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3473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空调包括至少两个空调本体,相邻的第一空调本体与第二空调本体之间形成贯通风道,第一空调本体的后端与第二空调本体的后端形成贯通风道的后端引风口,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出风口位于贯通风道内,出风口的出风能够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负压,引入外部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送风口快速、均匀地扩散,送风温度较为均匀、舒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出风口处的导风板调节贯通风道的引风量,满足用户不同的引风量需求,利用现有空调室内机组件即可实现调节引风量的目的,无需增加引风量调节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
本技术属于空调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
技术介绍
双贯流空调一般在一个壳体内设置两组贯流风扇,壳体上分别设置有与两组贯流风扇对应的进风口和出风口,以提高效率。为了实现送风的舒适,现有一种送出的风为混合风的双贯流空调室内机。本申请人曾申请了一种空调器,在室内机壳体的前部形成送风口,在壳体的两侧部上形成两个进风口,在壳体的后部、两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引风口,在壳体上和/或壳体内部形成有前后贯通的贯通风道,贯通风道的一端与送风口相连通,另一端与引风口相连通,贯通风道包括自引风口向送风口方向延伸的引风部和从送风口向引风口方向延伸的送风部,在引风部远离引风口的末端与送风部靠近引风口的始端之间形成有两个出风口,在每个出风口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风扇,风扇的出风方向朝向对应的出风口,在每个风扇与一个进风口之间形成有换热器。在该立式空调中,为了调节引风口的引风量需要额外设置引风量调节组件,使空调器结构复杂,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可利用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调节引风量。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其包括至少两个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均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调本体内均设置有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用于使空气从对应的进风口流向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相邻的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之间形成贯通风道,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后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后端引风口,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前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送风口,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贯通风道内;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配置为对应的贯流风扇转动时在贯通风道产生的负压使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外部的空气经过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所述送风口送出所述贯通风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一空调本体的第一出风口具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空调本体的第二出风口具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通过调节打开角度调节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具有引风位置,在所述引风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与引风量负相关。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具有零引风量位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零引风量位置时,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为零。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零引风量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8mm。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第一出风口上前后布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在第二出风口上前后布置,后端第一导风板和后端第二导风板用于调节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同步或异步转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二导风板同步或异步转动。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包括前端第一导风板和后端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前端第二导风板和后端第二导风板,所述后端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与第一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在30º-35º;所述前端第一导风板的转动轴与第一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在60º-65º;所述后端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与第二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在30º-35º;所述前端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与第二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之间的连线、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贯流风扇中心的连线之间的夹角在60º-65º。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前端第一导风板与所述前端第二导风板的夹角为15º-20º。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转动轴靠近所述导风板的后端。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导风板长度与所述后端引风口长度相适配。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贯通风道从所述后端引风口向所述送风口方向的内口径先渐缩再渐扩,所述出风口位于渐扩段上。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对称设置。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上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上端引风口。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之间、所述出风口的上方形成上部贯通风道,所述上部贯通风道与上端引风口和贯通风道连通。如上所述的空调,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之间、所述出风口的下方形成下部贯通风道,所述下部贯通风道与所述贯通风道连通,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后端之间形成与所述下部贯通风道连通的下端引风口,所述下端引风口位于所述后端引风口的下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技术空调室内机包括至少两个空调本体,相邻的第一空调本体与第二空调本体之间形成贯通风道,第一空调本体的后端与第二空调本体的后端形成贯通风道的后端引风口。本技术的出风口位于贯通风道内,出风口的出风能够在贯通风道内形成负压,引入外部非热交换风与热交换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能够从送风口快速、均匀地扩散,送风温度较为均匀、舒适。本技术可以通过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出风口处的导风板调节贯通风道的引风量,满足用户不同的引风量需求,利用现有空调室内机组件即可实现调节引风量的目的,无需增加引风量调节组件。结合附图阅读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左视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右视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1A-A处的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1C-C处的剖视简图。图8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图1E-E处的剖视简图。图9为图1的纵向剖视简图。图10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图11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主视图。图12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后视图。图13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左视图。图14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右视图。图15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俯视图。图16为图11的纵向剖视简图。图17为本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空调室内机的分解图。1、底座;1'、落地主体;12、壳体;121、前壳体;122、后壳体;2、连接件;3、前端连接板;4、后端连接板;5、中部连接板;61、前立柱;62、后立柱;63、短立柱;7、第三接水盘;100、第一空调本体;101、第一壳体;1011、前面板;1012、后面板;1013、侧面板;102、第一进风口;103、第一出风口;104、第一贯流风扇;105、第一风道;106、第一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均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调本体内均设置有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用于使空气从对应的进风口流向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相邻的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之间形成贯通风道,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后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后端引风口,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前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送风口,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贯通风道内;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配置为对应的贯流风扇转动时在贯通风道产生的负压使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外部的空气经过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所述送风口送出所述贯通风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一空调本体的第一出风口具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空调本体的第二出风口具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通过调节打开角度调节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引风量的双贯流射流空调,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至少两个空调本体,所述空调本体上均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空调本体内均设置有贯流风扇,所述贯流风扇用于使空气从对应的进风口流向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有导风板;相邻的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之间形成贯通风道,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后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后端引风口,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前端之间形成所述贯通风道的送风口,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的出风口位于所述贯通风道内;所述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配置为对应的贯流风扇转动时在贯通风道产生的负压使第一空调本体和第二空调本体外部的空气经过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所述送风口送出所述贯通风道内的空气;所述第一空调本体的第一出风口具有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空调本体的第二出风口具有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通过调节打开角度调节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具有引风位置,在所述引风位置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的夹角与引风量负相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配置为具有零引风量位置,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零引风量位置时,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为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所述零引风量位置时,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8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设置为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均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在第一出风口上前后布置,所述第二导风板在第二出风口上前后布置,后端第一导风板和后端第二导风板用于调节从所述后端引风口进入所述贯通风道的引风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一导风板同步或异步转动,所述第二导风板设置有两个及两个以上时,所述第二导风板同步或异步转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颉常利华李大森许晓滨矫立涛曲通金锦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