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孔板、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99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能够与目的对应地变更液滴尺寸,商品性优秀的喷射孔板、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喷嘴板(51),其形成有小径喷嘴孔(81)、以及与小径喷嘴孔(81)相比直径大地形成,且相对于小径喷嘴孔(81)在墨水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连通于小径喷嘴孔(81)的大径喷嘴孔(82)。

Jet perforated plate, liquid jet head and liquid ejecto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jet hole board, a liquid jet head, and a liquid injection device capable of changing the size of a droplet corresponding to the purpose, and a good commodity.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zzle plate (51), which has a small diameter nozzle hole (81), and a large diameter nozzle hole (82) connected to the downstream nozzle hole (81) on the downstream side of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ink compared with the small diameter nozzle hole (81) compared with the small diameter nozzle hole (8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射孔板、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射孔板、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对被记录介质(例如记录纸等)吐出液滴状的墨水,以对被记录介质记录信息(图像、字符等)的装置,存在具备喷墨头的喷墨打印机。喷墨头具有促动器板和喷嘴板,促动器板形成有被填充墨水的通道,喷嘴板具有与通道内连通的喷嘴孔。在喷墨头中,通过促动器板以吐出通道内的容积扩大缩小的方式变形,通过喷嘴孔吐出填充在通道内的墨水。在此,例如在下列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大径喷嘴孔以及直径比大径喷嘴孔小的小径喷嘴孔形成在喷嘴板上的构成。大径喷嘴孔以及小径喷嘴孔在喷嘴板中例如沿通道的排列方向交替并列地形成。大径喷嘴孔以及小径喷嘴孔分别连通于不同的通道。根据该构成,通过分别从大径喷嘴孔以及小径喷嘴孔吐出墨水,通过大径喷嘴孔吐出为大液滴的墨水,并且从小径喷嘴孔吐出为小液滴的墨水。由此,能够吐出相同颜色且不同液滴尺寸的墨水,能够记录协调性丰富的信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2726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近来,探讨与目的(例如,高速印刷、高分辨率印刷等)对应地变更从喷墨头吐出的墨水的液滴尺寸的构成。作为此种构成,可以考虑对从小径喷嘴孔吐出墨水的小液滴模式、和从大径喷嘴孔吐出墨水的大液滴模式进行切换的构成。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构成中,由于大径喷嘴孔和小径喷嘴孔交替地形成,故与仅仅排列相同直径的喷嘴孔的情况相比,相邻的相同直径的喷嘴孔彼此的排列间距变大。因此,缩窄印刷时的液滴间距存在着极限,难以提高分辨率。另外,在各个喷嘴孔的内表面处作用的表面张力(弯液面强度)根据喷嘴孔的内径而不同。因此,在内径不同的多个喷嘴孔在喷嘴板的同一平面上开口的情况下,难以在各个喷嘴孔中形成适当的弯液面。另外,加大小径喷嘴孔和大径喷嘴孔的内径差以在喷嘴板的同一平面上开口的各个喷嘴孔中形成适当的弯液面是存在极限的。其结果,难以加大小液滴模式和大液滴模式的液滴尺寸之差。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此种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够与目的对应地变更液滴尺寸,商品性优秀的喷射孔板、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喷射孔板具有形成有喷射液体的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的板本体,所述第二喷射孔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一喷射孔大,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射孔在液体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连通于所述第一喷射孔。根据该构成,例如通过变更在喷射孔的上游侧连通的通道内的液体压力,能够变更从液体喷射头喷射的液滴的尺寸。即,在本方式中,能够切换为在第一喷射孔形成了弯液面的状态下喷射小液滴的小液滴模式、以及在第二喷射孔形成了弯液面的状态下喷射大液滴的大液滴模式。在该情况下,在小液滴模式下,与大液滴模式相比,能够缩小一个液滴下的印刷范围。由此,例如通过与大液滴模式相比提高驱动频率,能够缩窄液体喷射头的扫描方向上的液滴间距,能够实现高分辨率印刷。另一方面,在大液滴模式下,与小液滴模式相比能够增大一个液滴下的印刷范围,能够实现高速印刷。如此,由于能够与例如通道内的压力对应地切换小液滴模式和大液滴模式,故能够与目的对应地简单地变更从液体喷射头吐出的液体的液滴尺寸。特别地,在本方式中,由于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在液体的流体方向上连通地形成,故例如与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在板本体的同一平面上交替地开口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窄相邻的相同直径的喷射孔彼此的排列间距。由此,能够缩窄喷射孔的排列方向上的液滴的间距,能够谋求分辨率的提高。另外,本方式的喷射孔板由于相同直径的喷射孔在板本体的同一平面上开口,故与不同内径的多个喷射孔在同一平面上开口的情况相比较,能够在各喷射孔容易地形成最佳的弯液面。另外,由于能够在各喷射孔容易地形成最佳的弯液面,故能够确保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的内径差,能够增大小液滴模式和大液滴模式的液滴尺寸之差。