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772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55
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坐落在基座上的炉体的右端具有真空接管与真空系统连接,左端设有的床座上水平设有同轴联接的第一电主轴和集电装置,集电装置上同轴联接有传动轴,传动轴密封伸入炉体左部并通过集电装置导流,棒状坯料支撑在炉体内左部,且棒状坯料的尾端与传动轴的前端联接,炉体内右部水平设有转移弧等离子枪;基座上端的垂直升降机构上垂直安装有第二电主轴,第二电主轴密封伸入炉体下部且其上端同轴联接有旋转电极,旋转电极位于棒状坯料前端的正下方,旋转电极的两侧对称倾斜布置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旋转电极和导电分离,将熔化和甩出分离,提高细粉率和生产效率。

A device for making spherical powder with a compound rotating electrode

A device for manufacturing spherical powder composite rotating electrode, is located on the base of the furnace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right end of the vacuum nozzle vacuum system, with the left bed seat is horizontally provided with a coaxial connection the first electric spindle and collector device, the collector device is coaxially connected with a drive shaft, the drive shaft seal into the furnace the body left and through the collector for diversion, support in the left column shaped billets in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front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end of the transmission shaft is provided with a column shaped billets, transferred arc plasma torch furnace body right; the upper end of the base of vertical lifting mechanism is vertically arranged on second spindle, second spindle seal in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furnace body and the the upp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axial rotating electrode, just below the rotating electrode is located on the front end of the rod blank, rotating electrode obliquely arranged symmetrically on both sides of two non transferred arc plasma torch. The utility model separates the rotating electrode from the electric conduction, and will melt and separate out the separ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fine powder rat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
本技术属于粉末冶金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
技术介绍
生产金属球形粉末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喷吹法;旋转盘法;旋转电极法。对于后两者,理论上已经证明,粉末的直径和转速、电极直径的关系:希望粉末的粒度小,就要提高转速或加大电极直径喷吹法是用高压氩气将熔化的金属吹成液滴,液滴在空中飞行时冷却成球形。这种方法可以生产很细的粉,但球的形状不好,有空泡现象。旋转盘法在低熔点金属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如生产锡球形粉。旋转盘水平放置并高速旋转,锡液从上方流入旋转盘的中央,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四周飞去,在空中形成球形粉。要生产钛这样的高熔点金属的球形粉,旋转盘必须是铜的,并要水冷。高温钛液体和水冷的铜盘接触,接触面很快形变成固态。必须保证钛液体凝固前液体飞出去,在技术上有难度,未见有工业化生产。旋转电极法已有50年左右的历史,但有几个大的缺点:1、转速较低,一般不超过12000转/分。2、振动严重,轴承极易损坏。3、使用碳刷导电,碳刷和集电极接触,摩擦发热,尽管采取喷水等措施,当转速高了以后,超过碳刷允许的线速度,容易引起故障。这三大缺点使得设备的故障率很高,生产时间大部分用于更换轴承和修理设备。一般的班产量20公斤左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将旋转电极和导电分离,将熔化和甩出分离,通过加大旋转电极的直径,提高细粉率。减少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包括炉体,且炉体坐落在基座上;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右端具有真空接管与真空系统连接,左端设有床座,所述床座上端面的导轨上水平设有第一电主轴和集电装置,所述第一电主轴上同轴联接有集电装置,所述集电装置上同轴联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密封伸入炉体左部并通过集电装置导流,棒状坯料通过水平导向装置支撑在炉体内左部,且棒状坯料的尾端与传动轴的前端联接;所述炉体内右部水平设有转移弧等离子枪,且转移弧等离子枪、棒状坯料及传动轴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基座的上端安装有垂直升降机构,所述垂直升降机构上垂直安装有第二电主轴,所述第二电主轴密封伸入炉体下部且其上端同轴联接有旋转电极,所述旋转电极位于棒状坯料前端的正下方,所述旋转电极的两侧倾斜布置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且非转移弧等离子枪沿旋转电极上端面1/2半径切向方向对称布局。所述炉体的上端具有炉盖,所述炉盖上装有等离子枪移动装置和测量装置,所述转移弧等离子枪安装在等离子枪移动装置的下方。所述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工作端向下倾斜30-45度对称布置在旋转电极的两侧,且通过设置在炉盖上的控制机构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所述第二电主轴(16)的上端具有锥形连接孔(13),所述旋转电极(18)的下端具有锥形连接头(17),通过连接头(17)插入连接孔(13)将第二电主轴(16)与旋转电极(18)同轴联接。