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462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8 0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段设置有初滤腔体(2)和污泥沉淀腔体(3),外壳(1)内部上段设置有浮油分离腔体(4)和加氧腔体(5),加氧腔体(5)设置于浮油分离腔体(4)的侧部,浮油分离腔体(4)与加氧腔体(5)之间设置有过滤腔体(6);所述初滤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7),初滤腔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初滤导管(8),初滤导管(8)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内,污水进水管(7)穿过初滤腔体(2)的侧壁,初滤腔体(2)内设置有初滤滤网(9);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上部,污泥沉淀腔体(3)上端面设置有隔离罩(10)。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A multi cavity sewage treatment system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591a\u8154\u4f53\u6c61\u6c34\u5904\u7406\u7cfb\u7edf\uff0c\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1a\u5305\u62ec\u5916\u58f3\uff081\uff09\uff1b\u6240\u8ff0\u5916\u58f3\uff081\uff09\u7684\u5185\u90e8\u4e0b\u6bb5\u8bbe\u7f6e\u6709\u521d\u6ee4\u8154\u4f53\uff082\uff09\u548c\u6c61\u6ce5\u6c89\u6dc0\u8154\u4f53\uff083\uff09\uff0c\u5916\u58f3\uff081\uff09\u5185\u90e8\u4e0a\u6bb5\u8bbe\u7f6e\u6709\u6d6e\u6cb9\u5206\u79bb\u8154\u4f53\uff084\uff09\u548c\u52a0\u6c27\u8154\u4f53\uff085\uff09\uff0c\u52a0\u6c27\u8154\u4f53\uff085\uff09\u8bbe\u7f6e\u4e8e\u6d6e\u6cb9\u5206\u79bb\u8154\u4f53\uff084\uff09\u7684\u4fa7\u90e8\uff0c\u6d6e\u6cb9\u5206\u79bb\u8154\u4f53\uff084\uff09\u4e0e\u52a0\u6c27\u8154\u4f53\uff085\uff09\u4e4b\u95f4\u8bbe\u7f6e\u6709\u8fc7\u6ee4\u8154\u4f53\uff086\uff09\uff1b\u6240\u8ff0\u521d\u6ee4\u8154\u4f53\uff082\uff09\u7684\u4e00\u7aef\u8bbe\u7f6e\u6709\u6c61\u6c34\u8fdb\u6c34\u7ba1\uff087\uff09\uff0c\u521d\u6ee4\u8154\u4f53\uff082\uff09\u7684\u53e6\u4e00\u7aef\u8fde\u63a5\u6709\u521d\u6ee4\u5bfc\u7ba1\uff088\uff09\uff0c\u521d\u6ee4\u5bfc\u7ba1\uff088\uff09\u8bbe\u7f6e\u4e8e\u6c61\u6ce5\u6c89\u6dc0\u8154\u4f53\uff083\uff09\u5185\uff0c\u6c61\u6c34\u8fdb\u6c34\u7ba1\uff087\uff09\u7a7f\u8fc7\u521d\u6ee4\u8154\u4f53\uff082\uff09\u7684\u4fa7\u58c1\uff0c\u521d\u6ee4\u8154\u4f53\uff082\uff09\u5185\u8bbe\u7f6e\u6709\u521d\u6ee4\u6ee4\u7f51\uff089\uff09\uff1b\u6240\u8ff0\u6d6e\u6cb9\u5206\u79bb\u8154 The body (4) is set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sludge precipitating cavity (3), and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sludge precipitating cavity (3) is provided with an isolating cover (10).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it can overcome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structure design is reasonable and nov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主要是粪便和洗涤污水。城市每人每日排出的生活污水量为150—400L,其量与生活水平有密切关系。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如纤维素、淀粉、糖类和脂肪蛋白质等;也常含有病原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无机盐类的氯化物、硫酸盐、磷酸盐、碳酸氢盐和钠、钾、钙、镁等。