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及扩底桩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4786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及扩底桩施工方法,结构包括固定环筋、活动环筋和变径筋组,固定环筋固定于主体钢筋笼的外侧,活动环筋通过多组变径筋组与固定环筋相联接,使活动环筋可相对于固定环筋移动靠拢或移动远离;每组变径筋组包括第一联系筋和第二联系筋,第一联系筋和第二联系筋通过第一转动副相联接,第一联系筋和固定环筋通过第二转动副相联接,第二联系筋和活动环筋通过第三转动副相联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将上述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设置于扩底桩中,由于扩底部分设有可变径钢筋笼,既提升了该部位的抗剪切能力,又增大了扩底桩的抗浮、抗拔和承载能力,大大限制了扩底桩的竖向位移。

The variable diameter reinforcement cage structure and the construction method of the enlarged base pile for the expanded pile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reducing the pile reinforcement cage structure and pile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structure comprises a fixed ring bar, ring reinforcement and reinforcement diameter activity group, lateral fixed ring bar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of steel reinforcement cage, ring rib activities through multiple sets of variable reinforcement group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ring bars, the ring ribs may be relative to the fixed ring rib moves or move away; each group comprises a first contact diameter reinforced ribs and second reinforcements, the first contact bar and second reinforcements through the first rotation pair is connected, the first contact bar and a fixing ring rib through second revolute connected second reinforcements and ring bars through activities third rotation pairs are connected. The invention of the pile diameter variable reinforcement cage structure is arranged on the pedestal pile, because the pedestal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variable diameter steel cage, both to enhance the position of the shear resistance, and increase the anti floating pile, uplift and bearing capacity, greatly limits the vertical displacement of pile expanding at the end o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及扩底桩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底桩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及扩底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扩底桩因其底部直径大于上部桩身直径,而使其单桩承载力比桩身直径相同的直桩的承载力有较大提高,从而在公路、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扩底桩的钢筋笼上下直径相同,扩底多出的部分只是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未增设钢筋,因此扩底多出的部分与桩底有钢筋笼部分的交接处为薄弱部位,在竖向荷载作用下,该部位受到的剪力最大,而混凝土的缺点就是抗剪能力差,因而该处最易发生剪切破坏,从而影响扩底桩的承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或潜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及扩底桩施工方法,能够增强扩底桩的扩底部分的抗剪能力,从而提升扩底桩的承载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套设于扩底桩的扩底部分的主体钢筋笼的外侧,其中,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包括固定环筋、活动环筋和变径筋组,所述固定环筋固定于所述主体钢筋笼的外侧,所述活动环筋通过多组所述变径筋组与所述固定环筋相联接,使所述活动环筋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环筋移动靠拢或移动远离;每组所述变径筋组包括至少一第一联系筋和一第二联系筋,所述第一联系筋和所述第二联系筋通过第一转动副相联接,所述第一联系筋和所述固定环筋通过第二转动副相联接,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筋和所述活动环筋通过第三转动副相联接。本专利技术将上述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设置于扩底桩中,由于扩底部分设有可变径钢筋笼,既提升了该部位的抗剪切能力,又增大了扩底桩的抗浮、抗拔和承载能力,大大限制了扩底桩的竖向位移,在满足相同承载力的情况下,节约了桩基的数量;另一方面,可变径钢筋笼易于加工制作,经济适用。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每组所述变径筋组的所述第一转动副、所述第二转动副和所述第三转动副在同一平面内转动。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多组所述变径筋组均匀分布并在变径过程中形成至少一第一变径极限和一第二变径极限,所述第一变径极限下的多组所述变径筋组贴合于所述主体钢筋笼,所述第二变径极限下的多组所述变径筋组呈放射状发散。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副为连接铰,包括相互铆接的第一铆支脚和第二铆支脚,所述第一联系筋连接于所述第一铆支脚,所述第二联系筋连接于所述第二铆支脚。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铆支脚的第一端设有一字型铆板,所述第二铆支脚的第一端设有U型铆板,所述一字型铆板和所述U型铆板上分别开设有铆钉孔,所述一字型铆板插设于所述U型铆板的开口侧,使所述一字型铆板和所述U型铆板上的铆钉孔对齐以供铆钉插设联接。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铆支脚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联系筋,所述第二铆支脚的与其第一端相对的第二端连接于所述第二联系筋。