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及装配施工过程
本专利技术属于土木工程
,涉及一种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及装配施工过程,尤其是通过钢绞线实现自复位的软钢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地震中建筑物的破坏与倒塌是造成地震灾害的主要原因。目前建筑工程中主要通过阻尼器耗能来减少结构变形,但卸荷后仍会有较大的残余变形。由于大范围的加固修复甚至推倒重建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另外强震后会伴随不同程度的余震,这对于产生较大残余变形的结构和构件尤其不利。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既具有良好耗能能力又具有复位功能的阻尼器用于建筑工程。为此,学者们研发了新技术使得阻尼器具有复位功能,如:公开号为CN104032848A的专利中公开了具有自复位功能的阻尼器,但该阻尼器构造复杂,同时摩擦板随着振动结束后可能难以复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及装配施工过程,该阻尼器不仅具有良好的减震耗能能力又具有较强的自复位特性且构造简单、安装方便、便于应用。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包括:下连接板、上连接板、软钢板、左挡板、右挡板、左推板、右推板、左滑动板、右滑动 ...
【技术保护点】
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包括下连接板(1)、上连接板(2)和软钢板(3),软钢板(3)位于下连接板(1)和上连接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自复位软钢阻尼器还包括左挡板(4)、右挡板(5)、左推板(6)、右推板(7)、左滑动板(8)、右滑动板(9)、钢绞线(10)和锚具(11);左挡板(4)、右挡板(5)、左推板(6)、右推板(7)、左滑动板(8)和右滑动板(9)位于下连接板(1)和上连接板(2)之间;两块左挡板(4)和两块右挡板(5)分离布置于软钢板(3)左右两侧,两块左推板(6)和两块右推板(7)也分离布置于软钢板(3)左右两侧;左滑动板(8)位于左挡板(4)和左推板(6)左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包括下连接板(1)、上连接板(2)和软钢板(3),软钢板(3)位于下连接板(1)和上连接板(2)之间,其特征在于:自复位软钢阻尼器还包括左挡板(4)、右挡板(5)、左推板(6)、右推板(7)、左滑动板(8)、右滑动板(9)、钢绞线(10)和锚具(11);左挡板(4)、右挡板(5)、左推板(6)、右推板(7)、左滑动板(8)和右滑动板(9)位于下连接板(1)和上连接板(2)之间;两块左挡板(4)和两块右挡板(5)分离布置于软钢板(3)左右两侧,两块左推板(6)和两块右推板(7)也分离布置于软钢板(3)左右两侧;左滑动板(8)位于左挡板(4)和左推板(6)左侧,右滑动板(9)位于右挡板(5)和右推板(7)右侧;钢绞线(10)穿过左滑动板钢绞线孔(1101)和右滑动板钢绞线孔(1201),锚具(11)分别在左滑动板(8)左侧和右滑动板(9)右侧锚固钢绞线(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复位软钢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左挡板(4)和右挡板(5)焊接于下连接板(1)上表面,左推板(6)和右推板(7)焊接于上连接板(2)下表面;左挡板(4)、右挡板(5)、左推板(6)和右推板(7)与软钢板(3)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文杰,张文龙,吴书良,张磊,宋俊伯,张驰,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