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63986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2:2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芯纸的制备:S2:里纸的制备;S3:芯纸和里纸防潮处理:在芯纸和里纸的上下表面依次涂覆底油和防潮涂料,晾干;底油层可以更好的保护芯纸和里纸,同时加强防潮层的附着力;S4:芯纸和里纸的复合:在芯纸上涂覆胶黏剂,与里纸对压复合成型;S5:面纸的预处理,将面纸进行压光处理后进行胶印,使用抗菌油墨进行印刷;S6:面纸印刷完成后,涂覆防潮涂料;S7:将面纸与芯纸复合成型。通过在面纸、芯纸、里纸制备原材料中加入抗菌材料,使得原纸本身具备抗菌性能,其次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喷涂防潮涂料和抗菌涂料,形成微米级保护层,制备得到防潮抗菌性能优良的扇面材料。

A fan of antibacterial moisture-proof material preparatio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扇子制作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扇子是引风用品,夏令必备之物。中国汉族扇文化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汉民族文化的一个集成部分,它与竹文化、佛教文化有着密切关系。历来中国有"制扇王国"之称。扇子的种类包括羽毛扇、蒲扇、雉扇、团扇、折扇、绢宫扇、泥金扇、黑纸扇、檀香扇等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制扇技艺有江苏苏州檀香扇、浙江杭州王星记扇子、重庆荣昌折扇、四川自贡龚扇、广东新会葵扇、湖州羽毛扇。扇子主要材料是:竹、木、纸、布、象牙、玳瑁、翡翠、飞禽翎毛,其它棕榈叶、槟榔叶、麦秆、蒲草等也能编成或制成各种千姿百态的日用工艺扇,中国一向有在日常器物上施以装饰的传统,于是扇柄扇骨上有雕工,扇面正反上加书画。较早的雕工书画多由普通匠人完成,慢慢地各种有才华富想象的艺术家也来参加,扇子也就此演变成有实用功能的艺术品,使人顿生爱羡之心、宝藏之意,成为今天集藏的一大门类,经能工巧匠精心镂、雕、烫、钻或名人挥毫题诗作画,使扇子艺术身价百倍。因此,往往需要对扇子进行特殊的处理,比如防潮、防虫等,以使得扇子能够保存的更持久,而现有的对扇子的处理方式只是简单的在扇面的表层涂覆防潮等有特定功效的涂料,这种处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较短暂,只能达到暂时的防潮防潮等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只是简单的在扇面的表层涂覆防潮等有特定功效的涂料,这种处理方式起到的效果较短暂,只能达到暂时的防潮防潮等效果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较好防潮抗菌性能的扇面材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在面纸、芯纸、里纸制备原材料中加入抗菌材料,使得原纸本身具备抗菌性能,其次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喷涂防潮涂料和抗菌涂料,形成微米级保护层,制备得到防潮抗菌性能优良的扇面材料。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1:芯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松木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抗菌剂,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芯纸;S2:里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甘蔗渣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加入无机填料,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里纸;S3:芯纸和里纸的防潮处理:在芯纸和里纸的上下表面上依次涂覆底油和防潮涂料形成底油层和防潮层,晾干;底油层可以更好的保护芯纸和里纸,同时加强防潮层的附着力;S4:芯纸和里纸的复合:在芯纸上涂覆胶黏剂,与里纸对压复合成型;S5:面纸的预处理,将面纸进行压光处理后进行胶印,使用抗菌油墨进行印刷;S6:面纸印刷完成后,涂覆防潮涂料;S7:将面纸与芯纸复合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底油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大豆油30-40份、菜籽油20-30份、聚氨酯5-15份、丙烯酸5-12份和丁香3-4份。进一步的,所述底油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大豆油40份、菜籽油30份、聚氨酯15份、丙烯酸12份和丁香33份。进一步的,所述防潮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甘油30-40份、聚氨酯预聚体10-20份、柠檬酸2-10份、乙醇2-10份、松香2-3份、表面活性剂2-13份、香樟木粉5-8份、负离子粉5-8份和木质素12-14份。进一步的,所述防潮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甘油30份、聚氨酯预聚体13份、柠檬酸8份、乙醇8份、松香3份、表面活性剂13份、香樟木粉8份、负离子粉5份和木质素12份。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油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连结料50-60份,填料20-30份,着色剂10-15份,高聚物纳米载体1-5份,柠檬酸1-5份、分散剂1-5份、纳米银5-10份、纳米铜5-10份和纳米锌5-10份。