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62754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23: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还包括胎面监测传感器,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侧,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之间无线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行车记录和胎面监测有效结合,不仅能实时记录车外的环境情况,还能实时监测胎面的磨损情况,并对磨损异常预警提醒,及时进行轮胎的更换,精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丰富了传统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
本技术涉及汽车监控
,特别涉及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行车记录仪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有的行车记录仪,仅仅作为行车情况记录的一种工具,从而使得行车记录仪很大程度上只能反应车外环境情况,不能及时有效的提醒用户汽车的实时工作情况,不能及时向用户反应汽车的安全隐患,从而不能为用户的安全驾驶提供更加有效的帮助。同时,车辆拥有者几乎总需要处理可磨损部件诸如轮胎的维护和替换,例如轮胎维护总体涉及确信轮胎具有合适的气压和没有太热地运行,以及通过一致性磨损的可视核查或通过胎面深度的直接测量来周期性地观察胎面磨损。轮胎之间的不均匀磨损表明需要轮胎的换位,而一个轮胎上的不均匀磨损表面车辆悬架有问题。在任意情况下,有需要注意的问题,然而该维护的责任通常被忽视。没有这样的维护,部件寿命一般会缩短,其浪费资源和消费者的金钱。目前已经开发用于监控轮胎中气压的系统,此外还有在短时间内不需要任何气压可运作的轮胎。但是还没有开发用于监控轮胎胎面磨损情况的自动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将行车记录和胎面监测有效结合,丰富了传统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二)技术方案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还包括胎面监测传感器,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侧,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之间无线通信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一个表面,所述放电电极向外发射电场信号;所述传感器本体内部设有电场探测器,所述电场探测器探测所述放电电极所发射的所述电场信号的衰减程度。进一步的,设有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传感器本体表面与所述轮胎内侧相接触。进一步的,所述传感器本体内部还设有无线发射器和电源;所述无线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电场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电场信号数据发送给汽车ECU,所述电源为锂离子电池。再进一步的,所述电场探测器为场强仪。再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极采用金属碳纳米管材料。再进一步的,所述放电电极为印刷型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印刷于柔性聚酰亚胺薄膜上。再进一步的,所述行车记录仪包括无线接收器、单片机、显示器、高清摄像头、存储器和控制按键。再进一步的,所述无线发射器和所述无线接收器为ZigBee通信模块。再进一步的,所述行车记录仪采用汽车蓄电池供电。(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将行车记录和胎面监测有效结合,不仅能实时记录车外的环境情况,还能实时监测胎面的磨损情况,并对磨损异常预警提醒,及时进行轮胎的更换,精度高,稳定性和可靠性好,丰富了传统行车记录仪的功能,大大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的胎面监测传感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涉及的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的工作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涉及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还包括胎面监测传感器,胎面监测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侧,胎面监测传感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之间无线通信连接。如图1所示,胎面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1和放电电极2;放电电极2位于传感器本体1的一个表面,放电电极2向外发射电场信号3;传感器本体1内部设有电场探测器,电场探测器探测放电电极2所发射的电场信号3的衰减程度。传感器本体1安装于轮胎内侧4。设有放电电极2的传感器本体1表面与轮胎内侧4相接触。放电电极1向外发射电场信号3,轮胎壁和胎面花纹会造成电场信号3的衰减,若胎面未磨损,则放电电极1向外所发射的电场信号3在经过轮胎壁和内胎之后,到达胎面的时候电场信号3刚好为零。电场探测器的探测距离即为胎面未磨损时轮胎内侧4至胎面的距离,因此电场探测器会探测得到一个电场信号3的衰减数列,若胎面未磨损,则该衰减数列的末尾也为零。