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63581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封闭式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下料口;所述第一罐体沿纵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纵向转轴,所述纵向转轴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设备,所述纵向转轴上环绕有纵向螺旋搅拌件;所述第二罐体的横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的一侧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设备,所述横向转轴上环绕有横向螺旋搅拌件,所述第二罐体底部的一侧设有出料口。该搅拌装置搅拌效率高,均匀度高,能有效满足秸秆造纸中的调浓需求。

A thickening device for straw paper mak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device for adjusting consistency of straw papermaking, which comprises a closed first tank and second tank, the first tank at the bottom of the top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ank, and the connection position of a feed opening; the first tank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 shaft along the longitudinal axis line position at the top, the longitudinal axis is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ing device, wherein the vertical shaft is surrounded with a vertical spiral agitating; horizontal position center axis of the second tank is equipped with a transverse shaft, one side of the transverse shaft end is connected with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the transverse shaft around the horizontal spiral mixing element one side of the bottom of th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discharge port second. The stirring device has high stirring efficiency and high uniformity, and can effectively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consistency in straw paper mak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造纸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
技术介绍
造纸工业中一般采用木材作为主要的原料,但是伴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这种采用原木作为原料的工艺正逐步被替代,为了能够最大程度上保证造纸行业的需要,现在逐渐出现了采用毛草、棉杆、芦苇、玉米秸、稻草等草类作为制浆原料的技术,不但为造纸行业提供了新的纤维来源,而且实现了废物的利用,改变了原有的上述材料只能焚烧或还田的情况,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具有极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在处理原料的工艺上,上述的原料需要在生产前先进行粉碎处理,然后将粉碎后的原料经过清洗、软化、保温、揉搓、反应、研磨、挤浆、洗浆、调浓、储浆等步骤。在调浓步骤中,一般使用普通罐体,在罐体内安装搅拌装置,传统使用的搅拌装置为螺旋桨搅拌轴,但是,对浓度较大的浆状物质,阻力过大,无法很好进行搅拌,造成混合不均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设计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该装置搅拌效率高,均匀度高,能有效满足秸秆造纸中的调浓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封闭式的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下料口;所述第一罐体沿纵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纵向转轴,所述纵向转轴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设备,所述纵向转轴上环绕有纵向螺旋搅拌件;所述第二罐体的横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横向转轴,所述横向转轴的一侧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设备,所述横向转轴上环绕有横向螺旋搅拌件,所述第二罐体底部的一侧设有出料口。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沿所述纵向转轴均匀分布有搅拌杆。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搅拌杆沿连接端到另一端的杆体向下倾斜,所述搅拌杆中部扭曲60-90°角。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罐体的底部内壁为自出料口至第二罐体侧壁向上倾斜的连接面,所述纵向转轴的下方还连接有刮杆,所述刮杆的尾端设有紧贴所述连接面的刮刀。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的顶部均设置有喷水管,所述喷水管上均匀开设有喷液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本申请的调浓罐分为竖向和横向两级搅拌,极大的提高了搅拌效率,且搅拌更为均匀;第二罐体底部设有的倾斜的连接面和刮刀结构,使得浓度较大的浆料能顺利输出,出料速度最为适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罐体;10、纵向转轴;11、纵向螺旋搅拌件12、搅拌杆;14、连接面;15、刮杆;16、第一驱动设备;2、第二罐体;20、横向转轴;21、横向螺旋搅拌件;22、第二驱动设备;3、出料口;4、喷水管;5、下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封闭式的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所述第一罐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罐体2的顶部,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下料口5。所述第一罐体1沿纵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纵向转轴10,所述纵向转轴1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设备16,所述纵向转轴10上环绕有纵向螺旋搅拌件11;所述第二罐体2的横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横向转轴20,所述横向转轴20的一侧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设备22,所述横向转轴20上环绕有横向螺旋搅拌件21,所述第二罐体2底部的一侧设有出料口3。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优选的实施例是,沿所述纵向转轴10均匀分布有搅拌杆12,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搅拌杆12沿连接端到另一端的杆体向下倾斜,所述搅拌杆12中部扭曲60-90°角,其余结构与实施例2完全相同。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第一罐体1的底部内壁为自出料口3至第二罐体2侧壁向上倾斜的连接面14,所述纵向转轴10的下方还连接有刮杆15,所述刮杆15的尾端设有紧贴所述连接面14的刮刀,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还包括,所述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的顶部均设置有喷水管4,所述喷水管4上均匀开设有喷液孔,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封闭式的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所述第一罐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罐体(2)的顶部,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下料口(5);所述第一罐体(1)沿纵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纵向转轴(10),所述纵向转轴(1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设备(16),所述纵向转轴(10)上环绕有纵向螺旋搅拌件(11);所述第二罐体(2)的横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横向转轴(20),所述横向转轴(20)的一侧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设备(22),所述横向转轴(20)上环绕有横向螺旋搅拌件(21),所述第二罐体(2)底部的一侧设有出料口(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封闭式的第一罐体(1)和第二罐体(2),所述第一罐体(1)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二罐体(2)的顶部,且两者的连接处设有下料口(5);所述第一罐体(1)沿纵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纵向转轴(10),所述纵向转轴(10)的顶端连接有第一驱动设备(16),所述纵向转轴(10)上环绕有纵向螺旋搅拌件(11);所述第二罐体(2)的横向中心轴线位置安装有横向转轴(20),所述横向转轴(20)的一侧端连接有第二驱动设备(22),所述横向转轴(20)上环绕有横向螺旋搅拌件(21),所述第二罐体(2)底部的一侧设有出料口(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秸秆造纸的调浓装置,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建清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江丽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