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65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选装置,包括外壳体、主电机、主轴、上分选单元和下分选单元;上分选单元包括上转子和上定子,上转子包括上底板,上底板由主轴驱动旋转,上底板的顶部设置多个上转子叶片,上定子包括上内壳体,主轴穿过上内壳体的底部,上内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上定子叶片;下分选单元包括下转子和下定子,下转子包括下底板,下底板的顶部设置多个下转子叶片;下定子包括下内壳体,下内壳体的底部为颗粒出口,下内壳体的顶部设置多个下定子叶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一台主电机和减速机驱动上分选单元和下分选单元同时工作,装置的结构被简化,可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分选效率和物料的产量。

So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or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body, a main motor, a main shaft, separating unit and a separation unit; separation unit includes a rotor and stator, rotor including plate, the upper plate is driven to rotate by the spindle, the top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rotor blades, including on stator on the inner shell through the spindle on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hell is, on top of the inner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upper stator blades; under separation unit includes a lower rotor and stator, the rotor comprises a lower bottom plate, the top floor under the setting of a plurality of rotor blades; the stator includes an inner shell, in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for grain exports, the top of the inner housing arranged a plurality of stator blade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that the utility model is a main motor and reducer drive unit and separation unit sorting work at the same time, the structure of the device is simplifi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manufacturing cost;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eparation efficiency and material yie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选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选装置,属于水泥加工

技术介绍
固体物料的粉磨广泛运用在水泥、矿渣、非金属矿的生产过程中,粉磨过程中需要对被粉磨的物料进行及时的分选,否则便容易出现物料的过粉磨现象。现有的分选装置一次分选出直径最大的大颗粒和直径较大的中颗粒,直径较小的颗粒作为成品被收集,这种分选方式分选的效率低,一次分选出去大颗粒和中颗粒,在分选中有较多的小颗粒被大颗粒和中颗粒裹挟,返回粉磨系统,造成物料过粉磨现象,使粉磨能耗增大,同时也会导致产量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选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选装置分选效率以及分选出的成品物料产量低的技术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选装置,包括外壳体、主电机、主轴、上分选单元和下分选单元;下分选单元和上分选单元对物料进行两次分选,除去物料中颗粒较大的大颗粒和中颗粒,下分选单元和上分选单元同时工作。两个分选单元的同时工作,提高了分选的效率,相同的时间内物料的产量得到了提高。所述的外壳体的顶部设置主电机并且开有出料口,所述的主轴设置在外壳体内并且由主电机驱动旋转;分选后的物料从出料口输出,主电机驱动主轴转动,实现一台主电机驱动下分选单元和上分选单元同时工作,简化整个分选装置的结构,有效的降低分选装置的制造成本。