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泓专利>正文

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3433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7 1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积木组合结构,积木底部粘均接有圆柱槽,圆柱槽用于与其他积木的圆柱进行叠加配合;大积木底板底部有设置有用于减胶的小圆孔。圆柱槽中间是盲孔,圆柱槽上表面为一平面,并使用黏胶粘附于大积木底板底面。大积木底板上全面覆盖有规则排列的圆柱,第一积木块上表面规则地分布有至少四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第五积木块内部粘结有圆柱槽,第五积木块底部设置有边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各积木块表面和凸点和底部圆柱槽的配合拼接使用,使得积木组合结构的拼接方式多样化,无穷尽的创造出不同的造形。该结构不仅拼接方式灵活多变,而且可以充分激发想像、开发思维、寓教于乐。

A composite structure of building block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oy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building block composite structure. The bottom of the building blocks is uniformly bonded with cylindrical grooves, and the cylindrical slot is used for stacking and matching with other building blocks. The cylindrical groove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blind hole, the cylindrical groove on the surface of a plane, and the use of glue adhered to the bottom of the big blocks. The large building blocks are covered with regularly arranged columns.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block is regularly distributed with at least four columns for stacking with other building blocks. The fifth blocks are internally bonded with cylindrical grooves, and the bottom of fifth blocks is provided with edges.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splicing method of the building block composite structure is diversified, and the different shapes are created by the matching and splicing of the surfaces of the blocks, the bumps and the bottom cylindrical grooves. The structure is not only flexible and flexible, but also can fully stimulate imagination, development thinking, and moral edu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积木组合结构
本技术涉及玩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积木组合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积木拼接方式受限于其本身形状,其拼接方式单一化,趣味性较低;而且由于底部连接孔的存在,使得单个积木占用的面积较大,不便于日常的存放,拼接方式较少,使用灵活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拼接方式更灵活的积木组合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大积木底板1底部粘接有圆柱槽7,圆柱槽7用于与其他积木的圆柱进行叠加配合;大积木底板1底部均匀设置有用于减胶的小圆孔11。进一步的,所述的圆柱槽7中间是盲孔71,圆柱槽7上表面72为一平面,并使用黏胶粘附于大积木底板1底面。进一步的,所述的大积木底板1上全面覆盖有规则排列的圆柱,大积木底板1上分别安插第一积木块2、第二积木块3、第三积木块4、第四积木块5、第五积木块6。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积木块2上表面规则地分布有至少四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积木块3的上表面和右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三积木块4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进一步的,所述的第四积木块5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连接柱51。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五积木块6内部粘结有圆柱槽7,第五积木块6底部设置有边沿6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大积木底板和积木块底部圆柱槽的配合拼接使用,使得积木组合结构的拼接方式多样化,不仅拼接方式更加灵活,而且使得其占用的立体空间变小,更加便于日常的存放管理和运输。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底部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第五积木块底部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审查委员能对本技术之目的、特征及功能有更进一步了解,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大积木底板1底部粘接有圆柱槽7,圆柱槽7用于与其他积木的圆柱进行叠加配合;大积木底板1底部均匀设置有用于减胶的小圆孔11,小圆孔可以防止胶件正面缩水。圆柱槽7中间是盲孔71,盲孔71用于与圆柱的配合。圆柱槽7上表面72为一平面,并使用黏胶粘附于大积木底板1底面,圆柱槽7使用过程中可以用手将其从大积木底板1底面分离取出,并与其他积木块配合。大积木底板1上全面覆盖有规则排列的圆柱,用于与其他积木的圆柱槽7进行配合。大积木底板1上分别安插第一积木块2、第二积木块3、第三积木块4、第四积木块5、第五积木块6,其中,第一积木块2上表面规则地分布有至少四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第二积木块3的上表面和右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第三积木块4上表面设置有两个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圆柱,第四积木块5上表面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用于与其他积木进行叠加配合的连接柱51,第五积木块6内部粘结有圆柱槽7,第五积木块6底部设置有边沿61,边沿61的使用可以减少积木块与大积木底板1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得积木块附着力降低,人手取出时需使用的力更小,拼装更加方便。上述大积木底板1底面的圆柱槽7取出后可以粘接固定至积木块的底面,同样的,上述积木块底面粘结的底面圆柱槽7也可用手分离出来,再将圆柱槽7单独进行收集或者与大积木底板1进行粘接,此时积木块的底部没有了圆柱槽,减小了占用空间的体积,其他积木块局部可以伸入另一积木底部,因此与其他积木块堆叠后占用的体积减少,方便携带。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技术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积木组合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大积木底板(1)底部粘接有圆柱槽(7),圆柱槽(7)用于与其他积木的圆柱进行叠加配合;大积木底板(1)底部均匀设置有用于减胶的小圆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大积木底板(1)底部粘接有圆柱槽(7),圆柱槽(7)用于与其他积木的圆柱进行叠加配合;大积木底板(1)底部均匀设置有用于减胶的小圆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柱槽(7)中间是盲孔(71),圆柱槽(7)上表面(72)为一平面,并使用黏胶粘附于大积木底板(1)底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积木底板(1)上全面覆盖有规则排列的圆柱,大积木底板1上分别安插第一积木块(2)、第二积木块(3)、第三积木块(4)、第四积木块(5)、第五积木块(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积木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泓
申请(专利权)人:陈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