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5257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6:52
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位于所述灯体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与所述灯体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调节其照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在调节照射角度时,其稳定性高,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灵活性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
本技术涉及LED灯
,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
技术介绍
LED灯以其节能、寿命长、亮度高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现有的LED灯的照射角度往往是固定不变的,其灵活性差,无法满足一些需要调节照射角度场合的需要,使用范围有限。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为达到本技术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位于所述灯体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与所述灯体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所述灯体装置包括灯罩、收容于所述灯罩内的反光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上的LED灯、设置于所述灯罩内的玻璃板,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的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右端的推动块、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右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滚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弹性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弹簧。所述灯罩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反光镜呈弯曲状,所述反光镜收容于所述灯罩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板收容于所述灯罩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顶靠杆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杆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杆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支架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下端位于所述顶靠杆的下方,所述第三弹簧的上端与所述顶靠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推动杆呈圆柱体,所述推动杆的左端与所述电缸连接,所述推动杆贯穿所述光滑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推动杆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呈L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上端与所述电缸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架的下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推动块的纵截面呈三角形,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呈斜面状,所述第四弹簧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左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端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右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连接杆枢轴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滚轮收容于所述第二凹槽内且与所述支撑杆枢轴连接,所述滚轮顶靠在所述推动块的下表面上,所述第五弹簧的右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弹簧的左端与所述推动块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的上端与所述第四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杆的下端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的右表面上且顶靠在所述顶靠杆的上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能够方便的调节其照射角度,操作简单,使用便利,并且在调节照射角度时,其稳定性高,能够满足一些特殊场合的需要,灵活性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1、位于所述灯体装置1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3、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上的动力装置4、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与所述灯体装置1之间的连接装置5。如图1所示,所述灯体装置1包括灯罩11、收容于所述灯罩11内的反光镜12、设置于所述反光镜12上的LED灯13、设置于所述灯罩11内的玻璃板14。所述灯罩11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灯罩11的右端设有开口。所述反光镜12呈弯曲状,所述反光镜12收容于所述灯罩1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LED灯13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LED灯为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所述玻璃板14收容于所述灯罩1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LED灯13发出的光线经过反光镜12发射后穿过玻璃板14照射出去。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支架装置2包括第一固定杆21、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的光滑块22、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方的第二固定杆23、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23上的第一弹簧24。所述第一固定杆2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1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211,所述第一通孔211呈方形。所述光滑块22呈长方体,所述光滑块2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211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2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第二固定杆23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2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24的下端与所述灯罩11固定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架装置3包括第三固定杆31、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1上方的第二弹簧32、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1上的顶靠杆33、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31下方的第一支架34、设置于所述顶靠杆33下方的第三弹簧35。所述第三固定杆31呈长方体,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32的上端与所述灯罩11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所述顶靠杆33呈长方体,所述顶靠杆33贯穿所述第三固定杆31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顶靠杆33的左表面顶靠在所述第一固定杆21的右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支架34呈L形,所述第一支架34的上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3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架34的下端呈水平状且位于所述顶靠杆33的下方。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上端与所述顶靠杆33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35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支架34固定连接,从而对其起到支撑作用。如图1所示,所述动力装置4包括电缸41、位于所述电缸41右侧的推动杆42、位于所述电缸41下方的第二支架43、位于所述推动杆42右端的推动块44、设置于所述推动杆42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45。所述电缸4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缸41上设有开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位于所述灯体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与所述灯体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装置包括灯罩、收容于所述灯罩内的反光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上的LED灯、设置于所述灯罩内的玻璃板,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的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右端的推动块、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右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滚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弹性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包括灯体装置、位于所述灯体装置左侧的第一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下端的第二支架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上的动力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装置与所述灯体装置之间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装置包括灯罩、收容于所述灯罩内的反光镜、设置于所述反光镜上的LED灯、设置于所述灯罩内的玻璃板,所述第一支架装置包括第一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的光滑块、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固定杆、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第一弹簧,所述第二支架装置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方的第二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的顶靠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下方的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顶靠杆下方的第三弹簧,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缸、位于所述电缸右侧的推动杆、位于所述电缸下方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推动杆右端的推动块、设置于所述推动杆上下两侧的第四弹簧,所述连接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杆右侧的第二连接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上方的支撑杆、设置于所述支撑杆上端的滚轮、位于所述第二连接杆下方的第四固定杆、位于所述第四固定杆左侧的弹性杆、位于所述支撑杆左侧的第五弹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罩呈空心的圆台状,所述反光镜呈弯曲状,所述反光镜收容于所述灯罩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玻璃板收容于所述灯罩内且与其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上设有贯穿其左右表面的第一通孔,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够调节出光角度的LED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三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所述灯罩固定连接,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学超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智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