所述的上分选单元包括上转子和上定子,所述的上转子位于上定子内相对上定子转动,所述的上转子包括上底板,所述的上底板由主轴驱动旋转,所述的上底板的顶部设置多个上转子叶片,相邻的两个上转子叶片之间留有供颗粒和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上定子包括上内壳体,所述的上内壳体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立的圆台状,所述的主轴穿过上内壳体的底部,所述的上内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上定子叶片;主轴驱动上转子转动,下分选单元输送上来的物料从上定子叶片之间通过,颗粒由于上转子的转动产生离心力,而粒径较大的颗粒,其离心力较大,被从上转子内甩出,并再次掉落到下分选装置内,颗粒较小的成品颗粒所受离心力较小,随气流通过上转子叶片之间的通道再由出料口输出,实现物料的分选。所述的下分选单元包括下转子和下定子,所述的下转子位于下定子内并且下转子由主轴驱动相对下定子转动,所述的下转子包括下底板,所述的下底板的顶部设置多个下转子叶片;所述的下定子包括下内壳体,所述的下内壳体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立的圆台状,下内壳体的底部为颗粒出口,下内壳体的顶部设置多个下定子叶片,所述的上内壳体与下内壳体通过颗粒管道连通,所述的颗粒管道的内径大于中颗粒的直径;大颗粒、中颗粒和成品颗粒从外壳体的底部进入下分选装置,大颗粒由于下转子转动受到离心力较大,被甩出下转子,并且掉落下来,与上分选装置分选出的中颗粒一同从颗粒出口排出,实现中颗粒与大颗粒从整个颗粒内分选出来,得到成品颗粒。本技术设置上分选装置和下分选装置,通过气流的作用,将含有大颗粒、中颗粒和成品颗粒的物料从外壳体送进分选装置,下分选装置分选出直径大的大颗粒,上分选装置分选出直径较大的中颗粒,留下成品颗粒与气流一同从出料口输出并收集,而大颗粒和中颗粒由出料口排出,由于上分选装置和下分选装置同时工作,提高了分选的效率,相同的时间内成品颗粒分选的产量和质量均得到了提高,本申请中大颗粒和中颗粒不会裹挟成品颗粒,不会产生物料过粉磨现象,既降低能耗,又增加产量。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主轴包括上主轴和下主轴,所述的上主轴的顶端与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上主轴的底端通过调速型液力耦合器与下主轴的顶端连接。本技术中上主轴和下主轴的转速可以方便调节,实现上转子和下转子的转速的方便调节,可节约设备成本,降低维护成本。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底板的中部向上突起成下端大上端小的圆台状。本技术中的上底板中部向上凸起,气流带动成品颗粒吹动上底板的凸起部位后向上流动,将水平流动的气流和成品物料转变成向上的运动方向,便于气流吹动成品颗粒向上流动,便于成品颗粒的收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上密封环,所述的上密封环包括上内环和上外环,所述的上外环与上内环之间的距离大于上转子叶片的宽度,所述的上转子叶片的顶端位于上密封环内。本技术由于设置上密封环,阻止气流从上转子的上方流动,防止中颗粒不经过上转子叶片,而直接从上转子的顶部进入转子,造成中颗粒未被分选出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定子叶片倾斜设置,主轴不在上定子叶片所在的平面上。本技术中上定子叶片倾斜设置,对气流和颗粒产生一个切向运动,产生切向力,引导颗粒和气流做旋转运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环形隔板,所述的环形隔板位于上分选单元和下分选单元之间,所述的颗粒管道穿过环形隔板,所述的下定子叶片的顶部与环形隔板固定。本技术设置环形隔板,一方面将上分选单元和下分选单元分开,另一方面方便下分选单元中下定子的固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环形隔板的下表面设置有下密封环,所述的下密封环包括下内环和下外环,所述的下外环与下内环之间的距离大于下转子叶片的宽度,所述的下转子叶片的顶端位于下密封环内。与前述的上密封环一样,本技术由于设置下密封环,阻止气流从下转子的上方流动,防止大颗粒不经过下转子叶片,而直接从下转子的顶部进入转子,造成大颗粒未被分选出来就进入上分选单元。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耦合器保护罩,所述的耦合器保护罩的下部固定在上内壳体上,所述的上主轴的下端伸入耦合器保护罩内连接耦合器的上端,下主轴的顶端伸入耦合器保护罩内连接耦合器的下端。本技术中设置耦合器保护罩,将耦合器围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对耦合器起到保护的作用,防止分选的颗粒对耦合器的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主轴上套装有上轴承座,所述的上轴承座的上部与外壳体的上部固定,所述的上主轴的上部通过轴承与轴承座转动连接。本技术设置上轴承座,与轴承相配合,实现对上主轴的支撑。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下轴承座,所述的下轴承座通过轴承座撑杆设置在下内壳体上,所述的下主轴的下部通过轴承与下轴承座转动连接。本技术设置下轴承座,与轴承相配合,实现对下主轴的支撑,本技术设置轴承座撑杆,支撑起下轴承座,实现下轴承座的安装。