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4621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高压气导入管(10)、外壳(1)和污水进水管(6);所述外壳(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所述污水进水管(6)穿过外壳(1)的侧壁,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二滤网(3)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1)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7);所述污泥挡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污水导出管(11),污水导出管(11)与外壳(1)的内部联通;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穿过外壳(1)的顶端面,高压气导入管(10)与外壳(1)顶端面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for improving aeration efficiency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aeration, including high pressure gas introduction pipe (10), shell (1) and a sewage inlet pipe (6); the housing (1) in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lter (2) and second mesh (3); the water inlet pipe (6) through the housing (1) of the side wall, a sewage inlet pipe (6) of the end opening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screen (3) and below the sewage inlet pipe (6) at the end of the opening toward the housing (1) inside the bottom surface; the first filter (2) and second (3) filter the sludg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affle plate (7); the sludge baffle (7)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holes; the outer shell (1)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wage outlet pipe (11), sewage outlet pipe (11) and the housing (1) inside the Unicom; high pressure gas introduction pipe (10) Through the top end of the shell (1), the high-pressure gas introduction tube (10) is connected with the top end of the shell (1).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我们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剧发展,近几年间,我国的水污染现象变得越来越越严重,这些污染后的水源若直接排放至江河中,将会直接对江河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一般情况下都是通过管道将其集中引流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至江河中。现有技术中一般会通过曝气增加污水中的含氧量以降低污水中的厌氧菌的含量。而现有技术中的曝气方式一般采用敞开式曝气池的方式进行曝气,这种曝气方式在污水中的溶氧速度较慢,影响了曝气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采用敞开式曝气池的方式进行曝气,这种曝气方式在污水中的溶氧速度较慢,影响了曝气的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高压气导入管、外壳和污水进水管;所述外壳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污水进水管穿过外壳的侧壁,污水进水管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二滤网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所述污泥挡板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污水导出管,污水导出管与外壳的内部联通;所述高压气导入管穿过外壳的顶端面,高压气导入管与外壳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高压气导入管设置于外壳内的一端连接有圆盘状的高压导气盘,高压导气盘上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水孔,高压导气盘内设置有导气腔体,导气腔体与高压气导入管联通;所述高压导气盘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与导气腔体联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进入到外壳内下部,随着外壳内污水进入量的增加,外壳内的污水由外壳内下部向外壳内上部流动。高压气导入管设置于外壳的顶端面,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导入管由外壳上部注入并向外壳内,并且导气腔体将高压气体分配至通孔,使得高压气通过通孔向下导入到污水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污水与高压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高压气中的氧气分子与污水的分子摩擦加大,氧气更加容易溶于污水中,加快了氧气的溶解速度,进而加快了污水的溶氧速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进入外壳内向上运动,在污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二滤网过滤污水中颗粒直径较大的杂质,并且通过污泥挡板降低通过污泥挡板的污水的流速,使得污泥得以沉淀,第一滤网进一步过滤污水中的污泥和絮状物。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高压导气盘下端面的通孔连接有下部导气管,下部导气管与导气腔体联通。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下部导气管上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气管,辅助导气管与下部导气管联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辅助导气管使得高压气能够运动到到离高压气导入管表面较远的区域,增加污水与高压气混合的均匀度。辅助导气管的端部开口可以设置为朝向外壳底端面,这样使得高压气在离开辅助导气管后能够继续向下流动,增加通过辅助导气管导出的高压气与污水的摩擦。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下部导气管上设置有若干搅拌叶片,搅拌叶片设置于相邻的两个辅助导气管之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高压气导入管可以连接皮带式的旋转动力机构,这样高压气导入管可以转动,在高压气导入管转动过程中,搅拌叶片搅拌污水,增加污水与高压气的摩擦。