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669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14
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上料盒、上料机械手、正面刷片皮带、第一刷片机构、反面刷片皮带、第二刷片机构和收料盒,所述正面刷片皮带的正面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的反面均设有用于吸附电芯极片的若干真空细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依次分段设置,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的衔接处相互搭接以连续传输电芯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实现电性极片的全自动上料、清理和卸料所有工序,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益高,节省了生产成品,另外采用第一刷片机构和第二刷片机构依次对电性极片的正面和反面单独进行刷粉清理,使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清理效率高,且提高了电芯极片的性能。

An automatic cleaning machine for cleaning the surface of the electrode plate

An automatic brush machine to clean the battery core electrode surface, including the operating table, set on the operating table on the material box, feeding manipulator, positive brush belt, first brush mechanism, negative brush belt, second brush mechanism and the material receiving box, the front side of the front side of the brush plate opposite the belt and the negative brush belt are provided for the plurality of vacuum adsorption pore electric core pole piec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rush brush belt belt are segmented connection settings, and the positive and negative brush brush belt belt connected to the continuous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 core pole piece,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realized electric pole piece automatic feeding, cleaning and discharging all processes,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high automation,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saves the production of finished products, the first brush body and second brush body in turn to the electric pole piece The cleaning is carried out separately in the front and back, so that the cleaning efficienc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high an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 core plate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
本技术涉及电芯极片清理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
技术介绍
自动刷粉机是常用于电芯极片表面颗粒、粉尘、侧边毛刺的清理设备,在自动刷粉机中设有刷片机构以实现对电性极片的清理。目前,行业中的自动刷粉机的清理方式具有以下两种:(1),将电芯极片在水平台面上,通过手工毛刷方式清理表面颗粒、粉尘、侧边毛刺,此方式大量占用人工成本,效率低下;(2),其刷片机构的毛刷采用平行布置,电芯极片从毛刷外径上通过,以进行极片的毛刺清除,此方式只采用一次刷粉电芯极片两边的毛刺,因刷片方向平行而使得电芯极片的毛刺得不到完全有效的清理,因此,该方式清理粉尘的效果不明显,且设备体积大,使用、维护及其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以解决现有极片刷粉工序中极片表面的颗粒、粉尘和毛刺无法清理干净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上料盒、上料机械手、正面刷片皮带、第一刷片机构、反面刷片皮带、第二刷片机构和收料盒,所述正面刷片皮带的正面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的反面均设有用于吸附电芯极片的若干真空细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依次分段设置,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的衔接处相互搭接以连续传输电芯极片;所述上料盒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械手跨设于上料盒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并通过左右移动以实现对电芯极片的上料;所述第一刷片机构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一刷片机构下方的电芯极片的正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刷片机构设置于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二刷片机构上方的电芯极片的反面进行清理;所述收料盒设置在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反面刷片皮带上清理完成的电芯极片进行卸料存放。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面刷片皮带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按传输方向均设有逐渐向上的坡度,且反面刷片皮带搭接在正面刷片皮带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盒包括底板、顶升板、驱动电机和到位传感器,所述底板的中心为镂空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底板下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镂空结构与用于放置电芯极片的顶升板相连,以带动顶升板上下移动并为上料机械手供料,所述底板的四周设有对称分布的围挡以使电芯极片定位并居中在上料盒中间,所述到位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方,以使顶升板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上料机械手的抓取平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撑架、滑移结构、驱动气缸和升降取料结构,所述支撑架跨设于上料盒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所述滑移结构和所述驱动气缸均设置在支撑架上,且驱动气缸的驱动轴与滑移结构相连以带动滑移结构在正面刷片皮带与上料盒之间左右移动,所述升降取料结构设置在滑移结构下端,且升降取料结构下端连接有用于抓取电芯极片的吸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刷片机构和所述第二刷片机构均由安装板、两条平行毛刷、四条交叉毛刷、双面同步带和调速电机组成,所述平行毛刷和所述交叉毛刷均为圆柱形的毛刷辊结构,两条平行毛刷呈平行方向布设于安装板的正面,四条交叉毛刷呈“X”交叉状布设于安装板的正面且位于两条平行毛刷之间;所述安装板上还设有六根垂直于安装板平面的伞齿传动轴,每个伞齿传动轴于安装板的正面对应连接一个平行毛刷或一个交叉毛刷,所有伞齿传动轴于安装板的背面均设有副同步轮;所述调速电机安装在安装板的侧面,且调速电机的转轴于安装板的背面设有主同步轮,所述双面同步带依次套连在主同步轮与各副同步轮上,以使得调速电机通过双面同步带带动各副同步轮转动,并将各副同步轮的水平旋转转换为平行毛刷和交叉毛刷的垂直旋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刷片机构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第一刷片机构数量大于一个时其依次间隔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所述第二刷片机构数量至少为一个,当第二刷片机构数量大于一个时其依次间隔设置于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操作台内还设有电气控制系统,所述电气控制系统包括相互电气连接的PLC、驱动器、工控机和触摸屏,所述PLC还与驱动电机、驱动气缸、调速电机,以及到位传感器电性相连。