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扬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99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5 0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开设有连通微型扬声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出声孔,所述扬声器进一步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以及将所述阻尼件固定在扬声器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出声孔对应的阻尼开口,所述阻尼开口的边缘位于所述出声孔边缘的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大阻尼开口的开口大小,避免阻尼组件安装偏移时阻碍出声孔出声,同时调节出声阻抗,提高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扬声器
本技术涉及电声转换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微型扬声器。
技术介绍
微型扬声器作为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声能的器件,现已广泛应用于耳机等终端电子装置中。如图1、图2a和图2b所示,微型扬声器主要包括外壳11和固定于外壳11中的磁路系统和振动系统(未示出),其中,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12、固定于导磁轭12上的磁铁13以及固定于磁铁13上的导磁板14,振动系统包括振膜以及与振膜结合的音圈。随着微型扬声器轻薄化、小型化的趋势愈专利技术显,微型扬声器内部空间大小受到越来越严格的限制,可在磁路系统开设与微型扬声器外部空间连通的出声孔15,以减小微型扬声器内的体积。为了提高微型扬声器发声的保真效果,需在扬声器上设置阻尼组件16,所述阻尼组件16通常包括阻尼件162以及用于将阻尼件162固定在扬声器上的固定件161,固定件161上需开设与所述出声孔15对应的阻尼开口163,以使气流能够通过阻尼件162扩散至扬声器外,目前的固定件161上阻尼开口163的大小通常设置为与出声孔15大小相同。在微型扬声器组装过程中,采用该形式的阻尼组件16,在阻尼组件16安装位置偏移的情况下,阻尼开口163会与出声孔15发生错位,固定件161的一部分位于出声孔15边缘内侧,如图3中A区域所示,会导致扬声器出声受阻,影响微型扬声器的声学性能。因此,需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出声孔出声顺畅度的微型扬声器,提高扬声器的声学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型扬声器,通过设置阻尼组件中固定件上的阻尼开口大小,避免固定件阻碍扬声器出声,提高微型扬声器声学性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开设有连通微型扬声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出声孔,所述扬声器进一步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以及将所述阻尼件固定在扬声器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出声孔对应的阻尼开口,所述阻尼开口的边缘位于所述出声孔边缘的外侧。优选地,所述阻尼件为覆盖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网布。优选地,所述网布的开口率为1%~20%。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双面胶。优选地,所述阻尼开口的边缘与固定件的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0.3mm。优选地,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置于所述导磁轭上的磁铁以及置于所述磁铁上的导磁板;所述出声孔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导磁轭、所述磁铁以及所述导磁板上的导磁轭出声孔、磁铁出声孔以及导磁板出声孔。优选地,所述导磁轭裸露于扬声器外侧,所述阻尼组件固定于所述导磁轭裸露的外表面上。优选地,所述导磁轭、所述磁铁以及所述导磁板分别通过涂胶固定。优选地,所述导磁轭为平板状,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磁轭的边缘固定设置;或者所述导磁轭包括平板状的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边缘垂直延伸的侧壁,所述外壳与所述导磁轭的侧壁固定设置。优选地,所述振动系统包括固定在所述外壳上的振膜以及结合在所述振膜下方的音圈,所述音圈的下端置于磁间隙中,所述磁间隙由磁路系统或磁路系统与外壳形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设置阻尼开口的边缘位于出声孔边缘的外侧,使阻尼开口的开口大小大于出声孔口径,可为阻尼组件的安装提供一定的位移余量,当阻尼组件安装偏移时,不易出现固定件位于出声孔边缘内侧导致出声受阻的现象,且增大阻尼开口的大小可调节声阻,提高产品的灵敏度,优化频响曲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示出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的示意图;图2a示出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阻尼组件的剖视图;图2b示出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阻尼组件的俯视图;图3示出现有技术中微型扬声器阻尼组件安装错位的示意图;