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一台主电机和减速机驱动上分选单元和下分选单元同时工作,装置的结构被简化,可有效的降低制造成本;本技术提高了分选效率和物料的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的B-B剖视图。图4是图2的C-C剖视图。图5是本申请的剖视图。图6是反映本专利技术的物料、气体运动示意图。其中:1、外壳体;1-1、上直筒段;1-2、上收缩段;1-3、上扩大段;1-4、第一密封板;1-5、第二密封板;1-6、电机座;1-7、连接法兰;1-8、减速机;1-9、下直筒段;1-10、下收缩段;1-11、下扩大段;1-12、进料口。2、主电机。3、主轴。4、上分选单元。5、下分选单元。6、出料口。7、上转子。8、上定子。9、上底板;9-1、第一上底板单元;9-2、第二上底板单元。10、上转子叶片。11、上内壳体;11-1、上弯折部;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分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主电机(2)、主轴(3)、上分选单元(4)和下分选单元(5);所述的外壳体(1)的顶部设置主电机(2)并且开有出料口(6),所述的主轴(3)设置在外壳体(1)内并且由主电机(2)驱动旋转;所述的上分选单元(4)包括上转子(7)和上定子(8),所述的上转子(7)位于上定子(8)内相对上定子(8)转动,所述的上转子(7)包括上底板(9),所述的上底板(9)由主轴(3)驱动旋转,所述的上底板(9)的顶部设置多个上转子叶片(10),相邻的两个上转子叶片(10)之间留有供颗粒和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上定子(8)包括上内壳体(11),所述的上内壳体(1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立的圆台状,所述的主轴(3)穿过上内壳体(11)的底部,所述的上内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上定子叶片(12);所述的下分选单元(5)包括下转子(13)和下定子(14),所述的下转子(13)位于下定子(14)内并且下转子(13)由主轴(3)驱动相对下定子(14)转动,所述的下转子(13)包括下底板(15),所述的下底板(15)的顶部设置多个下转子叶片(16),相邻的两个上转子叶片(10)之间留有供颗粒和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下定子(14)包括下内壳体(17),所述的下内壳体(17)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立的圆台状,下内壳体(17)的底部为颗粒出口(18),下内壳体(17)的顶部设置多个下定子叶片(19),所述的上内壳体(11)与下内壳体(17)通过颗粒管道(20)连通,所述的颗粒管道(20)的内径大于中颗粒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主电机(2)、主轴(3)、上分选单元(4)和下分选单元(5);所述的外壳体(1)的顶部设置主电机(2)并且开有出料口(6),所述的主轴(3)设置在外壳体(1)内并且由主电机(2)驱动旋转;所述的上分选单元(4)包括上转子(7)和上定子(8),所述的上转子(7)位于上定子(8)内相对上定子(8)转动,所述的上转子(7)包括上底板(9),所述的上底板(9)由主轴(3)驱动旋转,所述的上底板(9)的顶部设置多个上转子叶片(10),相邻的两个上转子叶片(10)之间留有供颗粒和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上定子(8)包括上内壳体(11),所述的上内壳体(11)为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立的圆台状,所述的主轴(3)穿过上内壳体(11)的底部,所述的上内壳体(11)的顶部设置有多个上定子叶片(12);所述的下分选单元(5)包括下转子(13)和下定子(14),所述的下转子(13)位于下定子(14)内并且下转子(13)由主轴(3)驱动相对下定子(14)转动,所述的下转子(13)包括下底板(15),所述的下底板(15)的顶部设置多个下转子叶片(16),相邻的两个上转子叶片(10)之间留有供颗粒和气流通过的间隙;所述的下定子(14)包括下内壳体(17),所述的下内壳体(17)呈上端大下端小的倒立的圆台状,下内壳体(17)的底部为颗粒出口(18),下内壳体(17)的顶部设置多个下定子叶片(19),所述的上内壳体(11)与下内壳体(17)通过颗粒管道(20)连通,所述的颗粒管道(20)的内径大于中颗粒的直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3)包括上主轴(21)和下主轴(22),所述的上主轴(21)的顶端与主电机(2)的输出轴连接,上主轴(21)的底端通过耦合器(23)与下主轴(22)的顶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选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荣李德祥赵玉会孙云楚志昌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西普水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