总的特点是含氮、含硫和含磷高,在厌氧细菌作用下,易生恶臭物质。现有技术的污水处理过程中,由于污水中的污泥、油类物质含量较大,在滤网过滤过程中,粘结于滤网表面的污泥和油质容易混合为黏度较大油泥混合物,使得滤网表面大部分面积被遮盖,影响了污水的过滤效果,并且较难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污水中的污泥、油类物质含量较大,在滤网过滤过程中,粘结于滤网表面的污泥和油质容易混合为黏度较大油泥混合物,使得滤网表面大部分面积被遮盖,影响了污水的过滤效果,并且较难清理”的问题,提供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下段设置有初滤腔体和污泥沉淀腔体,外壳内部上段设置有浮油分离腔体和加氧腔体,加氧腔体设置于浮油分离腔体的侧部,浮油分离腔体与加氧腔体之间设置有过滤腔体;所述初滤腔体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初滤腔体的另一端连接有初滤导管,初滤导管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内,污水进水管穿过初滤腔体的侧壁,初滤腔体内设置有初滤滤网;所述浮油分离腔体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上部,污泥沉淀腔体上端面设置有隔离罩,污泥沉淀腔体通过隔离罩与浮油分离腔体联通,隔离罩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滤网,初滤导管的端部开口朝向污泥沉淀腔体的内部下端面;所述过滤腔体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过滤腔体通过连接通孔与浮油分离腔体、加氧腔体联通;所述过滤腔体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膜;所述浮油分离腔体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浮油吸收管,加氧腔体内设置有加氧管。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初滤腔体、污泥沉淀腔体、浮油分离腔体、加氧腔体,污水依次通过上述四个腔体,为了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高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初滤腔体、污泥沉淀腔体、浮油分离腔体、加氧腔体按照两层上下排列的方式,初滤腔体和污泥沉淀腔体并排设置于下层,浮油分离腔体、加氧腔体并排设置于上层,相对于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处理系统的高度。初滤腔体通过初滤滤网将污水中颗粒直径较大的固体垃圾过滤。污水经过初滤滤网的过滤后,通过初滤导管导入到污泥沉淀腔体,在污泥沉淀腔体内将污泥沉淀,并通过污泥滤网将污水中的污泥过滤,防止污泥进入到浮油分离腔体,并且通过隔离罩降低通过污泥沉淀腔体进入到浮油分离腔体的污水的流速。浮油分离腔体的浮油吸收管吸收漂浮于腔体内的污水表面的油质,吸油过后的污水经过过滤腔体的过滤,过滤掉水中大部分无机物污染物质。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到加氧腔体,通过加氧的方式增加污水中的氧含量,杀灭污水中的厌氧菌,经过加氧处理后排出经过处理的污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污水通过过滤腔体之前现对污水中的污泥和油质进行过滤,防止污泥和油质堆积于滤网表面。优化的,上述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初滤导管上设置有若干冲洗导管,冲洗导管的端部开口朝向污泥滤网的下端面。优化的,上述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相邻的两个冲洗导管的轴线呈度夹角。冲洗导管能够冲洗污泥滤网,防止污泥滤网因污泥过多造成堵塞。相邻的两个冲洗导管的轴线呈度夹角能够使得通过冲洗导管喷出的冲洗水的冲洗范围加大。优化的,上述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隔离罩为锥形罩,隔离罩的锥形底端面朝向污泥沉淀腔体内部底端面,隔离罩的锥形顶端开口。优化的,上述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浮油吸收管的下端连接有吸油罩。优化的,上述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浮油分离腔体上端面上设置有固定套管,固定套管穿过浮油分离腔体的顶端面,浮油吸收管套接于固定套管内,浮油吸收管的外壁与固定套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直线运动轴承。优化的,上述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所述吸油罩的内表面上设置有若干浮球。通过浮球的作用,吸油罩能够随油面的高低而变化。浮油吸收管通过直线运动轴承在固定套管内上下滑动从而调整吸收高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污水通过过滤腔体之前现对污水中的污泥和油质进行过滤,防止污泥和油质堆积于滤网表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段设置有初滤腔体2和污泥沉淀腔体3,外壳1内部上段设置有浮油分离腔体4和加氧腔体5,加氧腔体5设置于浮油分离腔体4的侧部,浮油分离腔体4与加氧腔体5之间设置有过滤腔体6;所述初滤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7,初滤腔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初滤导管8,初滤导管8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