一旦胎面发生磨损,则轮胎内侧4至胎面的距离发生变化,电场信号3的衰减数列末位也发生变化不再为零,对比初始衰减数列,找出突变位(电场信号3在橡胶和空气中的衰减程度明显不同),该突变位的前一位数即为磨损胎面的电场信号3衰减值,由于初始衰减数列的数值与未磨损时轮胎内侧4至胎面的距离值一一对应,因此可推算出胎面磨损厚度值。放电电极2采用金属碳纳米管材料,作为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的超级纤维材料,其柔性高,弹性高,不会挤压变形受损,同时端口极为细小而且非常稳定,非常有利于电子的发射,具有极佳的场发射性能,可追踪到胎面花纹的毫米级的深度变化。同时由于轮胎内侧的使用环境颇为严苛,而金属碳纳米管耐用性极强,恰好能胜任材质要求。放电电极2为印刷型电极,放电电极2印刷于柔性聚酰亚胺薄膜上。将金属碳纳米管置于柔性聚酰亚胺薄膜上,使放电电极2成为薄膜状,可与轮胎内侧4更加紧密贴合,取得更佳的监测效果。由于轮胎在汽车高速运转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热量,放电电极2与轮胎内侧4长时间接触,因此需要放电电极2具有较强的耐温性,而聚酰亚胺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耐化学腐蚀性和机械性能,保证了监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结合图1和图2,说明行车记录系统的工作原理。传感器本体1内部还设有无线发射器和电源;无线发射器用于将电场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电场信号数据发送给汽车ECU,电源为锂离子电池。电场探测器为场强仪。行车记录仪包括无线接收器、单片机、显示器、高清摄像头、存储器和控制按键。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为ZigBee通信模块,胎面监测传感器和行车记录仪通过无线发射器和无线接收器进行胎面磨损数据的无线传输。由于人们更习惯将点烟器用于移动设备的车载充电接口,因此行车记录仪采用汽车蓄电池供电。胎面监测传感器的放电电极2向轮胎内侧发射电场信号3,经轮胎壁和内胎衰减后,到达胎面的时候电场信号3强度为0。传感器本体1内部的场强仪探测电场信号3的衰减程度,得到电场信号3的衰减数列。当胎面发生磨损,轮胎内侧4至胎面的距离发生变化,电场信号3的衰减数列发生变化。无线发射器将场强仪探测的电场信号3数据发送给行车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的无线接收器接收到电场信号3,传输给单片机进行处理,单片机内预存有电场信号3的初始衰减数列,将实际衰减数列与初始衰减数列进行对比,就能得到胎面的磨损厚度值。当胎面磨损严重,即磨损厚度值超过限值,单片机通过显示器亮灯进行预警提醒及时更换轮胎。同时行车记录仪的高清摄像头实时记录车前方的情况,防止碰瓷等意外发生,并通过显示器显示和存储器存储,方便随时调取查看,存储器可为SD卡或者TF卡等存储设备,控制按键用于控制行车记录仪的操作。胎面监测传感器的电源为锂离子电池,给放电电极2、场强仪和无线发射器供电。行车记录仪的电源为汽车蓄电池,给线接收器、单片机、显示器、高清摄像头、存储器和控制按键供电。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将行车记录和胎面监测有效结合,不仅能实时记录车外的环境情况,还能实时监测胎面的磨损情况,并对磨损异常预警提醒,及时进行轮胎的更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胎面监测传感器,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侧,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之间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一个表面,所述放电电极向外发射电场信号;所述传感器本体内部设有电场探测器,所述电场探测器探测所述放电电极所发射的所述电场信号的衰减程度;设有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传感器本体表面与所述轮胎内侧相接触;所述传感器本体内部还设有无线发射器和电源;所述无线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电场探测器探测的所述电场信号数据发送给汽车ECU,所述电源为锂离子电池;所述电场探测器为场强仪;所述放电电极采用金属碳纳米管材料;所述放电电极为印刷型电极,所述放电电极印刷于柔性聚酰亚胺薄膜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胎面监测的行车记录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所述行车记录仪安装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内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胎面监测传感器,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安装于轮胎内侧,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与所述行车记录仪之间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胎面监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本体和放电电极;所述放电电极位于所述传感器本体的一个表面,所述放电电极向外发射电场信号;所述传感器本体内部设有电场探测器,所述电场探测器探测所述放电电极所发射的所述电场信号的衰减程度;设有所述放电电极的所述传感器本体表面与所述轮胎内侧相接触;所述传感器本体内部还设有无线发射器和电源;所述无线发射器用于将所述电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淑琴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靖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