无法方便的实现,通过电机来控制转动转子轴,来改变定、转子相对电度角,定子为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转子为变压器的二次绕组,以此来连续改变电压的输出大小,实现输入输出电压的变比调节。而现有技术结构中的不足之处在于,电机驱动转子轴在变压器内部旋转,但电机的转动有惯性的作用,当变压器的输出电压达到预设值时,电机在惯性的作用下还会继续旋转,导致电压器的输出电压偏离预设电压,也就是造成了可调变压器的变比无法精确可控,限制了可调变压器在高电压
中的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针对以上可调变压器的设计缺陷,提供一种变比高精度可调的变压器,通过角位移测量装置来精确计算转子轴所需偏转角度,一旦转子轴到达指定位置时,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比高精度可调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其内转动设置有一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绕设有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外周设置有定子绕组,所述转子轴分别从变压器本体上、下两端引出;转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端,所述转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子轴上端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变压器的控制器连接;电压采集器,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角位移测量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的角位移尺和套设活动在所述角位移尺上的读数头,所述读数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读数头内侧壁通过一横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上;第一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变比高精度可调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本体,其内转动设置有一转子轴,所述转子轴上绕设有转子绕组,所述转子绕组外周设置有定子绕组,所述转子轴分别从变压器本体上、下两端引出;转动机构,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的上端,所述转动机构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子轴上端连接,所述转动机构与所述变压器的控制器连接;电压采集器,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的输出端,所述电压采集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角位移测量装置,其包括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的角位移尺和套设活动在所述角位移尺上的读数头,所述读数头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读数头内侧壁通过一横杆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子轴上;第一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上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第二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上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第三相高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上端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上端设置有第三接线柱;第一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侧壁引出,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上端设置有第四接线柱;第二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侧壁引出,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大于所述第一相低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上端设置有第五接线柱;第三相低压引出端,其从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侧壁引出,所述第三相低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大于所述第二相低压引出端的引出距离,所述第三相低压引出端上端设置有第六接线柱;以及底座,其设置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下端,所述转子轴下端转动设置在所述底座中心,所述变压器本体与所述底座之间通过滚珠连接,所述转子轴下端外周设置有固定齿轮,所述变压器本体底部设置有一驱动机构和一活动设置的离合齿轮,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离合齿轮驱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离合齿轮活动设置在所述固定齿轮的外周,所述离合齿轮与所述固定齿轮选择性联动;其中,各个高压引出端间隔设置,各个低压引出端间隔设置,所述变压器本体上部空间同心间隔设置有第一高压导电环、第二高压导电环和第三高压导电环,所述第一接线柱导电绕设在第一高压导电环上,所述第二接线柱导电绕设在第二高压导电环上,所述第三接线柱导电绕设在第三高压导电环上;所述变压器本体下部空间同心间隔设置有第一低压导电环、第二低压导电环和第三低压导电环,所述第四接线柱导电绕设在第一低压导电环上,所述第五接线柱导电绕设在第二低压导电环上,所述第六接线柱导电绕设在第三低压导电环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比高精度可调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高压引出端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第一高压横向导电杆和从第一高压横向导电杆外侧端向上延伸的第一高压纵向导电杆,所述第一高压横向导电杆从变压器本体中引出,所述第一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高压纵向导电杆上端;所述第二相高压引出端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第二高压横向导电杆和从第二高压横向导电杆外侧端向上延伸的第二高压纵向导电杆,所述第二高压横向导电杆从变压器本体中引出,所述第二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第二高压纵向导电杆上端;所述第三相高压引出端包括一水平设置的第三高压横向导电杆和从第三高压横向导电杆外侧端向上延伸的第三高压纵向导电杆,所述第三高压横向导电杆从变压器本体中引出,所述第三接线柱设置在所述第三高压纵向导电杆上端;其中,所述第一高压横向导电杆、第二高压横向导电杆和第三高压横向导电杆之间的夹角互为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旭东,郎咸忠,徐守坤,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