本技术的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通过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上料盒、上料机械手、正面刷片皮带、第一刷片机构、反面刷片皮带、第二刷片机构和收料盒,所述正面刷片皮带的正面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的反面均设有用于吸附电芯极片的若干真空细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依次分段设置,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的衔接处相互搭接以连续传输电芯极片;所述上料盒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械手跨设于上料盒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并通过左右移动以实现对电芯极片的上料;所述第一刷片机构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一刷片机构下方的电芯极片的正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刷片机构设置于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二刷片机构上方的电芯极片的反面进行清理;所述收料盒设置在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反面刷片皮带上清理完成的电芯极片进行卸料存放,使得本技术可实现电性极片的全自动上料、清理和卸料所有工序,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生产效益高,节省了生产成品,另外由于采用第一刷片机构和第二刷片机构依次对电性极片的正面和反面单独进行刷粉清理,使得本技术清理效率高,且提高了电芯极片的性能。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正面刷片皮带与反面刷片皮带的搭接示意图;图中:1、操作台,2上料盒,3、正面刷片皮带,4、上料机械手,5、第一刷片机构,6、反面刷片皮带,7、第二刷片机构,8、收料盒。图3为本技术中上料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201、底板,202、顶升板,203、驱动电机,204、到位传感器,205、围挡。图4为本技术中上料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301、支撑架,302、驱动气缸,303、滑移结构,304、升降取料结构,305、吸盘。图5-1为本技术中第一刷片机构或第二刷片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2为本技术中第一刷片机构或第二刷片机构的反面结构示意图。图中:501、安装板,502、平行毛刷,503、调速电机,504、吸尘孔,505、交叉毛刷,506、吸尘器,507、双面同步带。本技术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图1为本技术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包括操作台1、设置在操作台1上的上料盒2、上料机械手4、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上料盒、上料机械手、正面刷片皮带、第一刷片机构、反面刷片皮带、第二刷片机构和收料盒,所述正面刷片皮带的正面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的反面均设有用于吸附电芯极片的若干真空细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依次分段设置,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的衔接处相互搭接以连续传输电芯极片;所述上料盒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械手跨设于上料盒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并通过左右移动以实现对电芯极片的上料;所述第一刷片机构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一刷片机构下方的电芯极片的正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刷片机构设置于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二刷片机构上方的电芯极片的反面进行清理;所述收料盒设置在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反面刷片皮带上清理完成的电芯极片进行卸料存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设置在操作台上的上料盒、上料机械手、正面刷片皮带、第一刷片机构、反面刷片皮带、第二刷片机构和收料盒,所述正面刷片皮带的正面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的反面均设有用于吸附电芯极片的若干真空细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依次分段设置,且正面刷片皮带和反面刷片皮带的衔接处相互搭接以连续传输电芯极片;所述上料盒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侧面,所述上料机械手跨设于上料盒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并通过左右移动以实现对电芯极片的上料;所述第一刷片机构设置于正面刷片皮带的上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一刷片机构下方的电芯极片的正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刷片机构设置于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传输时经过第二刷片机构上方的电芯极片的反面进行清理;所述收料盒设置在反面刷片皮带的下方以对反面刷片皮带上清理完成的电芯极片进行卸料存放。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刷片皮带和所述反面刷片皮带按传输方向均设有逐渐向上的坡度,且反面刷片皮带搭接在正面刷片皮带上。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盒包括底板、顶升板、驱动电机和到位传感器,所述底板的中心为镂空结构,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底板下部,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穿过镂空结构与用于放置电芯极片的顶升板相连,以带动顶升板上下移动并为上料机械手供料,所述底板的四周设有对称分布的围挡以使电芯极片定位并居中在上料盒中间,所述到位传感器设置在底板上方,以使顶升板上升的最大高度为上料机械手的抓取平面。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理电芯极片表面的自动刷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料机械手包括支撑架、滑移结构、驱动气缸和升降取料结构,所述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存贵邓勇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鹏泰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