在上述方式中,在所述板本体中,将所述第一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端缘和所述第二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端缘连接的连接面还可以具有亲水性。根据上述方式,例如在从小液滴模式向大液滴模式切换时,能够使从第一喷射孔溢出的液体润湿开到连接面上。由此,能够抑制从第一喷射孔溢出的墨水通过第二喷射孔从第一喷射孔直接(在不润湿开到连接面、第二喷射孔的内表面的情况下)滴落到外部。其结果,在大液滴模式下,能够用液体充满第二喷射孔内。在上述方式中,在所述板本体中,所述第二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开口开口的开口面还可以具有拒水性。根据该构成,由于能够抑制液体在开口面处润湿开的情况,故例如在从小液滴模式向大液滴模式切换时,能够抑制液体从第二喷射孔漏出的情况。在上述方式中,所述板本体还可以具有:第一板,其形成有所述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板,其相对于所述第一板层叠在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侧,且形成有所述第二喷射孔。根据上述方式,能够在将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分别形成于各板后,通过层叠各板来形成喷射孔板。因此,与对一片板形成沿流通方向相连的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的情况相比较,能够简单地制造喷射孔板。在上述方式中,所述板本体还可以具有配置在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之间的中间板,在所述中间板,形成有使所述第一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开口和所述第二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开口连通的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径形成为所述第二喷射孔的内径以上。根据上述方式,能够将通过与第二喷射孔的内表面的相互作用(表面张力等)形成的液体的弯液面容纳在第二喷射孔内(以及连通孔内)。即,由于能够将弯液面的液面配置在第二喷射孔内(以及连通孔内),故能够抑制无法完全将形成于第二喷射孔的弯液面容纳在第二喷射孔内而破坏弯液面的情况。因此,在第二喷射孔中,能够稳定地形成适当的弯液面。另外,由于连通孔将第一喷射孔的下游开口和第二喷射孔的上游开口连通,故在大液滴模式下连通孔内也被液体充满。在该情况下,由于连通孔的内径形成为第二喷射孔的内径以上,故与液体从直径比第二喷射孔小的第一喷射孔直接流入第二喷射孔内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液体顺利地流通到第二喷射孔内。即,由于连通孔作为在第一喷射孔和第二喷射孔之间保持液体的缓冲区起作用,故能够抑制在大液滴模式中发生对第二喷射孔内的液体的供给不足。在上述方式中,所述第二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长度可以比所述第一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长度长。根据该方式,能够将通过与第二喷射孔的内表面的相互作用(表面张力等)形成的液体的弯液面容纳在第二喷射孔内。即,由于能够将弯液面的液面配置在第二喷射孔内,故能够抑制无法完全将弯液面容纳在第二喷射孔内而破坏弯液面的情况。因此,在第二喷射孔中,能够稳定地形成适当的弯液面。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头具有:上述方式的喷射孔板;以及促动器板,其相对于所述喷射孔板配置在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侧,且具有通过所述第一喷射孔与所述第二喷射孔连通的通道。根据上述方式,由于具备上述方式的喷射孔板,故能够提供商品性优秀的液体喷射头。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所涉及的液体喷射装置具备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头。根据上述方式,由于具备上述方式的液体喷射头,故能够提供商品性优秀的液体喷射装置。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方式,能够提供能够与目的对应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喷射孔板、液体喷射头以及液体喷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喷射孔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有喷射液体的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的板本体,所述第二喷射孔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一喷射孔大,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射孔在液体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连通于所述第一喷射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9 JP 2016-1917131.一种喷射孔板,其特征在于,具有形成有喷射液体的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喷射孔的板本体,所述第二喷射孔形成为直径比所述第一喷射孔大,并且相对于所述第一喷射孔在液体的流通方向的下游侧连通于所述第一喷射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射孔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本体中,将所述第一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端缘和所述第二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上游端缘连接的连接面具有亲水性。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射孔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板本体中,所述第二喷射孔中的所述流通方向的下游开口开口的开口面具有拒水性。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射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本体具有:第一板,其形成有所述第一喷射孔;以及第二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色川大城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电子打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