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微型扬声器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微型扬声器具体实施例阻尼组件的示意图;附图标记:11、外壳,12、导磁轭,13、磁铁,14、导磁板,15、出声孔,16、阻尼组件,161、固定件,162、阻尼件,163、阻尼开口;21、壳体,22、导磁轭,23、磁铁,24、导磁板,25、出声孔,26、阻尼组件,221、导磁轭出声孔,231、磁铁出声孔,241、导磁板出声孔,261、固定件,262、阻尼件,263、阻尼开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图4示出根据本技术微型扬声器具体实施例的示意图,图5示出根据本技术微型扬声器具体实施例阻尼组件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系统(图中未示出)和磁路系统。其中,外壳包括对应设置的壳体21和前盖(图中未示出)。所述振动系统可包括边缘固定在所述壳体21和所述前盖间的振膜以及结合在所述振膜下方的音圈,音圈可引出两条音圈引线与外部电路电连接。外部电路将电能输入音圈,音圈在磁路系统磁场的作用下带动振膜振动发声。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22、置于所述导磁轭22上的磁铁23以及置于所述磁铁23上的导磁板24。所述导磁轭22、所述磁铁23以及所述导磁板24优选地可分别通过涂胶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导磁轭22为平板状,卡固在所述壳体21中,壳体21的下边缘与所述导磁轭22的边缘固定设置,所述壳体21可采用金属材料,从而所述磁铁23与所述壳体21的侧壁之间形成容置音圈一端的磁间隙,即所述磁间隙由磁路系统与外壳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了解,所述导磁轭22也可形成为包括平板状的底壁以及沿所述底壁边缘垂直延伸的侧壁,此时,壳体可与所述导磁轭侧壁固定设置,即壳体的下边缘与所述导磁轭侧壁的上边缘固定设置或者壳体内侧面与所述导磁轭侧壁外侧面固定设置,磁铁23可与导磁轭22侧壁形成容置音圈一端的磁间隙,即所述磁间隙由磁路系统形成。所述振膜可包括用于固定在所述壳体21和所述前盖间的固定部、与所述固定部内边缘连接的折环部以及位于折环部中央的中心部。所述中心部上还可结合补强部,该补强部可结合在所述中心部的上侧或下侧。所述振膜的下方可固定音圈,所述补强部结合在振膜中心部靠近音圈的一侧时,音圈可固定在中心部、补强部或中心部与折环部的连接区域上,所述补强部结合在振膜中心部背离音圈的一侧时,音圈可固定在中心部或中心部与折环部的连接区域上。根据振膜应用的发声器类型的不同,所述振膜的补强部可为平面型或球面型等结构。为了减轻振膜重量,提高振膜振动性能,可将中心部的中央镂空。其中,中心部的镂空边缘需位于与其结合固定的补强部边缘的内侧,保证镂空面积小于与其贴合的补强中心部的面积,以保证振膜的气密性。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磁路系统上开设垂直贯通磁路系统的出声孔25,该出声孔25连通微型扬声器内部和外部空间,包括分别形成于所述导磁轭22、所述磁铁23以及所述导磁板24上的导磁轭出声孔221、磁铁出声孔231以及导磁板出声孔241,导磁轭出声孔221、磁铁出声孔231以及导磁板出声孔241同心设置、依次对接。所述扬声器还包括阻尼组件26,所述阻尼组件26包括阻尼件262以及将所述阻尼件262固定在扬声器上的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型扬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开设有连通微型扬声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出声孔,所述扬声器进一步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以及将所述阻尼件固定在扬声器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出声孔对应的阻尼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开口的边缘位于所述出声孔边缘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扬声器,包括外壳以及固定在所述外壳中的振动系统和磁路系统,所述磁路系统开设有连通微型扬声器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出声孔,所述扬声器进一步包括阻尼组件,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件以及将所述阻尼件固定在扬声器上的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形成有与所述出声孔对应的阻尼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开口的边缘位于所述出声孔边缘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件为覆盖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网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布的开口率为1%~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为双面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开口的边缘与固定件的外边缘的距离不小于0.3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型扬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磁路系统包括导磁轭、置于所述导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瑞娟常秀丽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