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高速铁路路基防排水处理及支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及其铺设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我国高速铁路与客运专线铁路迅速发展,路基作为铁路轨道的基础,其平顺性、均匀性与长期稳定性对于确保高速列车安全运营至关重要。现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自上而下依次为:无砟轨道板及缓冲层、底座板(钢筋混凝土)、基床表层(级配碎石)、基床底层及路基土体;为防止降雨及表面水进入路基本体影响高铁路基的承载力和长期稳定性,对于线间与路肩部分,通常设置纤维混凝土层以实现对基床的防水封闭保护,同时在线间以一定间隔设置集水井与横向排水管以将线间雨水排出路基。多年的高铁建设实践表明,由于施工技术限制,实际施工时级配碎石层较难确保处于最佳含水率,其承载力不容易达到最优化,导致路基所提供的纵向支承刚度不均匀,且表面平整性难以控制;为增加基床表层级配碎石的承载力和整体性,工程中也采用了掺加一定量水泥的措施,这导致级配碎石层的刚度增加、抗裂性与渗透性受到一定影响。而综合现有高速运营情况看,很多运营的高铁线路其纤维混凝土防水封闭层均存在开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包括沥青碎石排水层、粘结层、密实沥青混凝土防水层,利用大空隙沥青碎石的排水性能和密实沥青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将基床表层降水快速排出轨道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包括沥青碎石排水层、粘结层、密实沥青混凝土防水层,利用大空隙沥青碎石的排水性能和密实沥青混凝土的防水性能将基床表层降水快速排出轨道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沥青碎石排水层厚15-30cm,沿轨道支承层两侧各超宽30cm铺设;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防水层厚5-10cm,沿基床全断面铺设,横坡度为4%,粘结层用量为0.3~1.5kg/m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碎石和密实沥青混凝土包括SBS改性沥青、特种添加剂、符合级配要求的粗集料、细集料和填料,所述粘结层采用阳离子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或热熔型沥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碎石排水层、密实型沥青混凝土防水层通过热拌热铺并经碾压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碎石的空隙率为7%-15%,所述密实型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为1-3%,且性能要求为:马歇尔稳定度不小于10kN,低温弯曲应变不低于2500με,线收缩系数不大于30μm/(m·℃),15℃时动态模量不小于10000MPa,40℃时动态模量不小于2000MPa,40℃时0.1MPa、10Hz、100万次的动态压缩蠕变的累积变形不超过1mm,常温时10Hz、200μm疲劳寿命超过100万次,冻融劈裂强度比不低于85%;排水层与防水层间粘结强度不低于0.2MPa,剪切强度不低于0.6MPa。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特种添加剂为外观为淡黄色或黑色颗粒,在沥青碎石和沥青混凝土拌和过程中直接投入拌合楼内进行拌合,掺量为沥青用量的4%~1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其特征在于:沥青碎石排水层路肩部分设置4%的坡度,沥青混凝土防水层设置为单人字坡,坡度4%的结构形式。8.一种新型的铁路基床表层结构的铺设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平整并清扫基床底层顶面,喷洒1.0~2.0kg/m2的快裂型乳化沥青或改性乳化沥青,待乳化沥青不粘轮后开始准备防水层的施工;(2)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华,徐琪烽,黄卫,杨军,符庆宏,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