所述炉体(2)的底部设有卷龙式收集装置(15),所述炉体(2)的下方连接有出料仓(14),通过卷龙式收集装置(15)将球形粉料刮入出料仓(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1、本技术将旋转电极和导电分离,集电装置不再是高速旋转,碳刷不再受线速度的限制,可靠性和寿命得到大幅提升。2、本技术将熔化和甩出分离,熔化需要很高的功率。氩气的非转移弧等离子枪很难做到大功率,而转移弧等离子枪可以做到大功率。旋转电极用非转移弧离子枪来补热,小功率即可。3、本技术将铜制旋转盘改为钛盘(即旋转电极),不用水冷,克服使用铜制旋转盘生产钛球形粉时带来的难题。进而通过加大旋转电极的直径,提高细粉率。4、本技术旋转电极和和电主轴相连的部分做成锥形,和电主轴的配合靠锥度,不用螺纹连接,这样的连接方法使误差最小。这样旋转电极在高速转动时的振动,可以达到控制水平。5、本技术通过坯料的慢速旋转,通过调节转移弧等离子枪的位置,使坯料的截面循序熔化,较小的功率可以熔化大截面坯料。6、本技术旋转电极是自耗的,电极长度减到一定的高度必须更换。虽然生产过程是不连续的,必须更换旋转电极。但如果电极的直径120mm,消耗长度200mm,重量10.2公斤,坯料的直径100mm,长度2600mm,重量91.8公斤,每一个周期的产量为102公斤,仍然是高效率。7、已有技术要求坯料的外径要一致,表面粗造度在1.6左右。而本技术没有这样的要求,坯料可以由多个短料焊接而成,对焊缝不必处理。大大提高原料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的布局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旋转电极与第二电主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1、2、3描述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包括炉体2,且炉体2坐落在基座1上;所述炉体2的右端具有真空接管3与真空系统连接,左端设有床座12,所述床座12上端面的导轨上水平设有第一电主轴11和集电装置10,所述第一电主轴11上同轴联接有集电装置10,所述集电装置10上同轴联接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密封伸入炉体2左部并通过集电装置10导流,棒状坯料21通过水平导向装置22支撑在炉体2内左部,且棒状坯料21的尾端与传动轴9的前端联接;所述炉体2内右部水平设有转移弧等离子枪20,且转移弧等离子枪20、棒状坯料21及传动轴9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垂直升降机构8,所述垂直升降机构8上垂直安装有第二电主轴16,所述第二电主轴16密封伸入炉体2下部且其上端同轴联接有旋转电极18,所述旋转电极18位于棒状坯料21前端的正下方,所述旋转电极18的两侧倾斜布置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且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沿旋转电极18上端面1/2半径切向方向对称布局。所述炉体2的上端具有炉盖4,所述炉盖4上装有等离子枪移动装置5和测量装置6,所述转移弧等离子枪20安装在等离子枪移动装置5的下方。所述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工作端向下倾斜30-45度对称布置在旋转电极18的两侧,且通过设置在炉盖4上的控制机构24进行高度和角度的调整。所述第二电主轴16的上端具有锥形连接孔13,所述旋转电极18的下端具有锥形连接头17,通过连接头17插入连接孔13将第二电主轴16与旋转电极18同轴联接。所述炉体2的底部设有卷龙式收集装置15,所述炉体2的下方连接有出料仓14,通过卷龙式收集装置15将球形粉料刮入出料仓14。工作原理:打开料仓门23将棒状坯料21放置在导向装置22上,通过床座12上的滚珠丝杠进给装置及第一电主轴11带动棒状坯料21向前慢速旋转运动,到达预定位置后,关闭料仓门23。棒状坯料21对面装有的转移弧等离子枪20发射的等离子弧使坯料熔化,熔化的液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成线状(或滴状)落入下方旋转电极18上端面的中央。旋转电极18在初始阶段,由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来预热达到一定温度。液体落下后,在旋转电极18高速旋转的作用下成膜并向周边运动,在旋转电极18的边缘附近膜分裂成细小液滴,飞向空中。在空中液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形成球形。球化后落在炉体下面的沟槽里,通过卷龙式收集装置15,将粉料刮入出料仓14。由于使用非旋转等离子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包括炉体(2),且炉体(2)坐落在基座(1)上;其特征是:所述炉体(2)的右端具有真空接管(3)与真空系统连接,左端设有床座(12),所述床座(12)上端面的导轨上水平设有第一电主轴(11)和集电装置(10),所述第一电主轴(11)上同轴联接有集电装置(10),所述集电装置(10)上同轴联接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密封伸入炉体(2)左部并通过集电装置(10)导流,棒状坯料(21)通过水平导向装置(22)支撑在炉体(2)内左部,且棒状坯料(21)的尾端与传动轴(9)的前端联接;所述炉体(2)内右部水平设有转移弧等离子枪(20),且转移弧等离子枪(20)、棒状坯料(21)及传动轴(9)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垂直升降机构(8),所述垂直升降机构(8)上垂直安装有第二电主轴(16),所述第二电主轴(16)密封伸入炉体(2)下部且其上端同轴联接有旋转电极(18),所述旋转电极(18)位于棒状坯料(21)前端的正下方,所述旋转电极(18)的两侧倾斜布置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且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沿旋转电极(18)上端面1/2半径切向方向对称布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式旋转电极制造球形粉末的设备,包括炉体(2),且炉体(2)坐落在基座(1)上;其特征是:所述炉体(2)的右端具有真空接管(3)与真空系统连接,左端设有床座(12),所述床座(12)上端面的导轨上水平设有第一电主轴(11)和集电装置(10),所述第一电主轴(11)上同轴联接有集电装置(10),所述集电装置(10)上同轴联接有传动轴(9),所述传动轴(9)密封伸入炉体(2)左部并通过集电装置(10)导流,棒状坯料(21)通过水平导向装置(22)支撑在炉体(2)内左部,且棒状坯料(21)的尾端与传动轴(9)的前端联接;所述炉体(2)内右部水平设有转移弧等离子枪(20),且转移弧等离子枪(20)、棒状坯料(21)及传动轴(9)位于同一轴线上;所述基座(1)的上端安装有垂直升降机构(8),所述垂直升降机构(8)上垂直安装有第二电主轴(16),所述第二电主轴(16)密封伸入炉体(2)下部且其上端同轴联接有旋转电极(18),所述旋转电极(18)位于棒状坯料(21)前端的正下方,所述旋转电极(18)的两侧倾斜布置两支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且非转移弧等离子枪(19)沿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宗式佟大新
申请(专利权)人:宝鸡市泛美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