内,污水进水管7穿过初滤腔体2的侧壁,初滤腔体2内设置有初滤滤网9;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上部,污泥沉淀腔体3上端面设置有隔离罩10,污泥沉淀腔体3通过隔离罩10与浮油分离腔体4联通,隔离罩10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滤网11,初滤导管8的端部开口朝向污泥沉淀腔体3的内部下端面;所述过滤腔体6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13,过滤腔体6通过连接通孔13与浮油分离腔体4、加氧腔体5联通;所述过滤腔体6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膜14;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浮油吸收管15,加氧腔体5内设置有加氧管1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初滤腔体2、污泥沉淀腔体3、浮油分离腔体4、加氧腔体5,污水依次通过上述四个腔体,为了降低污水处理系统的整体高度,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将初滤腔体2、污泥沉淀腔体3、浮油分离腔体4、加氧腔体5按照两层上下排列的方式,初滤腔体2和污泥沉淀腔体3并排设置于下层,浮油分离腔体4、加氧腔体5并排设置于上层,相对于由上至下依次排列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降低处理系统的高度。初滤腔体2通过初滤滤网9将污水中颗粒直径较大的固体垃圾过滤。污水经过初滤滤网9的过滤后,通过初滤导管8导入到污泥沉淀腔体3,在污泥沉淀腔体3内将污泥沉淀,并通过污泥滤网11将污水中的污泥过滤,防止污泥进入到浮油分离腔体4,并且通过隔离罩10降低通过污泥沉淀腔体3进入到浮油分离腔体4的污水的流速。浮油分离腔体4的浮油吸收管15吸收漂浮于腔体内的污水表面的油质,吸油过后的污水经过过滤腔体6的过滤,过滤掉水中大部分无机物污染物质。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到加氧腔体5,通过加氧的方式增加污水中的氧含量,杀灭污水中的厌氧菌,经过加氧处理后排出经过处理的污水。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在污水通过过滤腔体6之前现对污水中的污泥和油质进行过滤,防止污泥和油质堆积于滤网表面。所述初滤导管8上设置有若干冲洗导管12,冲洗导管12的端部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段设置有初滤腔体(2)和污泥沉淀腔体(3),外壳(1)内部上段设置有浮油分离腔体(4)和加氧腔体(5),加氧腔体(5)设置于浮油分离腔体(4)的侧部,浮油分离腔体(4)与加氧腔体(5)之间设置有过滤腔体(6);所述初滤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7),初滤腔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初滤导管(8),初滤导管(8)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内,污水进水管(7)穿过初滤腔体(2)的侧壁,初滤腔体(2)内设置有初滤滤网(9);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上部,污泥沉淀腔体(3)上端面设置有隔离罩(10),污泥沉淀腔体(3)通过隔离罩(10)与浮油分离腔体(4)联通,隔离罩(10)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滤网(11),初滤导管(8)的端部开口朝向污泥沉淀腔体(3)的内部下端面;所述过滤腔体(6)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13),过滤腔体(6)通过连接通孔(13)与浮油分离腔体(4)、加氧腔体(5)联通;所述过滤腔体(6)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膜(14);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的上端面上设置有浮油吸收管(15),加氧腔体(5)内设置有加氧管(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腔体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下段设置有初滤腔体(2)和污泥沉淀腔体(3),外壳(1)内部上段设置有浮油分离腔体(4)和加氧腔体(5),加氧腔体(5)设置于浮油分离腔体(4)的侧部,浮油分离腔体(4)与加氧腔体(5)之间设置有过滤腔体(6);所述初滤腔体(2)的一端设置有污水进水管(7),初滤腔体(2)的另一端连接有初滤导管(8),初滤导管(8)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内,污水进水管(7)穿过初滤腔体(2)的侧壁,初滤腔体(2)内设置有初滤滤网(9);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设置于污泥沉淀腔体(3)上部,污泥沉淀腔体(3)上端面设置有隔离罩(10),污泥沉淀腔体(3)通过隔离罩(10)与浮油分离腔体(4)联通,隔离罩(10)的下部设置有污泥滤网(11),初滤导管(8)的端部开口朝向污泥沉淀腔体(3)的内部下端面;所述过滤腔体(6)的两侧侧面上分别设置有若干连接通孔(13),过滤腔体(6)通过连接通孔(13)与浮油分离腔体(4)、加氧腔体(5)联通;所述过滤腔体(6)内设置有若干层过滤膜(14);所述浮油分离腔体(4)的上端面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瑞焱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