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城市水利和环境领域,涉及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天然流域下垫面发生了较大变化,打破了城市流域原有的自然水循环过程,引起了一系列的水资源、水安全和水环境问题。为了综合解决上述问题,雨洪利用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要求恢复自然水体的水力联系,从水循环系统的角度解决城市水问题。现有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中,大多利用典型源头低影响开发措施实现源头雨水径流的入渗与净化,通过修建地下调蓄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回用。上述技术思路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源头雨水入渗措施与地下调蓄设施没有进行有机整合;二是传统的地下调蓄设施的调蓄能力有限,且工程投入及占地面积要求较高。因此,亟待一种能够一体化的实现入渗、调蓄、回用雨水功能的雨水渗集综合利用技术,进而充分发挥海绵城市建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的地下调蓄设施的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充分利用土壤对雨水调蓄和净化能力的渗集综合利用的系统。为了实现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井,从地表向地下依次设置的与所述辐射井相连通的集水管、上层辐射管、下层辐射管,设于所述辐射井底部的水泵,以及与所述水泵连接的雨水回用管;其中,所述集水管用于收集地表渗入雨水;所述上层辐射管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下层辐射管设有多个集水孔,所述上层辐射管和下层辐射管之间的土体形成渗水调蓄空间;所述水泵通过所述雨水回用管与地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辐射井,从地表向地下依次设置的与所述辐射井相连通的集水管、上层辐射管、下层辐射管,设于所述辐射井底部的水泵,以及与所述水泵连接的雨水回用管;其中,所述集水管用于收集地表渗入雨水;所述上层辐射管设有多个渗水孔,所述下层辐射管设有多个集水孔,所述上层辐射管和下层辐射管之间的土体形成渗水调蓄空间;所述水泵通过所述雨水回用管与地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源头雨水入渗装置,所述源头雨水入渗装置用于使地表雨水径流向地下渗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源头雨水入渗装置包括设置于地表的透水层和设置于透水层下的导水层,所述导水层与所述集水管连接;所述透水层包括透水砖、排水板或绿地,所述导水层包括砂砾或碎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辐射井的雨水渗集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默远,张书函,潘兴瑶,刘洪禄,于磊,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