进一步的,所述抗菌油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连结料50份,填料20份,着色剂10份,高聚物纳米载体1份,柠檬酸3份、分散剂1份、纳米银5份、纳米铜5份和纳米锌5份。本专利技术的有意效果在于:通过在面纸、芯纸、里纸制备原材料中加入抗菌材料,使得原纸本身具备抗菌性能,其次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喷涂防潮涂料和抗菌涂料,形成微米级保护层,制备得到防潮抗菌性能优良的扇面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较好防潮抗菌性能的扇面材料的生产工艺,通过在面纸、芯纸、里纸制备原材料中加入抗菌材料,使得原纸本身具备抗菌性能,其次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喷涂防潮涂料和抗菌涂料,形成微米级保护层,制备得到防潮抗菌性能优良的扇面材料。具体而言,包括如下步骤:S1:芯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松木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抗菌剂,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芯纸;S2:里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甘蔗渣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加入无机填料,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里纸;S3:芯纸和里纸的防潮处理:在芯纸和里纸的上下表面上依次涂覆底油和防潮涂料形成底油层和防潮层,晾干;其中:底油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大豆油40份、菜籽油30份、聚氨酯15份、丙烯酸12份和丁香33份;防潮涂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甘油30份、聚氨酯预聚体13份、柠檬酸8份、乙醇8份、松香3份、表面活性剂13份、香樟木粉8份、负离子粉5份和木质素12份;底油层可以更好的保护芯纸和里纸,同时加强防潮层的附着力;S4:芯纸和里纸的复合:在芯纸上涂覆胶黏剂,与里纸对压复合成型;S5:面纸的预处理,将面纸进行压光处理后进行胶印,使用抗菌油墨进行印刷;其中:抗菌油墨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连结料50份,填料20份,着色剂10份,高聚物纳米载体1份,柠檬酸3份、分散剂1份、纳米银5份、纳米铜5份和纳米锌5份;S6:面纸印刷完成后,涂覆防潮涂料;S7:将面纸与芯纸复合成型。通过在面纸、芯纸、里纸制备原材料中加入抗菌材料,使得原纸本身具备抗菌性能,其次在面纸、芯纸、里纸之间喷涂防潮涂料和抗菌涂料,形成微米级保护层,制备得到防潮抗菌性能优良的扇面材料。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芯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松木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抗菌剂,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芯纸;S2:里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甘蔗渣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加入无机填料,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里纸;S3:芯纸和里纸的防潮处理:在芯纸和里纸的上下表面上依次涂覆底油和防潮涂料形成底油层和防潮层,晾干;底油层可以更好的保护芯纸和里纸,同时加强防潮层的附着力;S4:芯纸和里纸的复合:在芯纸上涂覆胶黏剂,与里纸对压复合成型;S5:面纸的预处理,将面纸进行压光处理后进行胶印,使用抗菌油墨进行印刷;S6:面纸印刷完成后,涂覆防潮涂料;S7:将面纸与芯纸复合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芯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松木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得到悬浮液,再加入抗菌剂,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芯纸;S2:里纸的制备:在原木浆中加入5-10wt%的甘蔗渣浆或草浆,搅拌均匀,加入无机填料,经搅拌剪切后进一步制备里纸;S3:芯纸和里纸的防潮处理:在芯纸和里纸的上下表面上依次涂覆底油和防潮涂料形成底油层和防潮层,晾干;底油层可以更好的保护芯纸和里纸,同时加强防潮层的附着力;S4:芯纸和里纸的复合:在芯纸上涂覆胶黏剂,与里纸对压复合成型;S5:面纸的预处理,将面纸进行压光处理后进行胶印,使用抗菌油墨进行印刷;S6:面纸印刷完成后,涂覆防潮涂料;S7:将面纸与芯纸复合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油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大豆油30-40份、菜籽油20-30份、聚氨酯5-15份、丙烯酸5-12份和丁香3-4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防潮扇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油包括如下质量份的组分:大豆油40份、菜籽油30份、聚氨酯15份、丙烯酸12份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梅香雅筑工艺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