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转动副包括设有第一铰支板的第一铰支脚,所述第一铰支板上开设有第一穿筋孔,所述固定环筋穿设于所述第一穿筋孔中,所述第一联系筋连接于所述第一较支脚。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一穿筋孔可沿所述固定环筋移动,且所述固定环筋上设有位于每一所述第一联系筋的两侧的第一定位凸起。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三转动副包括设有第二铰支板的第二铰支脚,所述第二铰支板上开设有第二穿筋孔,所述活动环筋穿设于所述第二穿筋孔中,所述第二联系筋连接于所述第二较支脚。本专利技术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第二穿筋孔可沿所述活动环筋移动,且所述活动环筋上设有位于每一所述第二联系筋的两侧的第二定位凸起。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扩底桩施工方法,其包括步骤:制作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将制作完成的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套设于扩底桩的扩底部分的主体钢筋笼的外侧,使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的活动环筋位于所述主体钢筋笼的底部下方;施工扩底桩桩孔,将安装有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的所述主体钢筋笼放入所述扩底桩桩孔中,直至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的所述活动环筋接触所述扩底桩桩孔的孔底;继续下放所述主体钢筋笼,使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的中部向外鼓张,直至所述主体钢筋笼的底部接触所述扩底桩桩孔的孔底;以及向所述扩底桩桩孔中浇筑混凝土,完成所述扩底桩的施工。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在放入桩孔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在放入桩孔前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面图。图4为图2的B-B剖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中的第一转动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的第一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5中的第二铆支座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的铆钉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配合图8中的铆钉的铆接钢筋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中的第一联系筋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在放入桩孔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在放入桩孔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扩底桩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扩底桩的钢筋笼上下直径相同,扩底多出的部分只是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并未增设钢筋,因此扩底桩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扩底多出的部分与桩底有钢筋笼部分的交接处所受到的剪力最大,且两者相交处并无钢筋提供剪力,该处最易发生剪切破坏,影响扩底桩的承载力。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高扩底多出部位(扩底部分)与桩底有钢筋笼部位交接处的抗剪切能力,同时增大扩底桩的抗浮、抗拔和承载能力。首先,参阅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在放入扩底桩桩孔前的结构图及其使用状态图。实施例中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套设于扩底桩的扩底部分的主体钢筋笼10的外侧,该可变径钢筋笼结构主要由一固定环筋11、一活动环筋12和多组变径筋组构成。其中,固定环筋11固定于主体钢筋笼10的外侧,活动环筋12通过多组变径筋组与固定环筋11相联接,使得活动环筋12可相对于固定环筋11移动靠拢或移动远离。每组变径筋组进一步包括至少一第一联系筋131和一第二联系筋132,该第一联系筋131和该第二联系筋132通过第一转动副14相联接,该第一联系筋131与该第二联系筋132可相对转动,该第一联系筋131和固定环筋11通过第二转动副15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及扩底桩施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套设于扩底桩的扩底部分的主体钢筋笼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包括固定环筋、活动环筋和变径筋组,所述固定环筋固定于所述主体钢筋笼的外侧,所述活动环筋通过多组所述变径筋组与所述固定环筋相联接,使所述活动环筋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环筋移动靠拢或移动远离;每组所述变径筋组包括至少一第一联系筋和一第二联系筋,所述第一联系筋和所述第二联系筋通过第一转动副相联接,所述第一联系筋和所述固定环筋通过第二转动副相联接,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筋和所述活动环筋通过第三转动副相联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套设于扩底桩的扩底部分的主体钢筋笼的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包括固定环筋、活动环筋和变径筋组,所述固定环筋固定于所述主体钢筋笼的外侧,所述活动环筋通过多组所述变径筋组与所述固定环筋相联接,使所述活动环筋可相对于所述固定环筋移动靠拢或移动远离;每组所述变径筋组包括至少一第一联系筋和一第二联系筋,所述第一联系筋和所述第二联系筋通过第一转动副相联接,所述第一联系筋和所述固定环筋通过第二转动副相联接,以及,所述第二联系筋和所述活动环筋通过第三转动副相联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变径筋组的所述第一转动副、所述第二转动副和所述第三转动副在同一平面内转动。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变径筋组均匀分布并在变径过程中形成至少一第一变径极限和一第二变径极限,所述第一变径极限下的多组所述变径筋组贴合于所述主体钢筋笼,所述第二变径极限下的多组所述变径筋组呈放射状发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副为连接铰,包括相互铆接的第一铆支脚和第二铆支脚,所述第一联系筋连接于所述第一铆支脚,所述第二联系筋连接于所述第二铆支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扩底桩的可变径钢筋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铆支脚的第一端设有一字型铆板,所述第二铆支脚的第一端设有U型铆板,所述一字型铆板和所述U型铆板上分别开设有铆钉孔,所述一字型铆板插设于所述U型铆板的开口侧,使所述一字型铆板和所述U型铆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广超陈新喜王俊佚唐伟伟杨正勇危鼎李赟雷克李景阳周俊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