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泥挡板为圆锥形挡板,污泥挡板的圆锥形底端面朝向外壳的内部底端面。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泥挡板的通孔上连接有污泥挡板导管,污泥挡板导管设置于污泥挡板的上端面。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污水进水管位于外壳内的一端连接有喇叭状的导管口。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导管口的下方设置有导管挡板,导管挡板为喇叭状,导管挡板的喇叭开口朝向外壳的内部底端面。优化的,上述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外壳的底端面为圆锥形,外壳的底端面上连接有污泥导管,污泥导管上设置有截止阀。将外壳的底端面设置为圆锥形能够更加方便沉淀的污泥流出外壳。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进入到外壳内下部,随着外壳内污水进入量的增加,外壳内的污水由外壳内下部向外壳内上部流动。高压气导入管设置于外壳的顶端面,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导入管由外壳上部注入并向外壳内,并且导气腔体将高压气体分配至通孔,使得高压气通过通孔向下导入到污水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污水与高压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高压气中的氧气分子与污水的分子摩擦加大,氧气更加容易溶于污水中,加快了氧气的溶解速度,进而加快了污水的溶氧速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包括高压气导入管10、外壳1和污水进水管6;所述外壳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所述污水进水管6穿过外壳1的侧壁,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二滤网3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1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7;所述污泥挡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污水导出管11,污水导出管11与外壳1的内部联通;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穿过外壳1的顶端面,高压气导入管10与外壳1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设置于外壳1内的一端连接有圆盘状的高压导气盘12,高压导气盘12上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水孔13,高压导气盘12内设置有导气腔体14,导气腔体14与高压气导入管10联通;所述高压导气盘1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与导气腔体14联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通过污水进水管6进入到外壳1内下部,随着外壳1内污水进入量的增加,外壳1内的污水由外壳1内下部向外壳1内上部流动。高压气导入管10设置于外壳1的顶端面,高压气体通过高压气导入管10由外壳1上部注入并向外壳1内,并且导气腔体14将高压气体分配至通孔,使得高压气通过通孔向下导入到污水内。通过这样的方式,污水与高压气的流动方向相反,这样高压气中的氧气分子与污水的分子摩擦加大,氧气更加容易溶于污水中,加快了氧气的溶解速度,进而加快了污水的溶氧速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污水进入外壳1内向上运动,在污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首先通过第二滤网3过滤污水中颗粒直径较大的杂质,并且通过污泥挡板7降低通过污泥挡板7的污水的流速,使得污泥得以沉淀,第一滤网2进一步过滤污水中的污泥和絮状物。所述高压导气盘12下端面的通孔连接有下部导气管15,下部导气管15与导气腔体14联通。所述下部导气管15上设置有若干辅助导气管16,辅助导气管16与下部导气管15联通。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辅助导气管16使得高压气能够运动到到离高压气导入管10表面较远的区域,增加污水与高压气混合的均匀度。辅助导气管16的端部开口可以设置为朝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导入管(10)、外壳(1)和污水进水管(6);所述外壳(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所述污水进水管(6)穿过外壳(1)的侧壁,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二滤网(3)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1)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7);所述污泥挡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污水导出管(11),污水导出管(11)与外壳(1)的内部联通;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穿过外壳(1)的顶端面,高压气导入管(10)与外壳(1)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设置于外壳(1)内的一端连接有圆盘状的高压导气盘(12),高压导气盘(12)上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水孔(13),高压导气盘(12)内设置有导气腔体(14),导气腔体(14)与高压气导入管(10)联通;所述高压导气盘(1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与导气腔体(14)联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压气导入管(10)、外壳(1)和污水进水管(6);所述外壳(1)内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所述污水进水管(6)穿过外壳(1)的侧壁,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设置于第二滤网(3)的下方并且污水进水管(6)的端部开口朝向外壳(1)内部底端面;所述第一滤网(2)和第二滤网(3)之间设置有污泥挡板(7);所述污泥挡板(7)上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外壳(1)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污水导出管(11),污水导出管(11)与外壳(1)的内部联通;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穿过外壳(1)的顶端面,高压气导入管(10)与外壳(1)顶端面转动连接;所述高压气导入管(10)设置于外壳(1)内的一端连接有圆盘状的高压导气盘(12),高压导气盘(12)上设置有若干污水导水孔(13),高压导气盘(12)内设置有导气腔体(14),导气腔体(14)与高压气导入管(10)联通;所述高压导气盘(1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若干通孔,通孔与导气腔体(14)联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导气盘(12)下端面的通孔连接有下部导气管(15),下部导气管(15)与导气腔体(14)联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曝气效率的污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瑞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