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追踪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25811 阅读:5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04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微型电子通信设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背负式鸟类追踪器。该背负式鸟类追踪器,包括外壳、PCB电路板和太阳能电池。追踪器各个面根据不可压Nayier‑Stokes方程组得到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技术,模拟追踪器安装在鸟背上,以真实鸟类迁徙速度飞行状态,计算出追踪器部分产生阻力,以及鸟和追踪的总阻力。通过不断迭代优化,优化设计出来的迎风面、背风面和侧面,从而使追踪器外壳为流线型,相比之前市场上常用的鸟类追踪器,前后压差阻力有很大降低,侧面受力也有降低,能够很大地降低追踪器部分产生的阻力,从而也降低总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鸟类追踪器
本技术属微型电子通信设备
,涉及一种背负式鸟类追踪器。
技术介绍
鸟类是生态系统重要的指示生物,尤其是候鸟在春秋两季会在繁殖地域和越冬地域之间长距离迁徙,对候鸟追踪,研究其迁徙过程中的栖息地、迁徙路线对候鸟保护、疾病传播和防治、尤其是候鸟生存的生态环境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普遍采用并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利用无线电追踪技术实时动态追踪鸟类。其中,鸟类追踪器是无线电追踪技术得以运用的重要载体,追踪器是否能牢固地绑定于鸟身上,及时传回数据,对追踪数据的获得具有重要意义。而鸟类由于飞行的特性,尤其是候鸟,需要长途跋涉,对追踪器阻力和稳定性要求更高。目前,并没有专门针对鸟类飞行特性而相应设计低阻力追踪器,普遍采用通用追踪器,主要研究重点在于根据内部零件的布局需求和太阳能电池的安装的因素来进行设计,而没有严格地从空气动力学原理出发,对整个追踪器形态进行设计而减小空气阻力。普通追踪器安装在鸟类的背部,会产生额外的空气阻力,对鸟类的飞行和活动造成一定负担,从而使最终的数据出现偏差。现有对追踪器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追踪系统的定位技术和监测信息的传输技术,如无线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鸟类追踪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负式鸟类追踪器,其特征在于:该追踪器包括外壳(11)、PCB电路板(4)和太阳能电池(1);其中,外壳(11)由底座(6)和整流罩(3)组成;整流罩(3)作为追踪器的主体分为迎风面(8)、背风面(10)、左右对称的两个侧面(9)和顶部为太阳能电池安装槽(2);PCB电路板(4)安装在外壳(11)内腔,固定在底座(6)上,太阳能电池(1)安装在太阳能电池安装槽(2)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负式鸟类追踪器,其特征在于:该追踪器包括外壳(11)、PCB电路板(4)和太阳能电池(1);其中,外壳(11)由底座(6)和整流罩(3)组成;整流罩(3)作为追踪器的主体分为迎风面(8)、背风面(10)、左右对称的两个侧面(9)和顶部为太阳能电池安装槽(2);PCB电路板(4)安装在外壳(11)内腔,固定在底座(6)上,太阳能电池(1)安装在太阳能电池安装槽(2)中。2.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负式鸟类追踪器,其特征在于:整流罩(3)的迎风面(8)、背风面(10)和两个侧面(9)通过空气动力学数值仿真得到优化,迎风面(8)和背风面(10)为渐变的曲面,迎风面(8)的曲面方程为z=-0.001126x^4+0.1242x^3-5.191x^2+96.61x-660.7,25.5<x<34,2<z<11.5;其中,x表示该面长度方向坐标,z表示高度方向坐标,以上的单位为毫米。3.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负式鸟类追踪器,其特征在于:背风面(10)为渐变的曲面,背风面(10)的曲面方程为z=0.001126x^4-0.1242x^3+5.191x^2-96.61x+660.7,-34<x<-25.5,2<z<11.5,其中,x表示该面长度方向坐标,z表示高度方向坐标,以上的单位为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垒王鑫胡浪超陆夕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