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漂移判决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5329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漂移判决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含步骤:对移动终端上传的NMEA定位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两个以上关键指标的信息;根据线下和实时上传的海量NMEA信息,以及线下信息数据库,对各个关键指标建立阈值学习模型;对应移动终端所在的场景,根据该阈值学习模型,建立组合漂移判决条件,并对移动终端进行组合漂移判决;将漂移判决结果输出到该移动终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漂移判决方法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靠的漂移判决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位置漂移判决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定位领域,具体涉及漂移判决领域。
技术介绍
近年来,GNSS卫星定位技术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GNSS卫星定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根据从卫星发射的测量信号传播到定位终端所需的时间乘以光速获得某一时刻卫星到定位设备的距离,同时结合该时刻卫星的已知位置信息,利用多颗卫星的测量数据经过计算即可获得定位设备精确位置。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卫星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影响,并不会严格按照真空光速以及直线传播的条件到达地面,导致测量信号存在一定程度的距离误差,如电离层、对流层等因素。最终在计算地面定位设备位置时偏离真实位置,定位精度变差,出现位置偏差,严重时可达几百米。在诸多影响定位精度提升的误差源中,与地面环境有关的,同时也是影响最大、难以建立有效模型消除影响的一类误差称之为多路径误差,其具体影响方式为由于复杂环境引发的信号反射破坏了GPS信号直线传播特性,导致测量信号不精确,严重影响定位精度。这也是在城市环境下GNSS定位设备严重失准的主要原因。GNSS设备在定位过程中出现位置漂移在所难免,但同时赋予位置精确的精度描述将大大提升位置信息的应用程度,在传统GNSS定位领域,与本专利技术相近的技术方案有定位设备完好性监测技术(RAIM),其思路是利用接收机自身的冗余观测量,基于相关误差分布及估计理论原理,对误差较大的可疑卫星信号进行检测和识别,从而对定位过程给出建议信息,评估当前位置的漂移情况。然而,GNSS卫星定位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进行GNSS位置计算时,由于手机等定位终端当前的工业架构设计的限制,手机等通用定位终端设备在设计上一般遵循NMEA协议规范与外界交互信息。该规范定义中偏重于描述与当前定位结果有关的一些事后测量信息,如观测卫星个数、位置分布及其信号强弱,以及定位成功后的航向、几何精度因子(DOP)等信息。但无法上报完成定位计算所需的原始伪距观测量等前置信息,造成黑盒效应,导致在外侧无法利用基于原始观测数据的各类精度分析手段,当前成熟的技术方案均失效。因此针对遵循NMEA标准的手机等定位设备其事后定位精度的描述十分不精确,无法描述当前定位的精准程度或漂移情况,严重制约在手机等终端进行基于精准位置信息的LBS应用的创新。行业应用难点由此凸显。进一步地说,在手机等定位终端中,从底层GNSS定位芯片吐出的以NMEA规范为标准的定位信息,其内容相对杂乱,无法准确描述当前定位的精度信息。综上所述,本领域迫切需要一种漂移判决的解决方案,使得漂移判决结果更加准确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漂移定位方法及系统,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进行漂移判决。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漂移定位方法,包含:对移动终端上传的NMEA定位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两个以上关键指标的信息;根据线下和实时上传的海量NMEA信息,以及线下信息数据库,对各个关键指标建立阈值学习模型;对应移动终端所在的场景,根据该阈值学习模型,建立组合漂移判决条件,并对移动终端进行组合漂移判决;将漂移判决结果输出到该移动终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场景包含但不限于:空旷场景、建筑遮挡场景、高架下场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空旷场景对应的该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精度因子DOP、粗略精度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建筑遮挡场景对应的该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粗略精度信息、卫星数量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高架下场景对应的该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粗略精度信息、关键定位卫星信噪比变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漂移判决系统,包含:关键指标提取模块,用于对移动终端上传的NMEA定位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两个以上关键指标的信息;阈值学习模型建立模块,用于根据线下和实时上传的海量NMEA信息,以及线下信息数据库,对各个关键指标建立阈值学习模型;组合漂移判决模块,用于对应移动终端所在的场景,根据该阈值学习模型,建立组合漂移判决条件,并对移动终端进行组合漂移判决;输出模块,用于将漂移判决结果输出到该移动终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场景包含但不限于:空旷场景、建筑遮挡场景、高架下场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空旷场景对应的该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精度因子DOP、粗略精度信息。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建筑遮挡场景对应的该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粗略精度信息、卫星数量变化。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例中,该高架下场景对应的该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粗略精度信息、关键定位卫星信噪比变化。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加准确可靠地进行漂移判决。应理解,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中,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各技术特征和在下文(如实施例)中具体描述的各技术特征之间都可以互相组合,从而构成新的或优选的技术方案。限于篇幅,在此不再一一累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置漂移判决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置漂移判决方法的步骤140的子步骤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置漂移判决方法的步骤1406的子步骤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置漂移判决方法的步骤150的子步骤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位置漂移判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专利技术人提出了一种新的漂移判决方案,概括地说,是对移动终端上传的NMEA定位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两个以上关键指标的信息;根据线下和实时上传的海量NMEA信息,以及线下信息数据库,对各个关键指标建立阈值学习模型;对应移动终端所在的场景,根据所述阈值学习模型,建立组合漂移判决条件,并对移动终端进行组合漂移判决;将漂移判决结果输出到所述移动终端。这种方法能够提供更精确更可靠的漂移判决结果。在以下的叙述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术语GNSS(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全球导航卫星系统LBS(LocationBasedService):基于位置服务NMEA(NationalMarineElectronicsAssociation):美国国家海洋电子协会,现在一般指代GNSS导航设备统一的信息交互标准协议DOP(DilutionofPrecision):精度因子,在卫星定位中描述卫星构形对定位精度影响的因子召回率、准确率与F值:信息检索、分类、识别、翻译等领域两个最基本指标是召回率(RecallRate)和准确率(PrecisionRate),召回率也叫查全率,准确率也叫查准率,概念公式:召回率(Recall)=系统检索到的相关文件/系统所有相关的文件总数准确率(Precision)=系统检索到的相关文件/系统所有检索到的文件总数F值=正确率*召回率*2/(正确率+召回率)阈值学习模型:数据挖掘用语,针对特定类型样本数据所提取的关键指标,随着样本数据量的不断积累,利用数据挖掘等有效手段对该指标阈值进行深度学习优化,使性能达到最优。场景:特指对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位置漂移判决方法及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漂移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对移动终端上传的NMEA定位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两个以上关键指标的信息;根据线下和实时上传的海量NMEA信息,以及线下信息数据库,对各个关键指标建立阈值学习模型;对应移动终端所在的场景,根据所述阈值学习模型,建立组合漂移判决条件,并对移动终端进行组合漂移判决;将漂移判决结果输出到所述移动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移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对移动终端上传的NMEA定位信息进行解析,并提取两个以上关键指标的信息;根据线下和实时上传的海量NMEA信息,以及线下信息数据库,对各个关键指标建立阈值学习模型;对应移动终端所在的场景,根据所述阈值学习模型,建立组合漂移判决条件,并对移动终端进行组合漂移判决;将漂移判决结果输出到所述移动终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移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场景包含但不限于:空旷场景、建筑遮挡场景、高架下场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移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旷场景对应的所述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精度因子DOP、粗略精度信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移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遮挡场景对应的所述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粗略精度信息、卫星数量变化。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漂移判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架下场景对应的所述组合判决条件包含但不限于:粗略精度信息、关键定位卫星信噪比变化。6.一种漂移判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伟
申请(专利权)人: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